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创排的《清客》在泉州高甲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以文戏展示南音历史传奇,成功的尝试深受戏迷喜爱。
据悉,该剧是泉州市第33届戏剧会演的重要剧目之一,作为做梦梦见掉头发我省第27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获剧目,还将于11月14日在福州演出,参加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7届戏剧会演。
高甲戏《清客》由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团长张芳颂创作并执导。戏名《清客》取自“御前清客”,脱胎于南音界世代流传的康熙题写“御前清客”盛赞南音的历史故事。
“传奇、诗化、清新、流畅”,这8个字是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在研讨完该剧本后写下的评价。而好评的背后,是张芳颂在近8年时间里的6次改稿。
高甲戏《清客》讲述清朝康熙年间,康熙欲修清朝乐典,泉州籍翰林编修李光地力荐有“天籁之音”的南音入典,却引起朝臣反对。夜月之下,李光地顿起思乡之情,弹唱南音《远望乡里》。夜访民情的康熙被琴箫之音吸引,惊为天籁,即借巡访江南之机,绕道泉州。元宵夜,泉州灯火通明,十里歌棚,康熙入馆赏曲,不禁心驰神往,即诏南音入朝贺太皇太后寿。
太皇太后寿诞,百官进贺。太皇太后与众臣听罢南音,佳称仙音。康熙赐南音使者,更留“南音皇后”白云于宫中,不料白云等殿前抗旨,誓返故里。康熙佯怒,令处斩。南音使者却不卑不亢,爱南音重于生命。康熙大为震动,更为赞赏,故赐宫灯凉伞,题字“御前清客,五少芳贤”,赐南音为“百音无冕之王”,允众使者回乡。
“我生是南音人,死是南音魂……”南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常务副、南音协会常务副会长黄世请说,新戏《清客》在南音界世代流传的故事上有所改动,当戏迷听到这句台词时深有感触,正是因为一代代南音弦友对艺术的挚爱,才让南音千年不断。通过高甲戏来表现南音,宣传人类“非遗”的意义深远,观众们不仅得知“御前清客,五少芳贤”的由来,还能了解脚踏金狮、宫灯、黄凉伞的典故。
演出前夕,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明率省市戏剧艺术专家团到现场观看高甲戏《清客》,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这出戏“清新唯美、诗情画意”。
“用广场艺术来剧场艺术,让剧场艺术来激发广场艺术。”今年已经年过七旬的张芳颂,对高甲戏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说,创排新剧目不仅要让专家叫好,而且要令观众喜欢,这样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三年前,他创作的高甲戏《郑成功》参加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拿下了3个单项银、2个铜。“希望这次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张芳颂说,《郑成功》创排后常演不衰,后来还到交流,也深受戏迷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