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基于循环经济角度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9-17 22:44: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之间的矛盾。低碳经济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循环经济物质流的分析角度正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视角。本文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节能减碳的具体思,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了相关的实现径。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随着地球变暖、空气污染等生态的恶化。循环经济先后在不同国家实施。如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这是发达国家第一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的说法。2000年日本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若干专门法,欧盟、美国、和等国家也在上个世纪最后1O年相继出台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等办法。虽然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引入相对较晚,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循环经济促进法》。而英国在提出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设定了一系列CO2的减排目标,并在随后几年中逐渐由强调自身节能减排转变到注重国际联合行动和国际框架建设的必要性上,2007年的《能源――迎接能源挑战》就增加了这方面的篇幅。欧盟委员会也于2007年通过了欧盟能源技术计划,旨在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长期以来其十分关注节能减碳,2007年7月美国还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我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已经在全国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循环经济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规律,提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型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解决恶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代价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但实质上是主张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率,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而低碳经济是对以化石燃料(能源)为主的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一次变革,是人类实现生态文明的又一次探索。

  低碳经济提出的时间比循环经济晚,但二者绝对不是替代的关系。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人类面对资源危机、污染、生态日益严重等问题的与改进,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为发展目标。低碳经济发端于全球气候变暖,是碳元素在大气中数量增加引致的,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产生过多的碳元素而自然界无法靠消耗而维持原有均衡的结果。而循环经济提倡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并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产品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资源化,只有无法避免产生和再回收利用时,才将最终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排放到自然界。低碳经济虽然侧重CO2的排放,但完全可以受益于循环经济物质流的思想。而且,循环经济在理论界与界推广的基础,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减量化(re,Ll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vcle)等手段。不仅可以深入到低碳经济发展的细节,更能应用到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消费意识改变等发展战略中,以便从本质上解决困惑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问题。其实。循环经济就是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视角,

  所谓碳元素的循环,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储存库之间的流通。陆地植物和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空气中的CO2并经过转换固定于自身体内,随着食物链进入到动物体内,同时也储存在海洋和地球水域里。而生物体内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产生CO2排放到大气中,形成碳元素的循环。以化石类为主要能源的人类活动也会排放大量的CO2,植被和海洋生物的减少也会影响地球的碳汇而加剧全球变暖。从工业生产的主要排放部门来看,CO,主要来自于电力、交通运输、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以及居民和商业建筑物所使用的化石燃料。自然生态原木就有排放CO2和吸收CO2的载体,并形成固有的循环。在人类开始工业化生产前,也会有一定量的CO2产生,但这是可以靠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消化的。而进入工业化生产以来,建立在以化石为主要能源结构的经济发展和对森林植被的不断地试探着原有生态系统的底线,成为先有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一是从总量上减少CO2的排放,即从源头上控制CO2的产生。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二是在无法避免CO2产生的情况下,提高CO2的循环利用,通过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将CO2作为可利用能源再次投入到生产环节中。使之循环起来。三是当再次利用后,仍有无法避免部分残留CO2排出时,增加碳汇来吸收多余的CO2,或是捕集和封存已经排放的CO2。

  第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技术创新,广泛应用先进技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CO2排放量。例如。在钢铁产业中,应用烧结矿显热回收技术和热风炉废弃余热利用技术减少在炼铁环节的能源消耗,通过全烧高炉煤气锅炉技术、全烧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技术以及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等实现对CO2的二次利用:同时,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并进行CO2的捕获和封存(CCS)等,直接减少CO2排放。

  第二,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前提下,加速关停落后产能,在规模企业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生产项目,并在资金和税收方面适当倾斜。兴建一些循环型工业区和循环型城市,进而实现大、中、小3个层次的CO2减排和循环格局。

  第三,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能耗和CO2的排放会有所降低。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排放总量仍趋于上升。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应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的研发和营销机构的大力发展,这也将是新时期我国外资引进的重点和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之一。

  第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尚属于新兴领域,投资风险大,所需资金多,特别是在一些项目研发的前期,需要的大力扶持。因此,国家有所重点地帮扶将会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完善起到不可忽视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第五,的大力提倡和推广十分必要。节能减排的主导力量绝对不是,而应是承担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但是,的相关制度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而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其中,明确资源产权,合理调整资源使用和开发税费。开征碳税以完善碳交易制度,将是发展低碳经济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