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读懂了吗?又是一年毕业季,天南海北的学术萌新们感受着同一种心情——被论文支配的恐惧,并每日三省己身:
既然你诚意地发问了,我们就一本正经地回答你!本次邀请了七位来自名校的传媒学子,与大家分享他们用无数个头秃夜晚换来的宝贵经验,助你在论文大考中成功通关。
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我们会被老师要求接触很多论文,虽然没有被告诉过怎么样的文章是好论文,但是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地在心目中形成一个“好论文”的标准:
第一,要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在本科阶段,课程论文的要求一般较低,到了写毕业论文的阶段,才稍微规范起来。而在研究生阶段,在学校的要求下我花了几周的时间重新学习了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格式,美国的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在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里,in-textcitation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两句话就会有一处,在格式上也有很多格式。整篇文章,从封面到引用到参考文献,都有标准化的要求。
第二,语法正确,逻辑通顺。这一点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做到也是要花心思的。有不少文章会让读者有“它在说什么?”的困惑,而真正好的论文,即便在内容上有很高的难度需要读者花时间去理解,在语法和逻辑上也不该让读者感到困难。这就需要不断地润色和梳理逻辑。
第三,提出问题并充分地讨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是否“提出问题”是评价一个论文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问题可小可大,在行文中需要对问题进行解释,并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充分讨论它。
在所有评价一篇论文的标准里,我觉得能让别人看懂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说人话”。因为从大学开始就在全英文的里学习,所以我的论文写作也都是英文的。相比中文,英文的句法结构更有逻辑性,即使多层嵌套也不会造成,但是多层嵌套的结果往往就是读者需要反复地读才能理解到作者是什么意思。本来概念就抽象,作者再为难读者,写一些复杂的句式,或者用一些复杂的词汇,实在容易让读者读下去的动力。
论文都是有结构的,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甚至第一段的第一句写什么,第二句写什么,这方面的指导和文章其实不少,什么小时候所谓的总分总,英文论文里的不同的section。其实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有一个特定的结构去写是必须的,这样更容易把东西写出来,逻辑上也更容易理解。不过高手的论文其实会是暗含结构,但是不明显,给人的感觉是部分和部分之间的连接非常流畅,给人水到渠成,非常舒服的感觉。能达到这个标准其实蛮难的,毕竟要流畅又要逻辑清晰,对于写作者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都相当高。女人面部痣相图解
首先,选题注重去选择“真问题”,从我的学科来说,可以注重对中国本土语境与新媒介技术实践的关照,这方面会有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不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有足够材料去支撑一篇论文。
其次,理论视角的切入,不是用新经验材料去验证旧理论是正确的,而是用当今新现象去对旧理论做出延伸与创新——同时,这种延伸也是基于你对这则理论当时提出的背景、所针对的现实问题清晰的前提下,也将这个理论视角,置于它的前人/后人的学术脉络中理解。
再接着,具体一篇论文展开,要时时反思自己研究的特殊价值何在,这个理论视角、对象、研究方法、切入角度有没有人做过,怎么关联以往研究,以及和这些相比我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创新。
最后,在行文中也贯穿这种问题意识,时时回应自己的研究问题,最后用研究结论回到问题,形成一个自洽的闭环。
首先是尽早上手,边走边学,不太延续本科期间“学习”为主的思,试图先打够了基础再憋大招,早点认清“知识是学不完”的现实吧。我仍然记得研一在图书馆一本一本读原典的,花费时间很久,却没有明确收获。最好是先找到一个着手点做下去,依托于这个主题看书、看文献,在做的过程中,对问题会有更深的思考,也会发现更有趣的新问题,这样进步速度比较快。
其次是重视读文献,文献的高度决定了问题的高度和写作的境界,好的想法是读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看文献可以帮助作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摘星星,而不看文献几乎意味着与整个学术圈为敌。新手很容易靠拍脑袋找灵感,但事实上,这样找出来的想法要么思很局限,要么早就被别人做过了。确定了对目标期刊的心理定位之后,去看地位大于和等于它的期刊就好,尤其注重国外的论文。
第是充分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量化、质化研究对性格特质、知识的要求差别很大,尽快确定方向然后深耕模式比较好。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看要不要尝试下新兴的社交网络等方法。
总之,自己开始动手之后,就会发现写论文其实没有那么难。要相信没有人天生会写论文,熟能生巧和讲究技巧仍然是适用的。如果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那就告诉自己,解决一切论文写作问题的方法最终都会归结于“多写就好了”。
我其实写的论文不多,而且我写论文也是一个难产的过程,但既然要问经验技巧,我就大概分享一下我写论文的过程。
首先就是确定选题,如果不需要写文献综述也应该把相关的论文阅读一遍,如果是书籍的话可以看一看内容梗概。
其次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因为论文只能聚焦于一个点,而不能是空泛的论述。因此论文角度越小越好,可以深挖但不要铺得太开。
此外,收集写作资料的时候要选择正式、专业的资料来源,例如优质的英文文献资料有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等,尽量搜索专业机构的数据。我习惯收集所有资料后写作,但其实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做个计划每天写一点,这样积少成多也不会压力太大。
最后就是按照自己预设的框架把内容填满,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写作,当然在写作过程中也可能会有新的想法,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我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些个人看法。我认为,本科阶段的学术论文写作更多地是一种“训练”,而非严肃意义上的“科研”。对于这一阶段来说,更重要的是树立对学术论文写作的严肃态度,掌握规范、科学的论文写作方法,以及逐渐养成的思辨。
具体来看,在实际进行论文写作时,首先需要做的即是阅读文献。阅读文献是一个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发现和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从精读和泛读两个角度对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写作进行介绍:
精读方面,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文章按照“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述过程-研究结论”的框架进行结构拆分。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论文内容进行学习和反思。
以《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一个的分析》一文为例,我对这篇文献的精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研究问题和应用理论的吸收,具体体现为意识形态立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人格论和信息接触论等既有理论;第二阶段是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反思,具体体现在样本抽取、问卷设计和数据统计三个环节,尤其作者对数据进行了Pearson积差相关检验和回归计算,这在当时是极具开创性的。第三阶段是对研究结论的归纳和反思,在外部世界的动态发展下,当年作者所提出的某些结论,尤其是预期性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当下,这些则给予了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机会。
多数情况下,为了在时间内完成作业,我们可能没有过多时间去精读论文,下面我将以对“网络行动主义”的概念综述为例分享我个人的泛读流程。
首先,我按照年份对谷歌学术中收录的以“onlineactivism”、“cyber activism”和“digitalactivism”为关键词的文献和中国知网中以“网络行动主义”和“赛博行动主义”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了摘要阅读,大致了解该年份内对“网络行动主义”的探讨趋势。
其次,在按照时间区间进行划分后,我以引用量为判断标准,对该区间内的高引文献进行了全文阅读,并将其作为代表在文中加以叙述。在综述中,我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依据不同时间范围内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核心特征的变化,将学界对于“网络行动主义”的研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002 年。这一阶段学者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国际政治和背景下的跨国网络集体行动。例如,Ribeiro(1998)以海湾战争中和国家工会联合争取劳动者权益中的网络动员为例,指出“网络行动主义”组织在跨国场景中开展动员的有效途径。再例如,Morahan-Martin(2000)通过对女性网络行动的分析,认为“网络行动主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字鸿沟,互联网为传统行动主义视阈下的提供了“避难所”和“发声地”。
这一阶段的研究并不致力于全景描绘网络行动的发动过程和参与者构成,而是主要介绍全新媒介载体互联网在“行动主义”中发挥的作用。例如, Rosenau(1992)认为,互联网使个体意识到由微观行为聚合形成的集体将为个人和群体赋权。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新闻学科国内较为主流的仍是质性研究,国外则更偏向以量化和研究。在理论储备不算充足的情况下,我个人更偏好进行量化和研究,也十分乐于借用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些数据处理和实验方法来探究新闻学或学议题。
例如,我个人曾尝试借助卡方统计和学生氏检验等定量统计方法对中美主流就“中美贸易战”议题在不同新闻框架下的情感倾向选择进行了分析。伴随着算法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学科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我相信未来新闻学领域还会涌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无论是选择质性分析,还是选择量化研究,最重要的都是确保研究的性和原创性,对于本科生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这个是应对拖延症的一方面,确立方向之后拖延,有时是太想做好,但前方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这时候就需要把自己调试到一种创造者的状态,我只是探索,而不是去评判或者成就什么。另外,对于初试者,学术规范其实是一种消除不确定感的依托,就是遵循研究方法、行文过程等方面的规范,最起码可以顺畅推进。
也是应对拖延,当遇到障碍,一时没办决,就想拖一拖的时候,可以任务分解,把一个问题,细化成许多个具体的能够解决的小问题,再成可尝试的方法。学会利用资源很重要,包括但不限于与同学、老师交流、以本文为代表的方法分享、以及学校图书馆官网或老师可以提供的数据库使用和文献管理软件方面的帮助。
现在我们的信息来源太多了,期刊文献、学科著作的读书笔记之外,也要学会怎么积累网上那些可能作为研究触发点的材料,我之前实习在同事小姐姐身上学到,把微信作为一种临时资料的汇集,看到什么有趣的内容都发给自己,操作径短,而不时翻一翻又有新思考。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兴趣,一个好选题其实不是睡着觉就能精准地砸中你的苹果,而更像是钻木取火般终于到来的一瞬间的灵光(何况学科知识比木头也要有趣一些)。
在写作之前,大量地阅读文献是必须的,其实后期会发现很多文献并不会直接写到论文里,但是大量阅读一能够获取信息,二能够理清楚信息之间的逻辑,三能够不自觉地学习到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组织。我在写论文之前都会在One Note里给这个论文建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或者一个section,相关的笔记都整理进去,然后再拿着笔在笔记上写写画画,整理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刚开始写英文论文的时候,框架更多的是根据文章结构建立的,比如说基本的总分总结构是”Introduction - Body paragraph - conclusion”,然后看着内容决定哪部分往哪部分里面放。后期就更偏向于从内容的角度入手,再去整理文章的逻辑,就是先看自己收集的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决定文章怎么写,也许不会是之前习惯的总分总的形式。
其实“写”这个步骤会贯穿整个过程。有时候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已经有想要表达的或者已经有能整理出的内容逻辑,我会直接写出来,而不是等到最后一起去写。然后等框架建立起来,内容收集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写作过程。这个阶段内容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可能是不够清楚的,也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料,但是我会先写出来,把脑子里的东西清空,在需要做修改的地方做标记,后期回来的时候再去补充内容。
我在刚开始写英文论文的时候,会一句话一句话地思考和上下文的逻辑,一旦觉得哪里不对就重新写这一句话,或者调整结构和句子的。后来就逐渐变成读下去有了感觉,大致有感觉这句话在这里是不是恰当,是不是有更合适的。大概所有写作者都会说后期修改和编辑是个蛮重要的过程,虽然我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拖延症影响而没有时间去做很多遍的修改。
之前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其实完全不知道论文该怎么写,不论是大创小创的结项报告还是毕业论文,都只是仿照论文的皮,而完全没有一篇论文的骨。小助手发来这个题的时候我也正在为论文头秃,所以也只是分享一下我对于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决计不敢妄称自己会写论文。
写作一篇学术论文或者进行学术研究,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是整篇论文尝试去回答、去研究的未知内容,而不是“因为我了解这个领域,所以我要描述我所知道的全部内容”。
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还应当和导师沟通,选择自己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采访、内容分析、文本和话语分析、视觉影像分析以及Ethnography等等。这个过程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及目标人群,采用合适的、准确的方法设置。
接下来是英文论文写作中非常看重的一个部分,文献综述。本科时候我写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从知网上随便找点资料整合一下,读研之后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欠缺学术素养……我的导师告诉我,写作论文本质上是一场对话,是此前在这个话题上有所建树的学者与学者的对话,也是此前的学者与你的对话。因此,写论文之前要进行大量的相关议题的文献阅读,提取前人的观点。对这个领域的学术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在前人的观点上提出自己的论点来回答研究问题,并且进行论证。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还应当注重一个问题就是“be critical”,即使是在自己完全支持一方观点、或者调查结果支持一方观点的时候,也应当去阅读、整合反方观点的学术文章,明晰双方的理由和结论,同时可以提出自己对反方的。即使是一些非常知名的学者观点,也必须保持的心态,而不是照搬照用。
最后是关于论文的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的部分,我个人的习惯是将这两部分内容放到最后来写。论文介绍部分要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径图,不仅介绍研究问题,也要楚这篇论文是如何进行研究的、采用了哪些学者的观点、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在结论部分,应当再次总结论文的总体思,并且提出局限所在,也可以尝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