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北大与东大学术文化论争的实质—以新青年与学衡为中心》
郭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孙中山”形象的塑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72-78页。
雷平(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12年孙中山访鄂史事考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79-86页。
张礼恒(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朝关系的现代性转换—论李鸿章的“不沾不脱”原则》,《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97-104页。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外国”为鉴: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的外国想象》,《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51-59页。
周(湘潭大学历史系):《抗战后期知识女性青年从军运动述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48-155页。
张尔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六军团突围西征的几个问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144-147页。
李育民(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的畸形法律性质论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1-9页。
曹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晚清民间涉外债务纠纷的调解息诉制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42-149页。
钱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学院):《清末民初知识的新闻职业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53-158页。
唐正芒,李国亮(湘潭大学思想研究中心):《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中州学刊》,2017年第1期,第129-135页。
祖金玉,李申淼(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大与党的组织原则的早期探索》,《中州学刊》,2017年第2期,第129-133页。
陈任远(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抗战时期“共赴国难”主张论析》,《中州学刊》,2017年第4期,第133-137页。
李长银(大学历史学院):《“重建”成就“疑古”:傅斯年与“古史辨运动”》,《学刊》,2017年第1期,第61-68页。
蔡禹龙(河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时期国人对“田园城市”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学刊》,2017年第2期,第54-62页。
蔡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难、启蒙与政党话语——文化视野下的“儿童年”(1935—1936)》,《学刊》,2017年第2期,第63-73页。
郭宁(大学历史学系):《修约外交之初步:论抵制美货运动中的清》,《学刊》,2017年第3期,第37-52页。
郭书林,王瑞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学刊》,2017年第3期,第60-68页。
王文素,梁长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时期企业所得课税制度的探析、比较与思考》,《学刊》,2017年第4期,第76-90页。
徐畅(南京大学中华史中心,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反:抗战时期鲁西冀南地形》,《学刊》,2017年第5期,第37-48页。
娟(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时期国民对贪污的整饬与实效——以川省设置县长“养廉金”为例》,《学刊》,2017年第5期,第49-60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