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治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大学论文发表乱象:政治挂帅 导师充当学霸

※发布时间:2018-9-26 0:33:3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的论文发表市场的诸多“乱象”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学术论文市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以及运行中的不规范。若这种状态持续,中国永远出不了大师级的的专家学者;学术和文化繁荣也将是南柯一梦!

  近年来,我陆续写了一些经济学学术论文和随笔,在投送到一些期刊和,期待发表时,却遇到了许多让我哭笑不得和愤慨慨万千的乱象。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论文发表市场之乱象,以便匡正学术和促进学术进步,我将在这里列举中国论文发表市场的多种乱象。

  我的许多读博士的朋友告诉我,即便其导师对于论文创作毫无贡献,但在时,他们的导师也常常会要求挂名第一作者;更有甚者,如果学生不愿意挂导师为第一作者,则不仅会受到其导师的千般诘难,甚至使其不能顺利毕业。另外,一些刊物也会以导师署名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为条件来发表论文。

  然而,与国内的情况相左的是,国外的导师一般不要求在学生的论文上挂名,更不要求挂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而且,国外期刊对于作者的排名要求是按其姓氏开头的字母进行排列,而无特别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要求,只要是论文作者,就视其贡献是同等的,而非国内的认为第一作者做出了主要贡献,第二作者的贡献是次要的。

  这里的“势利眼病”是指一些文章质量明明一般,某些期刊却因为其作者是博导/教授或名校而发表了;而另一些文章的水平明明较高,却因为其作者只是或其他低职称或非名校出身,却不能发表。在与多名教授的交谈中,我获知目前国内的刊物“势利眼病”流行——只认作者是不是“名人”而不认文章的质量。一些文章虽然水准一般,但因为对方是名校教师就发表了;而一些文章水平确实不错,但因为作者是一所二、三流大学的教师,且不是博导或教授,所以某些编辑根本连看都不看就把他们的文章“”了。

  近期,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转型方面的文章,是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切入的。为透彻阐明观点,我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并引用了较多的数据资料,因而文章篇幅较长,达到了27000多字。完稿后,听取了许多专家的并进行了多次修改。而后投到了《xx》。《xx》在进过盲审后认为该文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思想并切合了中国的进程,同意采用。但要求我将文章字数删减到12000。从27000字删减到12000字,其难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文章的一些精彩之处、引用的数据资料都必须大大删减,文章的价值也受到较大削弱。在与编辑讨香野春色价还价、说由后,编辑答应保留14000——15000字。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深感可惜和惘然。

  与此相对照的是,在我阅读国外的文献时,发现大名鼎鼎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等众多的刊物经常发表一些长达50甚至70页以上的论文,多数论文也在20多页!我们知道,一篇具有较大原创性的文章,没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不可能论述透清晰、透彻的。尤其是严格按照现代学术文章的格式进行写作的经济、金融类论文,在完整地进行文献综述、模型建立、进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加入参考文献后,往往都长达20页以上。区区的12000字何以能够?而国内的有些刊物更加苛刻,要求的字数仅在8000甚至是6000以下!如果按此要求,科斯的伟大的《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的《公司的合约性质》、斯蒂格里茨的《不完备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等开创性文章无论如何是不能在国内的这些期刊发表了,因为这些论文字数都在25000以上!

  在我的Email邮箱中,经常会收到一些所谓的“核心经济类期刊”的约稿email,邮件内容大致相同,为:“《xx》是由中国xx主办的国家级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本刊融政策性、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并紧盯理论前沿,国内外经济动态和信息……欢迎您的!”带着疑惑,某一天,我花一个小时胡乱了一篇文章分别投到这些所谓的“核心期刊”以检验其水准。后的第三天,就收到了上述各家期刊的回复,说:“您的已通过我刊的审阅,我刊将在近期安排发表……但我们需要收取一定的版面费,请您将文章字数压缩到6000以下,并于近期将元的版面费寄到我刊xx先生/女士收。”看着回复,我顿感窒息和眩晕!胡编乱凑的一篇文章居然被采用了!而且只用了三天的审稿时间!居然还是“核心期刊”!为进一步了解这些所谓的“核心期刊”,我专门到图书馆查阅了这些“核心期刊”里面刊载的文章,很多都是用鼠标加键盘、剪贴、复制的垃圾!没一点创新,而且很多文章逻辑不通!

  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一些的高水平、但不收报名费的经济类期刊,却多年未进入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行列。这些期刊包括《经济学(季刊)》、《新政治经济学评论》、《制度经济学研究》、《产业经济评论》等等。

  从中,我了解到国内大多数期刊未推行匿名审稿制。某些刊物的编辑根本不是专业人士,但却充当了审稿人角色,而且,一般的,国内的很多期刊为节约成本,一个编辑会承担几个方面的论文的审稿,既要还要审信息经济学类、新制度经济学类、还要审计量经济学、企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类、甚至是金融类、管理类的论文,其审稿的水平可想而知。

  另外,即便一些刊物进行所谓的匿名审稿,其审稿程序也不规范。我曾担任过两个比较知名的经济内刊物的匿名审稿人。在审稿中,我毙了两篇文章,因为那两篇文章毫无原创性可言。但后来却发现,那两篇文章居然都发表了!所以,我把那两个刊物骂了一通,然后辞了匿名审稿人这一职务。真搞不懂,既然搞了匿名审稿人制度,为什么不尊重审稿人的意见?

  翻开目前的国内所谓的最有份量、级别最高的经济、金融、管理类期刊,就可以发现里面的都是含有数量模型、回归计量范式的论文。我曾花较大力气和较长时间来研读这些论文,发现其中多篇论文思想平淡无奇、逻辑混乱、不分、内容空泛、偏离真实世界。我曾经撰写过几篇得到了国内多个经济学家肯定的、纯文字的、但富有思想的文章,把这些文章投到某些刊物时,最终却被退回。理由是:没有用数理模型来表达这些思想。

  我并非是否认建模之重要,相反,我认为数量模型、计量回归对于进行经济研究非常重要,而且自己也经常使用。我的观点是,论文论文,论以成文,首要在其“论”。也就是论文最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想。数据图表之流皆为文之皮毛,甚或皮毛外的装饰物,只有文章的思想轨迹、分析方法,那种创新,才是内在的血肉精华。而数计模型的应用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论文的思想。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模型用的过滥过火,多数文章只为模型而模型,只为计量而计量!

  前段时间,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要我给他代写几篇论文用于发表,报酬优厚。碍于面子,我未当面他,只对他说工作和学习忙,而且水平低,可能帮不了他。虽然,搪塞过去了,但心中凄凄然,对我国的论文发表市场的混乱和缺失而疾首。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他买了一篇论文,“买回来的论文看都看不懂。但我把论文交到指定发表的社时,编辑只是望了一眼,就说:‘不错不错,等着发表吧’。后来真的发表了,我把原件和复印件交到人事部门时,他们也没问一句……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评上了中级职称。”另外,据我了解,一些高校的领导,自己基本不做文章,其文章基本上由青年教师或其学生代做。

  据我调查,基本上,国内的大多数期刊,关系稿占据了半壁江山。即便是一些期刊,或冠上“匿名审稿”的期刊,其关系稿也不在少数。前面所说的,我曾给两个“匿名审稿”的知名期刊审稿,并把其中的两篇文章毙了,但最终这两篇文章还是发表了。我后来查了一下,发现,那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那两个期刊所在学校的教师!试想,这不是关系稿吗?

  按理说,政治是政治,学术是学术。政治不能随便学术的领地,更不能学术的性。然而,国内的大多数社科期刊,都奉行政治挂帅,政治正确成了检验文章水准的第一标准。在此标准下,许多原创性的、代表学术发展前沿的文章被毫不留情地毙掉;而许多毫无学术水平,却大叫各种口号的文章却成了头版头条!

  中国的论文发表市场的诸多“乱象”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学术论文市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不完善以及运行中的不规范、不洁净。期待我国的论文发表市场能够尽快的健全、完善起来,能真正学术、杜绝诸多阻碍学术市场良性发展的不合理因素,还广大学人一片洁净的、高效的、真正体现学术水准的领地。否则,中国永远出不了原创性的、大师级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中国的学术和文化繁荣也将是南柯一梦!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大学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