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1-3-18 5:59:1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候国。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 ②大和小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

  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法制在制度的体现,相辅相成、互为。体现了西周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过程:①灭六国 ②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 ③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版图的开始。

  意义:①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 ②加强对周边地区控制,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长官叫刺史。目的:监察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元开创行省制度,设省、、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四川、、青海地区。

  2、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a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注:鸦片战争后,列强还攫取了裁判权(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 (了领海主权), 传教权

  ①使无数中国居民基本权,造难;②疯狂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中华文明遗产。③通过一系列,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④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发生在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是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

  正面战场:⑴淞沪会战;⑵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⑶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⑷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⑸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③是世界反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界反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概况: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纪年,1912年为中华元年。

  内容:①中华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制度),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和、诉讼、选举被选举等项(体现了资产阶级、);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司法权由法院行使(三权分立的原则)

  意义: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 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政体的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

  意义:①清王朝封建,结束两千年的君主体制,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②建立资产阶级国,观念深入,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过程:1919.5.4—6月初,中心,主力学生;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概况:1922年,二大制定了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军阀,帝国主义的,统一中国正的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主义)

  (4)国民的意义: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秋收起义:发动;起义受挫后,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为继续斗争找到正确道。

  三大战役:1948年底——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消灭了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军事基础

  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由新主义国家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③改变世界力量对比:推动世界民族运动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经验: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主义到社会主义道,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 具有临时性质;是施政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委员会(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内容:①确定了国家的性质(人家)、根本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②了和义务(一切属于人民:机构——全国和各级;组织原则——集中制) ③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意义:是中国进一步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制度、发扬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1954年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代行职能结束;作为人民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③1956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领导的合作和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① 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③领导的合作和协商制度遭到 ④党派人士受到严重的人格。

  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内容:①思想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线:停止以”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组织线:形成以为核心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

  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③中国进入的新时期,国家的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1、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初步构想。

  2、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1982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国》,成为新时期安邦总章程。

  3、确立依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九届二次会议把依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形式确定下来。

  (2)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国内,实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构想;②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道;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国际上解决争端提供新途径。

  ③1990年,根据“一国两制”、港港、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中华人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①国内: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问题谈判时,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③最终定型: 1955年亚非会议

  意义:①第一次没有殖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的联系。(同指: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民族;异指:、意识形态)③显示了亚民团结一致,反对殖义,世界和平,增进人民间友好合作的(“万隆”)。

  2000年9月,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的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建立:①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方逸华有孩子吗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