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李剑鸣教授曾说:中国人研究外国史,正好比隔岸观景,所看到的一切都难免不甚真切。当然,只要是研究历史,都有点类似的隔岸观景。[1]这耐人寻味地道出历史学家治史的经验与迷思。过去的历史早已不复存在,但史家可以借助材料与想象重构、建构历史。所谓历史研究,是要通过梳理材料重现史事本相与前人本意,不能也无法增减意思[2]。但由于时空阻隔、材料缺失、文化迥异,以及史家的学养等因素的作用,史家重构、建构的历史也许只是近真或是失真于历史实相,史家重构的历史或许只是一种。
如果中学历史教师带着史家的赶,或许会让中学生形成另一种:用今人的偏好来随意臧否前人,把过去作为今天生活的参照。其实前人有着自己观察世界、对待生活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他们拥有自己追求幸福和应对危机的经验,而所有这些,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具有而自足的意义,其中许多东西早已在悄然不觉中融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3]。从这一视角出发,无论是治史,还是中学历史教学所重不在如何认为,而在恰如其分地解读材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4]。这样的中学历史教学,师生才能在了解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厘清史事的来龙去脉、源流际合,把握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减少隔岸观景的尴尬,将近真的历史本相与前人本意的历史传授给学生,熏陶、浸润、乃至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仔细想来,不仅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隔岸观景的迷茫,中学历史教师在研究高考试题时也常常陷入隔岸观景的困境。比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原题如下:古代雅典法律:如果试图,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被视为犯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命价值的人文C.个人受到严格D.有违崇尚自然的
某网湖北的李明海老师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为第32题值得商榷。因为学生没有完整地学过古代雅典法律,试题材料本身也没有提供过更多的相关法律条文,仅凭题干如此表达,的确很难让考生选对C项。还查阅了相关资料,认定在古代法律中,确有B项之意,但也有D项之意的内容[5]。
江苏的袁廷虎老师认为,此题考查了考生对雅典和罗马法概念的理解。如果考生认为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会将C选项排除,而A选项基本不构成干扰,因此B和D就会成为考生考虑的答案。实际上,若雅典法律有尊命价值的人文,就应和防范所有行为,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考查的是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原则,并非希腊,因此本题的正选恰恰是考生容易排除的C项[6]。
三种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解读视角,或许都有一定的内在合。但使人困惑的问题是,命题者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或者说除去选拔人才的意图之外,命题者还有什么意图?是反拨高中历史教材,还是规训高中历史教学?亦或是两者兼有?
通过研读考试说明,我们发现此题考查学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试题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此题应属于历史式推理题,即将试题提供的历史材料作为历史,从中得出结论。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此类试题的解答过程分为:习得历史知识阶段、阅读试题阶段、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阶段、调动历史知识即搜索记忆阶段、匹配并形成答案阶段和书写答案阶段。匹配和形成答案阶段实际上是历史知识、能力、乃至素养的综合运用阶段,是实现有效历史式推理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进行历史式推理时经常依赖经验走捷径,他们作判断主要是依据头脑中与此相关的事件的容易程度。
如果是浙江的考生应答此题,考生可以依据人民版教材必修I专题六第1课《的摇篮--古代希腊》第三目的相关知识来做。如果考生仅仅回忆出教师反复强调的古希腊人文,考生就可能选择B项。如果考生回忆出古代希腊既珍视的,又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或者回忆出亚里士多德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不能认为每一位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都属于城邦,[7] 略加分析即可选择C项。如果考生能回忆出苏格拉底之死[8],理解苏格拉底既崇尚,更遵从城邦法律,考生也可能选择C项。
由此观之,考生根据头脑中最容易回忆出的古希腊知识来判断,可能得出正确答案,也可能误入。最佳认知径在于,考生要综合试题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回忆知识,才能对材料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即选择C项。学生能否选对,全赖平时历史学养的高下与临场发挥的正常与否。如此看来,中学教师研究高考试题,中学教师指导高考复习是不是有点类似的隔岸观景呢?
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说: 希望通过命题向高中老师们信号:只要踏踏实实回到教学本职,就能够应对高考。[9]要朴素回归到教历史知识的性质、结构和方法上来。回归到完成历史学习的最基本任务,即利用历史材料,作为,讨论问题上来。回归到达成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托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地理解过去,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上来。回归到完成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一是史事;二是解释历史上来。回归到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对他所置身的世界建立起一个框架性的理解与探索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并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10]
比如,讲授辛亥的背景时,老师们一般会在梳理教材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形成如下知识结构:1.基础:清,无力危机。2.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思想广泛。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和政党相继建立。6.军事基础: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7.有利时机:四川保运动使湖北防务。此结构最大的特点是条理清晰,线索明了。令人诟病之处在于它省略了细微处的史事,展现的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历史思维方式,一种线性的历史观,难免陷入愈有条理系统,去事实愈远的尴尬[11]。换句话说,在史框架下,辛亥真的是这样发生的吗?我们是否用后见之明的知识结构取代了历史本身发展的逻辑,了历史的?亲历者梁启超曾这样分析辛亥的发生: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之输入等等,皆使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国有政策之高压、瑞澄之逃遁、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12]所谓因缘果报,终成。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专辟第十章介绍《清倾覆前夕的内外情势》[13],其中第四节按照一、排汉与;二、立宪派的;三、愈挫愈坚的军;四、与抗捐抢粮;五、护权与争矿、争等五个方面介绍当时中国各阶层的利益及其所为史事。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专门介绍梁启超在1910年三次前后的言论,表明部分立宪派在和平无果之后倾向的心态:诚能并力以此恶而一良,则一切可迎刃而解。[14]可以说,清末十年间,、阶级矛盾尖锐,各类风起云涌。城乡人民自发斗争、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保运动、保界拒约运动等,了清廷的基础,壮大了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人民对清廷的不满日渐增加、郁积,使得整个晚清社会,犹如一座行将喷发的火山[15]。武昌首义则使火山得以喷发。由此观之,辛亥的背景错综复杂,辛亥首义是在国内外局势的左右下,清满洲亲贵、派与立宪派、被清朝排挤出来的汉族官员、袁世凯集团、列强等几种力量相互博弈的产物。辛亥的产生验证了这样一个历史演进--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6]
中学历史教师如果能将上述细微的史事与知识框架综合起来,学生可能在深刻理解辛亥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出武昌是由新军先发,(一向多属立宪派的)谘议局附从,继起各省,大致相同[17] 的鲜明特点,进而找寻到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而,清朝[18] 的真正原因。简言之,教师努力将这些明晰、真实、全面、分析精到、有学术根基为保障的历史知识[19] 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仅能了解这些纲要式的历史结构,亦能收获丰富多彩的有的历史知识。尤为可贵的是,当学生尝试用多样的历史材料构建出一幅立体的历史画面,用多元的视角观察、分析、解释历史现象,用历史的方法比较不同的材料梳理出史事的来龙去脉其内在关联,将不同的历史材料作为合情合理地推导出历史结论时,学生才有可能在历史时空背景下,去了解、理解历史,同时对历史保持一丝温情和。如是,中学历史教学才能摆脱隔岸观景之窘境,基于学情抛出问题,恰如其分地解读材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前引桑兵语)达致史料无堆砌之弊,解释无空疏之失[20] 的境界,朴素回归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轨道上来。
[1]李剑鸣:《隔岸观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自序。[2]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二版),: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17页。[3]同[1],第123页。[4]桑兵:《治学的门径与取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页。[5]李明海:《科学分析+牢记知识:复习备考的制胜组合》,《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第8期。[6]袁廷虎:《从角度看雅典的弊端--由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引发的教学思考》,《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第11期。[7]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8]同上,第109页。[9]《高考命题者》,《南方周末》。[10]罗伯特·J·斯滕伯格等著,姚梅林、张厚粲等译:《斯腾伯格教育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77页。[11]同[4],第74页。[12]转引罗志田:《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13]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8-270页。[14]同上,第266页。[15]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279页。[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7页。[17]同[13],第274页。[18]同[7],第51页。[19]乔治忠:《论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20]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