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黄梅戏男女唱念教材》主编陈中元:需舞台示范

※发布时间:2018-7-7 10:18:3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人物档案:1948年生于安庆,中国剧协会员、安徽省剧协理事、安庆市剧协副、安徽省市中专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第一届至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编导组。

  人物档案:1948年生于安庆,中国剧协会员、安徽省剧协理事、安庆市剧协副、安徽省市中专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第一届至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编导组。30余年潜心于戏曲教学理论研究,曾主编安徽省中专教学课题《黄梅戏男女唱念教材》,此教材一直沿用至今;论文代表作《不是导演导师论剧目课教学》《黄梅戏外部与艺术教育的思考》《戏曲表演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探略》等。

  十年前,陈中元说,他希望将来在戏曲舞台上活跃的一大半都是戏校培养的学生;十年后,他的希望早已经变成了现实,如今全国大小舞台上活跃的90%以上戏曲人才都是从戏校走出去的。

  1956年,安庆市组建了第一个黄梅戏剧团训练班,1958年发展成为安徽黄梅戏学校。1960年,时年12岁的陈中元进入戏校学艺。

  当时的戏校坐落在如今的双井街汪家塘,与当时的、胜利黄梅戏剧团仅有一墙之隔,“校团一家”为戏校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

  “那时候,戏校并没有什么明确而规范的教学课程,只知道每个学生从早到晚都要基本功,然后就是在剧团看演出、学身段。”陈中元回忆说,“尽管如此,那几年从戏校走出来的学生如今个个都是黄梅戏的中坚力量。”

  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一年之后可以排戏,就进剧团,上台表演的机会也格外多。这么多年,陈中元依旧认为,当时戏校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演出实践放在最重要的是黄梅戏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然而当下的情况是,学生文化课学得多,基本功不扎实,实践机会更少,严重的,几年下来连台步都走不好。”陈中元说。

  1968年,陈中元第一次进入戏校教学,由于原因,戏校停办。此后长达9年的时间,陈中元一直在当时的市京剧团闯荡,当演员的同时又开始学习编导。

  “那时候依旧没有课本,那些现场的现代戏、样板戏就是活的教科书,我就在旁边边看边记,烂熟于心。”陈中元说,那9年时间是他潜心求学的最好时光,除了自身表演技艺的提升之外,他在期间还全面认识了戏曲的编排、创作、舞台美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舞台的把握更加娴熟。”

  1979年,陈中元再次进入戏校教学,主攻表演教学,一直到2008年退休,可以说是戏曲人才培养的带头人之一。凭着前半生的求艺经历,陈中元率先提出了黄梅戏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

  “所谓直观性教学也就是示范性教学,即让学生先模仿再创作。”陈中元解释说,戏曲艺术历来讲究“口传心授”,面对面、手把手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陈中元看来,当下戏曲的发展有国家政策支持,是一个发展的好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难发展的时代。原因在于,戏曲生源越来越少,“以前戏曲人才是海选,人家争着上戏校,如今是戏曲前辈下乡寻找,有一个算一个,免费教学都难招人,这方面还是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

  戏曲名角本来就是塔尖上求人才,人少只要有角儿还是可以让戏曲继续传承发展,最让陈中元担忧的是戏曲师资队伍断档断代问题。

  “现在很多戏曲老师文化水平很高,但舞台示范能力不足,身段等戏曲精髓性的东西得不到真传。”陈中元认为,文化功底固然重要,但作为戏曲教学的老师,更应该加强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 (毕璀、宣梦迪)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