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53位“学霸”的91篇年度最佳历史论文

※发布时间:2021-1-7 20:49:0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据说大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写论文,乃至于有笑话说如今大学生写论文只需要“ctrl+c”和“ctrl+v”,特别对于一篇上乘的史学论文来说,无疑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继征集了教授学者心目中的年度最佳论文后,又向51位高校在读研究生征集了答案。想必读过诸位“学霸”推荐的范本后,论文或许就不再“难产”了。

  【简评】“慎独”在儒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其真义历代各家聚讼纷纭。廖名春先生对此问题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并独具慧眼地结合近年新出的出土文献,探求出“慎独”内涵的线)许兆昌:《重、黎绝地天通考辨二则》,《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简评】重、黎绝地天通作为上古社会领域的重大变革,历史意义非凡。许兆昌先生通过详实的论证,以全新的视角使我们深入理解了这一事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简评】本文将《仪礼》中《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载的先秦礼仪制度与春秋战国墓葬中挖掘的各种葬器规格、形制进行互证,论证出《仪礼》成书于战国中期,笔法精湛,论证巧妙。

  【简评】作者通过版本对勘、同时代文献互校,以及扎实的训诂功底,通过断字、断句缜密地分析了“虚壹而静”这一荀子认识论的核心观念,对于研究荀子思想核心有深远影响。

  【简评】作者利用统计史学的方法对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和北燕中仕官的家族进行梳理,依据年代排布将籍贯为华北地区各郡县之士族分类梳理,探索出两晋之际中原士族、华北士族与鲜卑之间的关系。

  【简评】围绕长城修筑的长城边道、北边道并没有得到业内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分析长城边道的形式、规模与作用,突出了北边道在秦汉交通史与边疆史中的重要地位。

  管俊玮(大学历史系)(1)陆扬:《从碑志资料看9世纪唐代中的宦官——以梁守谦和刘弘规为例》,《文史》2010年第4辑,第93-146页

  孙梓辛(大学历史系)(1)张光直:《从商周青铜器谈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原载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编《人类学论丛》第1辑,1987年,后收入氏著:《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2013年新版

  【简评】在早期出土文献大量涌现的今天,如何审视这些文献的文本特性以及怎样看待既有研究的得失,本文作者给出了自己深入思考后的答案。

  【简评】作者对中古史学中一个习见而不察的撰述现象进行了精彩考察,并由此出中古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冯鹤昌(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朱丽双:《从进攻到私易:10—11世纪于阗玉的东渐敦煌与中原》,《敦煌研究》,2014年第3期

  田武雄(大学历史系)尚小明:《论袁世凯策划民元“兵变”说之不能成立》,《史学集刊》2013年第1期

  【简评】此文广征博引(凡有关之文电报刊、日记回忆、后世论著等几无靡遗),论证精赡(既有可靠之史料印证,又有切合情理之推断,绝少大而化之、似是而非之论),去伪存真(驳袁世凯策划兵变说,证禺回忆说法之假,揭袁克定、曹锟之颟顸),发前人所未发(袁氏未即弹压惩处兵变之由;袁氏既是受益者,更受兵变之累,形象、权威受损),证前史之谬失,补辛亥史研究之不足(重写清帝逊位至袁就任临时总统一段历史),诚属难得之好文。

  【简评】现代人的思维过于,治史时往往以为古人与今人相同。事实上,古人的思维世界之中,充满了今人看起来“”,但在当时却又为许多人崇信,并据以观察世变甚至决定出处之道的思想资源。气运一说即是其中之一。王汎森指出:“传统士人与术数、气运之说本来就有密切的关系,是人们‘内隐意识’中很重要的层面,却很少受到学界的关心与研究。黄羲不但研究术数,而且也在某些程度上相信术数。”正是这种相信,使得《明夷待访录》并非是向满洲上条陈那么简单,“黄羲鉴于复明无望、又二十年后会进入‘大壮’治世,因此才着手撰写《待访录》。从写作时机以及对于二十年后局势的预测来说,黄羲的《待访录》是在‘治平天下’的前提下向清朝提出建言,但是此时的清对他而言是在十二运预言架构下的‘清’、是待‘后王’意义下的‘清’。不管当时人对黄羲的立场有何非议,黄氏个人的观感中并未认为自己已经放弃了明遗民的立场。”王的论文试图与黄羲“处于同一境界”,富有“了解之同情”,将当时人所能凭借的思想资源放在黄羲个人生命的动态历程中展现。指出黄对“十二运”之说也有一个“始信终疑”的过程。术数预言一方面广泛流布,一方面解释却取决于解释者的差异,这种差异正反应出解释者不同的思想态度。

  【简评】晚清以降,“主权在民”成为毋庸置疑的正确性命题,然而落实到实际的运作,随处可见职业、党团或武装在夺利的过程中,通过僭越的方式,以代表的姿态进行活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冯筱才教授将其命名为“僭民”,认为以往学者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讨论,实际多半是受惑于晚清报刊上的各种宣传泡沫和虚假,而忽视了近代中国实践中“僭民”的核心本质。到后来,这种“僭民”甚至日益制,成为拥有一整套正式规程的运作体系。总之,欲了解20世纪中国的逻辑,不可不先了解“僭民”。

  丁玲(华东师大古籍所)陈寅恪:《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辩证》,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赵兵(华东师大历史系)王汎森:《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以社会为中心的讨论》,收入氏著:《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简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天演论》相比,《社会通诠》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更为突出。“社会”以摧枯拉朽之势,深刻的改变了有着数千年传统之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意识。可以说,它影响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抉择,这种影响甚至持续至今。

  傅亮(华东师大历史系)刘浦江:《太平史观的历史语境解构:兼论与洪杨、曾胡之间的复杂纠葛》,《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

  王瀛培(华东师大历史系)光梅红:《20世纪50年代“劳动光荣”话语建构与中国妇女解放》,《妇女研究论丛》,2014年第2期

  刘俊峰(华东师大历史系)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张高领(华东师大中文系)黄智:《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推背图全集

  李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1)陆扬:《论唐五代社会与中的词臣与词臣家族——以新出石刻资料为例》,《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简评】文章致力于打破唐代文史研究的界限,同时也为唐史研究中“氏族与寒门”、“文学与吏治”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做出了新材料的铺垫。

  【简评】对历史书写和历史事实的差异考订由来已久,目前研究视野正转向侧重“差异的形成”这一命题,这篇文章是近年来关于这一命题很好的。

  汪华龙(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1)仇鹿鸣:《陈寅恪范式及其挑战——以魏晋之际的史研究为中心》,收入《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2卷》,中华书局,2011年

  (2):《代序: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收入氏著:《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中华书局,2014年

  张一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敬雅:《康熙西巡五台山若干问题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1期

  【简评】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巡游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在展示满洲武勇的北巡,和汉族文采的南巡以外,为读者讲述了一种“第”,即文化上的“西巡”,从而为我们超越满汉二元对立的史观、理解清朝历史复杂性上提供了一个窗口。

  (2)刁培俊、王艺洁:《北宋女性“既嫁从夫”规范的践行》,《社会科学战线)柳立言:《南宋初探:高阴影下的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7本第3分,1986年

  (4)张元:《马端临史论的结构分析》,收入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页90-103,2008年

  赵鼎新:《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简评】作者详细地疏解了学派传统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彭慕兰的《大分流》,以及对学派提出的黄智等人的见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何19世纪的江南(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虽然和英格兰拥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却注定注定产生不了近代意义的工业资本主义。

  韩戍:《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为例》,《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3期【简评】近年来“热”兴起,一时好不热闹。时期的大学作为最具“范儿”的地方,引来无数“国粉”的瞻仰和凭吊。对“逝去的大学”的缅怀经常见诸报端,字里行间感叹着雅致与风骨的失落,着学术与思想的。事实上,看看话剧《蒋公的面子》就会知道,时期的大学里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从到学术,大大小小不一而足,并非远离争斗的世外桃源。著名学者杰教授在研究中已经出,在时期部分大学的“国立化”进程中,中央和地方之间、全国观念与地方观念之间、国家控制与大学之间以及新旧文化之间,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内在紧张。各种张力在大学这一场域中的长期共存,体现了现代中国“国家统一”过程的复杂性。近日,韩戍以抗战时期光华大学内迁四川的历史作为个案,在地方大学和私立大学“国立化”这一现象之外,又提出了内迁高校“地方化”作为可供对照的又一条径。文中所展示的战时各种对大学这一文化资本的竞夺过程,可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大学内外的多元面相。作者在文末指出,内迁高校“地方化”固然是运作的结果,但也不能忽视“教育家”所起到的作用。张寿镛这样的教育家在中对教育的理解和担当,才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范儿”,值得今人景仰与思考。

  钟焓:《辽代东西交通线的—以可敦墓地望研究为中心》,《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简评】多民族的互动关系及其文化交流是丝绸之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辽宋西夏金时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西域绿洲城郭社会交流互动的又一次。该文利用穆斯林、西夏、契丹文献详细论述了丰州乃继中唐至宋初的灵州之后的北方丝绸之的枢纽城市,与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了辽宋西夏金这一多语文时代辽与西夏、西夏与喀喇汗王朝、辽与西域诸民族文化交融的多样性历史图景。

  (1)仇鹿鸣:《与观众——德政碑所见唐代的中央与地方》,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十九卷,大学出版社,2013年(2)王其祎、周晓薇:《望高天下:隋唐京兆杜氏再考察——以长安新出唐杜式方夫妇墓志为案例》,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十八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

  (3)陆扬:《唐代的文化——一个现象的概述》,大学中古史中心编《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中华书局,2014年

  (4)黄楼:《唐代“元和”系宦官与穆、敬、文、武四朝皇位之更迭》,童岭主编《•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书局,2014年

  【简评】我所关注的晚唐五代史研究中,藩镇、家族、文臣、宦官,是为四大主题,以上四篇即分别围绕这四个主题立论,颇可反映新近学术动向。如仇鹿鸣一文从德政碑的可视性角度考察藩镇研究中的老问题,即中央与地方关系,可谓视角独特;王其祎、周晓薇一文立足于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墓志,对京兆杜氏家族在晚唐时期的样态予以考察,丰富了我们对晚唐世族的认识;陆扬一文则系统阐述了他对晚唐士人的观察,特别是其中的所谓文化,这是有别于中古世族社会,宋代士人家族的一个群体;黄楼一文从常见史料出发,对晚唐宦官中的“元和系宦官”与穆、敬、文、武四朝皇位更迭之关系进行考察,了宦官内部的不同。此外,这四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来自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学、武汉大学,是为目前中古史研究四大重镇,亦能代表四地学术现状。

  (1)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与乡村社会变迁》,《明清论丛》第二辑,2001年【简评】以明清之际的潮州府为中心,把东南沿海地方社会的与整体社会结构转型视为一个连续过程进行考察,精彩的呈现了地方社会内部的分化与整合过程,以及地方社会与王朝的复杂互动关系。

  (2)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线;【简评】从沙田、族、神明、户籍、族群五个方面概括刘志伟、科大卫、萧凤霞等一群研究珠三角社会学者的经验与旨趣,展现了区域研究中地域社会建构过程的能动性。

  【简评】通过对明代中叶两广以大藤峡为中心的“猺乱”过程的考察,科大卫指出“民”与“猺”是基于赋役登记而创造出来的身份区别,大藤峡之役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明中期开始族群身份边界固定化的开端。

  【简评】如何理解和把握由中古至于近世“文化”的传承与嬗变,葛兆光在融汇及日本学者的理论并加以反思的基础上,呼吁学人转换视角,而得以观赏到别样的“风景”。(2)王汎森:《清初礼治社会的形成》,收入氏著:《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修订版)》,台北:联经,2014年

  【简评】怎样认识十八世纪的文化形态?明清易代对学术思想产生了何类影响?王汎森通过对“礼”的关注,还原了一个时代士人的集体心态。

  (1)璞:《与国家建构:关于黑图阿喇的七大庙》,余太山,李锦绣主编《欧亚学刊》第五辑,中华书局,2005年

  (2)承志:《尼布楚条约界碑图的幻影——满文流域图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29卷第1期,2011年;亦收入毕力格主编:《满文档案与清代边疆和民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马子木:《爱新国早期历史记事的书写与改写——以初期对明关系为中心》,《文史》,2014年第4辑

  【简评】作者利用《邵元冲日记》、《蒋作宾日记》等常见史料,考证学界常引用的蒋介石《东北问题与对日方针》这一史料,得出该史料不是蒋介石1932年1月11日在武岭学校纪念周上所发表的,而是邵元冲所著《中华民族存亡问题》一书中对日问题部分的结论,并分析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2)彭敦文:《不抵抗命令与不抵抗政策》,载于王建朗、栾景河主编:《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简评】作者在梳理学术史脉络的基础上,利用常见史料,处理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基本问题,并得出富有新意的结论。文中既有细节的考证,又有重大认识上的突破,切实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3)杨天石:《中山舰事件之谜》,《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并收入杨氏所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简评】作者结合《蒋介石日记》以及中山舰事件相关人员的报告原件等直接史料与相关间接史料,分“‘三•二〇’之前蒋介石的心理状态”、“中山舰调动经过”、“派与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把戏’”、“偶然中的必然”等四个部分展开论述,解开了许多关于中山舰事件的谜团,得出了一些建立在扎实考证基础上的结论。

  (4)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并收入氏著:《、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华文出版社,2011年

  【简评】通过对上海“三友实业社”这一民族资本企业在1932年——1933年间发生的一起劳资纠纷的个案解读,细致地展示工人、资本家与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面向,得出执政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引发了人们对于阶级基础的再思考。

  (5)王奇生:《与: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并收入氏著:《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简评】作者试图关于国民的传统历史叙述,而尝试一种新的历史书写,将1920年代的中国放回国、共、青三大政党党际互动的历史场域中去观察和思考,认为:1920年代的中国是一场由不同党派、群体及精英与大众共同发声、组合而成的运动。

  【简评】流民不止是“流浪外地的人”(见《辞源》条目),更需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的全局反复推求。

  (3)杨国强:《读史断想:庚申与甲午之间的中国社会》,收入《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三联书店,2008年。

  【简评】吉光片羽的段落,是洋务运动那个时代的通论文字。著者的很多专题论文主旨,或蕴藏于此,或发轫于此。

  【简评】开埠后的上海城市史,是“道出于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本文是著者论述上海特征的专题论文之一。

  让-克劳德•施密特,“节奏的历史:从历史中的节奏到历史的节奏?”,《节奏》(希腊文),2013年1月14日。【简评】节奏的历史分为历史中的节奏和历史的节奏两个层面,前者指蕴含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的微节奏,后者指运用长时段的视角展现社会演进的趋势。作者认为,中世纪社会生活中各种微节奏的演变孕育了近代新的社会节奏。

  The Weekly Standard Book Review, JAN 28, 2013, VOL. 18, NO. 19【简评】在这篇针对John Paton Davies, Jr.新近出版的自传(宾大出版社,2012年)的书评里,Waldron教授拈出了1940年代美国一部分负责东亚事务的官员对中国内战局势的一个要害分析:中国内战最终出现的格局最主要就是导源于罗斯福总统的“业余爱好者范式的外交政略”( “dilettantish foreign policy”)和他在二战结束前性地同时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地将中国提升到“四大国”的上来(当然,这并不是说反对美国支持中国抗战,实际上,到1943年开罗会议时,打算放弃中国的是英方的丘吉尔)。当然,这一派的官员往往认为较之于要更现代化和更少的,更趋向于性的民族主义(democratic nationalism),美国应该尝试把中国引向己方,并促使其逐渐绝之于苏联。作为掌握更多相关资料的当代历史学者,Waldron教授并不完全认同这一的看法和观点,但他至少同意:1,蒋介石对中国的控制能力确实远不如罗斯福所构想的那么强大;2,如果在二战结束时美苏之间对东亚局势能有更明晰的界分(像在欧洲发生的那样),中国的内战或许是可以不扩展至那样的全局性和不可性的地步的;3,东北问题在中国内战格局的延展上的极端重要性。

  【简评】对西王母诸女体系细致入微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古中国以前的西王母和理解西王母在历代文学中的形象,还尤其有助于理解西王母至今仍在中国南方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鲁西奇:《“层累、汇聚地造成的”先秦越国历史——关于越国历史叙述的史源学分析》,载《历史人类学学刊》,2013年第11卷第2期,第23-83页。

  【简评】作者对清朝与藏传佛教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方面,清朝通过自身文殊的建构,强化其在蒙古与的性;另一方面,由于清朝的、经济重心在中国内地,所以必须以的身份,表现出对佛教涉政的抵制。清朝者很好地在这两种形象中取得平衡。

  【简评】顾诚先生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史料考证的深厚。顾先生在《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一文中,利用元末明初士人的文集,沈万三家族的墓志铭,明、清地方志等史料,断定沈万三为元朝人,在明朝建立前就已经去世。《明史》等史籍中有关他在明初活动的记载纯属以讹传讹,实际是将沈家后人的事迹移接到沈万三身上。洪武二十六年,沈万三和其弟沈万四的终因卷入蓝玉党案而遭祸。全文,我们会发现沈万三是一个身上有着很多传说的历史人物,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考订,将传说故事与史实部分区分开,本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值得每位明清史研究生仔细、反复地。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