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上财研究生学术之星 潘拥军:做一个麦田守望人在平静中寻找希望

※发布时间:2018-5-9 20:05: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院2014级法律金融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监管与金融法,从事金融与法律交叉研究,涉及技术规则和理论等多方面,重点研究“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问题”,导师为周仲飞教授。博士在读期间,参与教育部哲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咨询决策项目1项,主持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项并结题,主持、参与上海市一中院与上海财经大学院合作的自贸区项目各1项。在《》(CLSCL)《国际经贸探索》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公开出版论文集论文3篇,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著作《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研究》参著一章。曾获得2016年国家学金、2015-2016学年学业一等学金、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正如很多人所说,读博读的是一种、一种人生态度。在紧张激烈的现代人生活中,选择读博士,反映了放弃现有的眼前利益,选择了另外一种人生。博士生活是枯燥的,面对不会说话的文献,思考、分析以及执笔文字;博士生活是多彩的,群体间的交流充满了思想的火花;博士生活是专注的,因为你今后很难找到四、五年时间持续关注一项研究。选择了读博士,就如同选择做个麦田的守望者,寻找着希望,虽然过程布满艰辛。

  老师是我学术、人生道的引人。博士一年级,原院教授在校指导我,要我立意高远,发文更要注重质,从难度最大的中国创新网所列十六种核心期刊入手,《》中大修多次、几尽波折,他时刻耐心、宽慰青年学子的挫折。后杨老师调离上财,周仲飞教授以一颗宽怀的心接纳了我,成为了我的导师,并给予悉心的指导。

  我的导师周仲飞教授,对待学术非常严谨,对学生认真负责,创新、国际化的视野,影响到学子今后学术、人生道。周老师对指导学生有很强的感,对师门每一位学生的博士论文选题,都会严格把关,他认为这关系到学生后半生的发展以及筑造国家金融制度的建设。因此,博士论文的选题均常创新,国际在讨论、国内尚空白,属于国家迫切需要攻关的选题,学生答辩定稿的开题报告中提纲都会深入到四级标题,这些已然成为师门惯例。我的开题报告提纲就是周老师坐在我旁边一笔一划改出来的。跟周老师做课题,他会一行一行帮你改,标点、文字、参考文献、英文空格都会给你修改并指出。无法想象,他白天从事繁忙行政工作,夜晚23点左右还会发给学子附有最新国际资料的邮件,“这资料对你有用,看看”。他发回给我的课题修改意见中每段都有批注和推敲后的质疑,我心中是充满的,愈发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也深感幸运和获益,人生道能得到灯塔般。曾经我偶然在夜间遐想了一个不成熟的研究创新选题,随即发给周老师,不久就收到周老师发回简短的话语回件“有些意思,可以考虑”,让我在寂静的夜里获得莫大的鼓舞和研究动力。

  院作为学子依托的研究平台,很多老师在我们生活、学习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如受益单飞跃教授对学术品性点拨,刘水林教授指点关系等具体研究问题及推荐相关书籍,徐继强教授帮助审读论文,等等。学院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术平台,如论文工作坊、重要学术会议、学界大家等。

  文章涉及徽商诚信规则,我和小伙伴去黄山、歙县等古徽州地区的方志办、档案馆、徽商博物馆、黄山学院、歙县中学等等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并切身实地古老商业文化积淀下的重量。在参与导师周仲飞教授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研究”和博士论文选题过程中,因为涉及到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问题研究,我走遍了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金所、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等,咨询部门专家、请教业务人员、与学者交流,体会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感和责任感,立志今后成为金融制度的建设者。调研中也感谢金融学院丁剑平教授团队提供机会和帮助。在和小伙伴们做自贸区金融法项目时,我们自发去上海自贸区做了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到发展变化,并去了上海市一中院请教了金融庭一线庭长了解相关金融案件概况以及未来突破口。

  在上财读书,这里提供了各种可能性。2015年8月至10月我经院推荐和全国其他著名高校共15名学生,去铭传大学作短期交流,步迹台北各大高校的、研讨会、图书馆,收获颇丰,并认识了一群有志科研的小伙伴,得到了该领域师长的指点。学校地处上海,交通便利、信息全面。沪上各大高校的和研讨会,应接不暇;其他地区的年会,也出行方便。我和小伙伴们不仅去复旦、、华政听各学科大家,也去沈阳参加银行法全国年会等学科前沿学习。

  博士一年级上学期周老师开设了一门《金融法前沿问题研究》,授课方式是式的,鼓励创新,又是充满碰撞,我们在紧张而担心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逻辑创新再造,也体会到真正的研究是要经得起质疑和推敲的。现在翻阅之前的笔记,收获颇多,也颇多。在校期间,已和小伙伴组织了近6次的学术论文沙龙,也是以为主对论文进行深度剖析,分享大家的智慧,见贤思齐、见不贤之。博士的茶余饭后,充满了思辨、讨论与分析、政治经济、学术研究动态、等,让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来得更加猛烈和融通。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