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音乐测评该怎么评?

※发布时间:2018-1-27 23:08:0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无论赞成也好、反对也好,中小学音乐素质测评还是如雨后春笋般渐渐铺开了,私下询问同事,除了教科研管理人员,赞成者寥寥无几。

  早在二十年前,《中国音乐教育》就举办过关于“音乐统考”的大讨论,笔者也曾参与讨论并发表文章《音乐统考不可行》,从“音乐素质的广泛性,情感体验的隐密性,审美标准的个体倾向性、地区差异的突出性”四个方面论述了音乐统考的不可行。当时也有人赞成音乐统考,主要是觉得音乐学科在学校不受重视,希望用统考的方式引起领导和学生的重视。时至今日,实施音乐素质测评,我想更多地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核心艺术素养。那么,何种考试方式才能体现出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品呢?这是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发达地区采用类似于英语考试人机对话的形式,以听力题为主,比如听辨音色、说出乐器名称,听辨旋律、说出曲名或作者等,但这是否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知识与技能、表现与创造、感受与鉴赏三个方面的素养,人机对话只能涉及第一个方面少量的知识层面和浅层次的音乐技能,而音乐创造力、音乐鉴赏力等方面却无从考察,这种素质测评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并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全面音乐素养。

  人机对话最大的毛病在于电脑已经设定好惟一正确答案,学生要想得分,必须与这惟一答案相符合,这与艺术学科的本质是相的。体育比赛看谁更高、更快、更强,评判标准简单明了,艺术的标准却并不是单一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学生从音乐作品中获得多少情感共鸣,无法测出。如果仅用标准答案来考核学生的音乐素质,其实更多地是考察了学记硬背的能力,加重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对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没有任何帮助,对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无济于事。因此、人机对话看似最易操作,却最不适合音乐测评,除非答案是发散型的。

  其他学科老师常常惊叹于我们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居然有那么多项目,其实这就能体现出音乐素质的多样性,音乐本身也是一项综合艺术。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还有几种小乐器,有的孩子身兼数职,音乐素养很高,也许在测评中他们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但并不说明他们的音乐素质差。早有人说过,音乐教学并不谋求统一答案,别说欣赏,就是歌唱、器乐也各有自己不同的处理与表现方式,不是简简单单的对错能够评判的。艺术繁荣的标志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教育繁荣的标志就应该是学生个性鲜明,各有艺术专长。

  要我说,一支歌或一件乐器或一段舞蹈(任选一项),一篇百字左右的听后感这两项内容,用来测评学生的音乐素质较为全面与科学,而且必须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人力不够,一所学校抽一个班,也基本能了解学校的艺术教育现状了,何必做那些的表面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