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挺简历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见图,资料照片)有不少高兴的事:2021年12月17日在京召开的各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无党派人士李保国《以“黑土地性耕作技术”促进生态和脱贫攻坚》荣获社会服务优秀;2021年12月20日,黑土地保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提供了法律依据。
数据显示:2021年,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807.84亿斤,比2020年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可喜的数据背后,有李保国致力推广的“梨树模式”的功劳。
李保国告诉记者,1980年高考时,他填报的第一志愿原本是南开大学化学专业,结果被调剂到了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大学生涯中,有一次经历让李保国印象尤为深刻:那是1983年,他和同学赴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参与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平生第一次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绿洲中采集土壤样本长达一个多月。“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广阔的沙漠中会有这么一片小小的绿洲?关键因素是水,水土不分家,有水才有生命。我惊叹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和土壤打交道的志向。”
1990年,从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博士毕业后,李保国选择了留校工作。作为当时学校土壤学科年龄最小的青年,在导师石元春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李保国承担起土壤学科的研究重任,并一直坚守在这个阵地上……
在李保国看来,土壤学研究意义重大:“土、水、空气是生命的必要资源,任何一方不健康都会对生命有影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这3个资源。”正因如此,李保国潜心研究,提出和研制了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系统、干旱地区土壤发育过程模拟系统、区域尺度的随机土壤水分均衡模型,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壤分布式过程模型(水、氮、盐、污染物等),提出和初步建立了虚拟农田系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保国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的“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甲类)一等;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2000年9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李保国的实验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土壤;这些土壤来自天南地北。比起在实验室,李保国更喜欢野外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从事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研究,到后来从事西北荒漠化防治,再到近年来赴东北研究黑土地,李保国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图生教授与李保国共事已十几年,他说:“我最李教授的,就是他的学识非常渊博;不论他走到哪里,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情况都能很快了解清楚。”初,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李保国和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罗布泊地区进行了5年的科学考察和实地测量,任图生也参加了这一课题。他回忆:连续5年,李保国都会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去罗布泊采集土壤样品。“罗布泊十分恶劣,到处都是盐壳,像刀子一样尖,像石头一样硬,没有地方坐,裤子稍不注意就会被划开一个口子。”任图生说,“李教授很快就找到了课题的切入点,在综合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航测资料、遥感影像和地形图,推断出罗布泊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就已干涸,这比此前的推断结论前移了20年。”
2008年,李保国来到梨树县,考察当地的农业实验站。此后两年中,中国农业大学在梨树建立了实验站,从事黑土地工作。李保国和他的团队探索出了“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少耕免耕”的“梨树模式”来黑土地。经连续10年监测,目前梨树黑土地试验地块土壤有效供水量增加了50—70毫米,耕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2.9%;性耕作每年减少秸秆焚烧100万吨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00吨,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还不够,还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关心农民的需求,要有协同的,这样科学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李保国表示。
在李保国看来,人才是学科建设、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有人之后,其他的硬件条件才能建设,学科的好坏关键看有没有团队的支撑。”从1992年开始,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陆续来到了李保国所在的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为了留住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李保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氛围,想方设法为海外归国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满足他们对工作条件的要求。在李保国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在从国外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和引进国内著名高校的科研人才。2004年,李保国率领的科研群体成功入选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7年底,中国农业大学在整合原先多个院系资源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3年多来,李保国先后引进20多名人才,将原先60多人的团队规模扩大了1/3左右。在新引进的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的博士后、副教授,一半左右为海外归国人员。
周虎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李保国的学生,他在博士毕业后在英国找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当听说母校有工作机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周虎感慨:是一个把看得很轻的人,团队的金总是分给大家,科研需要添置设备,总是想办法筹集资金第一时间满足,“也许国内的薪酬待遇不如国外,但是在带领的团队里工作,我感觉很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目前已基本上解决了学科人才断层问题。我相信,在团队的带领下,这些青年人才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在不远的将来土地科学研究的大梁。”李保国乐观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