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选修公共理论课不再是为赚学分

※发布时间:2016-7-27 10:43: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原标题:“选修公共理论课不再是为赚学分”一个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在聆听了38学时的“当代宗教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专题课后,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道教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说:“讲授这门课的薛萍老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折服了我,我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兴趣。”

  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公共理论课教学,因其内在的学理性及对现实问题的“求真求实”的解读,让更多学生选修公共理论课不再是简单地赚学分,而是看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说,我们的公共思政理论课教学不是简单说教,而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学术性,对马克思主义内涵进行解读,从其价值性科学性上给学生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为此,吉林大学在国家规定的5门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思政理论课进行延伸扩展,探索、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开发思政课选修课程群

  刚刚上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地质专业学生张俭,接着又去听选修课“中国哲学史”。张俭说:“下个月我特别期待听‘国外社会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两门课。比起必修课,选修课更吸引我。”

  近年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了一批思政理论课选修课程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多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平台和渠道。

  “我们的思政课选修课程有39门,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化、法律、社会学等学科。这些课程都是思政理论课的扩展,如当代宗教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透视等,其中15门是精心打造的核心课程。”韩喜平说。

  吉林大学有理、工、文、史、哲、经济、法律、管理等十大门类40多个学院,每年新生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超过万人。“有的想了解热点问题,有的对宗教、哲学感兴趣,各种需求都有,选修课开得多,学生选择就多。”韩喜平说。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选修课是教师以自己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结合学生需求开设的专题课,一个专题课30到38学时,一般由5到6名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

  “选修课和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结合更紧、更深刻,对学生的影响和引导性更强。”学院研究生教研室教授薛萍说。

  在吉林大学,思政理论选修课还吸引了外国留学生。“学校对外国留学生是不要求上思政课的,但他们要求听课,他们尤其爱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中海说。

  以学理性讲授政治性

  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信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就是讲理。

  韩喜平说:“马克思主义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其革命性一面,而不注意科学性,所以思政课总给人说教、强迫的印象。我们要研究它的科学性,讲它的学理性,以理服人。”

  “高文新老师开‘宗教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我参与了。我不是用说教的方式去否定哪一种宗教,而是从历史文化角度,把人的文化习俗联系起来讲。我认为宗教和教徒是有区别的,教徒是有功利性的。学生不能一下子就接受,但你把道理讲清楚,不是以官话、说教的方式讲,他们是愿意接受的。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并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它,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益处。”薛萍说,“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其他文化也要研究、熟知。为了教好这门课,我研究过基督教,还有金刚经、禅经、六祖坛经。自己了解得多,在课堂上,也就可以更好地从学理上、从现实中来解读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在学院的公选课中,有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在很多学校被教条化了,我们请从国外回来的老师讲国外的东西,最新的资料,最热的问题,最困惑的疑点、焦点、难点,以比较的方法讲授,这些东西深深吸引了学生。”贾中海说。

  “以理服人”的课堂形式

  “在100人、200人的课堂上,三四个老师讨论一个问题,一个老师讲10分钟,每个人讲自己对该问题的观点,老师们先争论起来,接下来学生一起讨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宏正和他的课程组教师创造的讨论式课堂形式。

  吴宏正说:“有些问题老师私下经常讨论,这些观点的讨论非常有意义,我们想把这些与学生分享,就创设了这样一种课堂形式。这种讨论就是说理。老师没有理论上、思想上的思考,是没有勇气上台讨论的。”

  “我们创造了两种‘以理服人’的专题授课形式,一是以教学团队专题讲座方式授课,二是讨论式的课堂形式。”该院副院长邵彦敏说。

  近年来,教育部新课程在该学院试点,他们对研究生层次的公选课全部采取教学团队专题授课的形式。

  负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的薛萍说:“这门课由7名学有专长的教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专题式授课,讲课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侧重、专长,讲授一部经典著作。我研究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书信精选》,我就讲这两部著作。韩喜平是学经济的,研究过《资本论》,他就讲《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

  薛萍说,专题研究式授课可以提高教学的研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是创新人才培养非常好的方法。

  讨论式课堂形式也是专题授课的方式之一。学院主张,课堂上教学相长,通过共同讨论获得正确的认识。以学术宽容原则对待学生提出的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观点,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讲少数民族关系问题,我让少数民族学生先讲。一个藏族学生讲,在藏区一些老人不喜欢修铁路,因为铁路打破了他们的生活,把他们的年轻人吸引走了。接下来我讲,我举印第安人的例子,如果不吸收外来文明和外来文化,一个民族就不能发展,就会静止,就会失去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也是一样,也需要发展。”薛萍说。

  教师团队倡导学术之风

  本学期,年轻的副教授董树彬参与了宋连胜教授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化渊源”选修课。“我们几个老师一起开课,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谁熟悉哪块就讲哪一块。我研究文化就讲传统文化。”

  韩喜平说:“学院有浓厚的学风,我经常看到大家进行研究性专题式的讨论。很多课不是学校要求,是老师自己开出来的。这已经成了学院的风气。”

  记者采访中,听到学院领导和教师强调最多的是两点:一是教师自身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二是教师的学养要高。

  韩喜平说,一个教师,如果自身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在课堂上讲好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都是从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出发开设或主讲选修课,如“国外社会主义纵横谈”、“伦理经济学”、“当代宗教问题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这些课都有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同时融入教师对问题的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科研促进教学已成为一种共识和常态。韩喜平说,只讲教材是没有意义的,所有教师都能讲,但要把马克思主义真实的内涵讲出来,没有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是做不到的。

  如今,学院科研水平整体大幅度提高,仅2014年就发表论文135篇;与吉林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十八大专题系列书系9本、“中国梦”系列书系10本;与吉林出版集团合作出版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80本。

  习近平下令也门撤侨李克强晤乌干达总统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社保基金投资地方债广东纪委副书记落马重庆医疗调价喊停俄罗斯沉船武长顺涉案74亿元3月房价同比下跌极端组织屠杀逾万人亚视即将停台“秋裤楼”完工朝鲜欲入亚投行被拒北京首要污染源公布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