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张磊。网络资料“我认为继续加大对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就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
中国知名历史学家、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张磊近日在广州家中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呼吁道。
张磊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如何让中国富强,成为孙中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举例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海南立省、三峡水利枢纽的想法,孙中山都有首倡和提议。孙中山提出来的交通、能源等很多建设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基本都完成了。
张磊生于1933年,现已年逾80岁,50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1948年春,在燕京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年仅15岁。1950年,张磊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我对孙中山早期的研究是在1956年,准备毕业论文时期开始的,我当时论文题目是《孙中山思想研究》,我用了2年时间完成这篇论文,一共十几万字。”张磊对澎湃新闻回忆道。
1958年秋,张磊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这条研究之路并不平坦。“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因研究孙中山被批判,被认为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树碑立传”。
“文革”结束后,上个世纪80、90年代,孙中山研究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1981年,张磊所著的《孙中山思想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被学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学者第一部系统研究孙中山思想的学术专著。此后,由张磊研究和撰写的《孙中山论》《孙中山:愈挫愈奋的伟大行者》《孙中山评传》《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先后出版。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张磊认为这是提升孙中山研究的重要历史时机。
对话张磊】
“孙中山执政时间很短,但写了很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案”
澎湃新闻:您本人对孙中山先生十分推崇。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您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
张磊:我认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和维新派、农民运动和洋务运动都有关系,包括和共产党、军阀、资本主义国家联系也很多。最后他能接触到“第三国际”和苏维埃政权,使得他留下的政治和思想遗产十分丰富。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最贴近今天的中国。
澎湃新闻:您所说的他留下的政治和思想“遗产”,具体是指什么呢?
张磊:实在是太多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海南立省、三峡水利枢纽的想法,他都有首倡和提议。同时,他也提出了中国要修铁路、公路、港口,以及把交通线建立起来的构想,包括中国的能源战略,他也写得很具体。只是当时条件有限,他提出的很多想法都没有能实现。他提出来的很多建设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现在基本都完成了。
虽然孙中山执政时间很短,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建设,所以他写了很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案,很宏伟,也很科学,甚至连城市建设,新闻出版印刷他都思考到了。
他当时讲得很清楚,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经验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他认为这两种制度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磊:我认为孙中山不仅是民主革命先驱,而且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他既是革命者也是建设者。如果民主革命不能打倒封建专制与殖民主义两座大山,中国不可能真正革命化。
孙中山建立了共和制,虽然未能成功,为了捍卫共和,他又进行了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包括最后和共产党合作,重新定义“三民主义”,确定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他始终坚持的是强国富民建设。
澎湃新闻:他的强国富民建设也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不是与他当时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有关系?
张磊:建设和革命不能分开,不完成革命任务,建设只能是一句废话。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创建的共和制度基础非常脆弱,他做了两任临时政府首脑:第一次是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总统,做了1个多月就辞职。第二次是1923年,当时由于陈炯明被滇军逐出广州,孙中山在广州组成大元帅府,并承认北京政府是中央政府,前后他在大元帅府任职一年多。也就是说,他的执政历史合起来还不到两年,所以不能苛求他能做出很多成绩。
澎湃新闻:有人认为,孙中山本人的想象力和他改造中国的雄心,大大地超越了他当时的力量和现实,追求难以实现的目标。您对此怎么看?
张磊:没错,美国人韦慕庭写了一本书《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本书很知名。我很喜欢“壮志未酬”这个词。临终前,孙中山喊的是“和平奋斗救中国”,以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说明了他当时的痛苦,因为他没有完成革命,壮志未酬。
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开创者。他对中国的贡献主要是政治思想的启蒙,共和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一步一步的到来。我认为研究孙中山还是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从事实出发。
“如何让中国富强,是孙中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澎湃新闻:您认为孙中山革命过程中最愉快的时光是什么时候?
张磊:我认为是他重新定义“三民主义”,突出反帝反封建、确定三大政策的那个阶段,是他革命生涯中的最重要战略。
这个战略决策重要在哪?他明确了革命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在国际上他背后有共产国际和苏联,在国内他的力量来自农民,最重要的是和共产党合作。他认为不能只是以开联席会议的形式,而是让共产党参加到国民党当中去。
中国共产党当时刚成立不久,也就几百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全国总共才420名党员。国民党历史悠久,从最早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双方在“反封建反帝”上形成了共识,决定达成协议,共产党和青年团员参加国民党。
这次合作时间很短,但是效果很大,国共两党都得到了发展,工农运动风起云涌。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共和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那个时候应该说是孙中山一生最愉快的时光,但他身体不行了,得了肝癌,他本身是医生,他知道自己得了重病。
澎湃新闻:孙中山抱病北上、共商国是的情节很动人,这也成为了此后很多文章和文艺作品反复呈现的桥段,这是不是也体现了他的革命理想?
张磊:我看到很多材料,这个部分确实很动人。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当时很多人劝他不要北上,怕身体吃不消,其次他要面对的都是军阀,对方究竟想干什么不知道。可是孙中山接受了邀请,他说我活得够了,我不怕死,并且向对方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
我以前不明白他说活够了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才明白,他其实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心里有数。他1924年11月份离开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他在天津时重病就发作了,很多人去探望他,12月底,他扶病到了北京。1925年3月12日,他便在北京因病逝世了。
澎湃新闻:孙中山的逝世,对当时中国革命是不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磊:孙中山在逝世前夕,签署了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革命经验,还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他死了以后,北京也就变了,蒋介石也在北伐途中叛变。虽然,北伐最后取得了成功,中国基本上获得了“统一”,1928年,东北也挂起了青天白日旗。但是,蒋介石建立起来的不是革命政权,而只是一套新军阀体系,这与孙中山最早提出的共和制不是一回事。
澎湃新闻:有人称辛亥革命不是武装斗争,而是和平移交,因此否定革命,你对此怎么看?
张磊:当时是袁世凯迫使清王朝退位,有人就抓住这一条,认为辛亥革命不是武装斗争,而是和平移交。我认为这种论点是完全不懂历史,如果当时没有10多年的武装斗争,包括全国武装力量起义,清王朝怎么会和平移交呢?有些地方也并不是和平移交,从1894年到1911年,革命党付出了多少鲜血?广东是和平移交,因为广东革命党的力量很大,清朝委派到广东的官员,包括总督及提督都说不能打,广东士绅阶层也建议和平,所以双方开个会就把政权移交了,兵不血刃。而且,根据当时情况,如果几十万军队都集中在广东,反而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时,袁世凯只是拿清朝来压孙中山,最后他窃得了革命果实.
澎湃新闻:你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对手袁世凯呢?
张磊:首先,我认为袁世凯很能干,但他的政治导向完全错误。虽然早期他也搞了一些维新和改革,可是站在历史上评价他只要一条就可以了:他自己想当皇帝,建立中华帝国,这成为了一条红线。1915年,他宣布建立中华帝国,全国一片反对,他自己很快也死了。孙中山为什么护法?因为护法就是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护参议院制订的《临时约法》,也是以此护共和制。
澎湃新闻:孙中山的一生充满了革命激情,也屡遭“背叛”,您对此怎么看?
张磊:孙中山是民主开拓者。他的少年、青少年时代满怀热情的爱国,主张变革、追求进步和开拓民主,用了十年时间捍卫共和。他的一生也的确充满了“背叛”,汪精卫叛变了,部下陈炯明叛变了,他死后,蒋介石也背叛了他的革命路线。虽然,他的革命事业形式上未能达到预期,但中国在他的承前启后的努力下,1928年基本上获得了“统一”。如何让中国富强,成为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