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新书推介《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2020-1-7 3:36: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欲女经农业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结构及布局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人口增减、耕地垦殖及农作物的种植与布局为农业历史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本书前三章就是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明清山东与东北地区为例。第四章利用曲阜孔府档案资料等匡算出各类粮食作物的亩产量及播种比例,建立了两年三熟轮作复种制明中后期形成的新观点。在研究粮食作物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认为历史地理学结构性的重要有时候会超过其空间性。第五第六两章为农业历史地理相关综合与理论的内容。本书从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最基本的四项原则,供学界参考。

  1987年笔者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今改称西北历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读硕士研究生时,导师史念海先生就指导笔者以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至今已经32年了。这期间的前一个十年,笔者主要以农业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主,现在想来学术收获还是不小的。先后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明清东北农业地理》与博士学位论文《明清山东农业地理》的撰写,顺利拿到学位,此外还发表了一些论文,在农业历史地理学具体专题上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科理论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系统认识,对其后开展水利科技史与城市历史地理及古都学的研究也有一定推进作用。

  农业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结构及布局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属于经济历史地理学的一部分。早在中华人民国建国初期,史念海先生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就开始有意识地系统研究中国农业在南北方的起源、发展及布局,写出了《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开皇天宝年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农业的发展》《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等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隋唐以前农业区域的形成和农作物的布局,后来集结成《河山集》出版(史念海《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版。该论文集与其后来的《河山集》系列获得第一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一等),成为农业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之作与经典代表。

  为了编绘《中国大地图集·农牧业图》,史念海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就开始指导其研究生有意识地开展农业历史地理的系统研究,第二届硕士生韩茂莉、吴宏岐与第二届博士生郭声波都开始选择农业历史地理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郭声波的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属于区域通史性农业地理的性质,不仅在诸多学术问题上得出了重要的创新结论,史先生为其书作序中一口气列出十几个新观点;而且在系统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学科理论与方法上也作出了总结,比如其建立的农业历史地理学时间、空间与专题的三维空间理论。其博士学位论文修订出版后,获得第一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二等(笔者曾经撰写书评《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评介》,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辑)。

  前辈学者的学术探讨是笔者从事农业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他们或是笔者的导师,不断地给予笔者督促与指导,或是笔者的师兄师姐,可以经常交流,从而让笔者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耕地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研究各时代各区域的耕地面积及其质量就成为农业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社会对耕地也有过丈量和统计,但重点是为了保障稳定的交纳税粮,故载籍耕地与实际耕地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说土地是农业之母的话,那么劳动则是农业之父,也就是说劳动力也是农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中国古代有“丁”或者“口”的统计,但其本意在于满足赋役的征收,“丁”数不能与农业生产劳动力划等号,“口”数的统计多数时候也不是全部人口。好在传统社会以农立国,农业社会总人口与农业劳动力密切相关,文献保存下来的“丁”“口”数据也能为研究社会总人口提供一定的数理依据。因而研究社会总人口的变迁也成为农业生产力兴衰的重要标志。同时,农作物包括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布局也是农业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口增减、耕地垦殖及农作物的种植与布局成为农业历史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本书的前三章就是这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明清山东人口与耕地的考证,由三篇论文组成。第一篇《明代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在对人口统计数据实质含义及其误差程度的考证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明代人口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第二篇《明代耕地面积考释》,通过对明初与明末期载籍耕地数据的考释与修正,基本弄清了有明一代耕地的增长过程。文中认为明末山东载籍耕地数字由于计入非耕地及减少步弓的影响,而较实际之数偏高了约25%,而折亩的流行,却使其偏低了15%,从而推算出了明末之耕地数量。第三篇论文《明清山东盐碱土的分布与改良》,从盐碱土地利用及改良方面展开分析,首次较系统地关注到了耕地的质量问题。

  第三章主要研究清代东北农业区的形成与作物布局。由于明代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仅局限于辽河下游地区,故清代中后期,流域农耕区的形成与扩展就成为研究的重点,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蚕业生产的区域特点也成为本区清代农业地理研究的基本对象。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力最直接的标志应该是产量:亩产或者总产。但是由于资料缺乏、年际变化大等客观历史原因,历代粮食亩产量的研究极其少见。在研究明清山东农业地理时,笔者有幸阅读到曲阜孔府档案材料,其中有缴纳租粮的大量文献,为计算清代山东粮食亩产提供了典型材料。孔府的土地广泛分布于鲁西南曲阜、汶上、邹县、菏泽、鱼台等县,当时流行对半分成地租,孔府档案记载有孔府各类粮作播种面积及分成地租的数量,因此能计算出各种作物的单季产量,其相加之和就是所有耕地的当年产量。同时以鲁西南地区粮食的亩产作为标准,结合土地肥力、作植技术等因素及其它文献记载资料,笔者还分区域推测出山东各地的粮食亩产水平。第四章第一篇论文《清代山东粮食亩产研究》,在专题上推进了农业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其分区域对比研究也是农业历史地理学研究上的探索,是全省粮食亩产研究没有出现空白,可以标识在地图上,也促进了历史地理学研究在科学性上前进了一步。

  农业历史地理研究内容由农作物分布到农作物结构的深化,使笔者认识到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很多时候结构的问题甚至比分布还重要。确实,南方水稻、北方小麦的种植是普遍现象,如果以县为单位各县皆会有分布,如何能表现其区域差异呢?仅仅用县志的记载无法反应其分布特征,那就要以种植结构来做对比才行。

  在作物结构之粮作组合的研究中,笔者又想到了华北平原二年三熟的种植制度,而且笔者生活的农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流行这种制度,其轮作组合基本上是麦豆秋杂,之所以麦后种豆,是因为要利用大豆的根瘤固氮作用来保持土壤肥力。而“两年三熟制”的形成时间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或曰形成于两汉,也有北魏、唐代形成说。第四章第三篇论文《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利用农书、方志及曲阜孔府档案资料研究此问题,建立了两年三熟制明中后期形成的新观点。该文1994年获得中国农史学会中青年论文征文优秀论文,发表以后也获得陕西省社科优秀三等。

  1997年余赴日进行学术交流,发现日本学者对华北二年三熟制的研究更加丰富深入,于是又撰写《再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的形成时间》一文,主要评述了日本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并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博士毕业后因留在了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就把研究区域转向了古都西安及其所在的关中地区,开初研治的关中水利还与农业历史地理有所关联,后来研究重心转到西安都城时代的历史地理专题,也就远离了农业历史地理学的方向。博士论文修订后在2000年由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先后获得西安市社科优秀二等及谭其骧中青年历史地理禹贡三等,算是对自己从事农业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总结。

  即便如此,笔者仍然一直参加中国农史学会的学术活动,多次参加东亚中日韩三国农业史学术研讨会,并被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选为最近二届的常务理事。这期间也撰写了几篇农业历史地理相关的论文,即是编入第五章的四篇论文。

  第六章共收三篇文章,一是笔者对农业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总结;二是笔者给学生讲习中国农业历史地理学的纲要,前面有学科理论的讨论,后面有《史记•货殖列传》的导读;三是关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文章。

  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个十年,笔者从农业历史地理学做起,现在想来常幸运的事,因为它让笔者收获了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中最基本的原则与技能。

  首先,从农业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来看,他是不能用单要素的列举法概括的。农业历史地理学是个复杂而又的系统,是随研究的进展向前推进的,就像笔者的研究历程,从耕地、人口、作物布局等农业生产力要素起步,到后来的粮食亩产、作物组合及种植制度等,是逐渐深入的。

  其次,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追求鲜明地体现在时间的发展与区域的差异上,但也不可不认识到结构演变的重要性。在笔者研究农业历史地理时,会有农林牧副渔各业结构、种植业内部有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结构,而粮食作物内部还有不同的组合,而结构的重要性有时候会超过历史地理学最强调的空间性,因为空间差异常常要通过结构才能体现出来。

  第三,笔者个人认为:最高标准的历史地理学应该是全区域覆盖的结论,能够通过地图表现,在研究区域上是不留空白的。用典型地区作标本的例示性研究并非不能做,但应该知道还没有实现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

  第四也就是最后,笔者想强调的是,从学科体系上看,农业历史地理学属于历史地理学下经济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但是其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重要性却不能低估。因为农业的发明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起始点,即约一万年前的农业使人类能够种植庄稼、养殖动物,具备了自然的能力。在此之前,人类采集渔猎利用的是自然物,只能有限地适应;而在此后千年的传统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财富,而且广泛地作用于地球表面,形成历史地理学探究的基本对象:人地关系。

  从1987年开始历史地理学研究至今,笔者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已经三十个年头了。感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编辑出版学术文库,鼓励科研人员编辑发表的论文结集出版。笔者抽出时间回顾自己的学术历程,整理科研文章,发现第一个十年主要开展的是北方农业历史地理研究,遂有本书的编辑。

  笔者的硕士与博士论文均是农业历史地理研究,感谢导师史念海先生的悉心指导,才有笔者学术上的入门与进步,才有了本书的完成。笔者的故乡安徽萧县属于笔者研究的华北地方,其农业生产及景观给予笔者不少的灵感,尤其是一辈子当队长(村长)的父亲曾经解答笔者许多作植上的疑问,感谢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女士,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在文字校对、版式设计等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

  李令福,男,1963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毕业,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历史文化名城、水利科技史,参与陕西省及西安市城市建设,主持一系列实践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出版专著8部,编著书籍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1项。学术论著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二等2项、三等1项,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二等2项,其它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