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中日历史问题研究新趋向暨南京大学与西南大学第三届联合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2-15 12:05:2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20年12月5日,南京大学与西南大学第三届联合工作坊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此次工作坊由南京大学中华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中心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南京大学与西南大学两校名字缘分测试小游戏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从、外交、军事、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出发,共同探讨中日历史问题研究的新思、新方法。

  江南大学党委、南京大学中华史研究中心主任朱庆葆教授首先致辞,朱庆葆教授高度评价近年来西南大学在抗战史研究上取得的高水平的学术,希望两院校的交流能够持续下去,深化两所院校的友谊,继续推进新时代的抗战史研究。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邹芙都教授在致辞中向南京大学对西南大学的支持与关心表示感谢,期待今后两中心的合作可以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华时期,重庆和南京分别为陪都与首都,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两座城市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肯定两校联合举办工作坊的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张生教授报告的论文是《从世界历史的演进解读抗战史的发生》,强调应该在广泛的国内国际史料基础上,站在全球史的高度上,结合中国抗战史,在范式转换之间,不断转换视角,才能更加深入理解在早期抗战史中的角色和作用。论文以“在中国发现历史”、“界发现中国历史”、“在中国发界历史”三部分进行说明,提供了界历史的角度解读抗战史的新视角。

  西南大学谭刚教授报告的论文是《国民与滇缅铁交涉(1932-1941)——以缅段铁和中缅界务为中心》,探讨1938年到1941年国民围绕滇缅铁问题与英国与缅甸展开的交涉过程,其中着中国与英国对中缅划界问题的矛盾与纠葛。论文认为国民从抗战大局出发,在滇缅铁交涉过程中手段灵活,滇缅铁交涉的曲折过程还诠释了战时中英关系的复杂性。

  西南大学的赵埜均、马振波、蒋娜、左春梅、林坤,南京大学的梁晨、孙扬、吕晶、翟意安、陈海懿、何鑫、李有福也汇报了各自的论文。每位学者汇报完成后,评议人进行点评与提问,最后由报告人统一进行答复。与会学者讨论十分热烈,汇报人与评阅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学习。

  西南大学党委副、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潘洵教授指出,联合工作坊是两个中心的学者们交流进步的重要平台,此次学者们提交的论文既有宏观层面的讨论,又有微观层面的研究。中日历史问题较多,近年来海外史料的,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需要进一步深化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意义。

  朱庆葆教授指出,两校联合工作坊的机制要常态化、持续化,学术研究永无止境,中日历史问题研究不仅还有很多空白,而且有些问题应该进一步探索,两个中心在加深交流的基础上各自持续努力,在历史研究中加入现实关怀,既要深化对历史问题认识,更要服务于国家战略。

  吴春梅教授对本次工作坊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问题,参会学者的论文选题问题意识很强,给人以很大,希望以后可以从两校合作扩展至多校互动。

  南京大学中华史研究中心姜良芹、李玉、梁晨、李有福,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协同创新中心谭刚、张守广、陈志刚、蒋娜、左春梅、林坤分别发言,畅谈本次会议的收获,并展望未来中日历史问题研究的前景。

  会议的最后由张生教授进行总结,强调合办联合工作坊,促进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华史研究中心的交流,学者们收获颇丰。

  两地的年轻学者,在论文报告中获得了新认识,产生了新观点,联合工作坊很有价值,要继续举办下去。目前历史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春天,世界范围内的新资料、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引进等,都促进了历史学的进步,希望各位学者继续在自身研究领域努力耕耘,争取产生更多丰硕的。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