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地讲,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其可以量化的指标之一就是论文,所以说无论现在中国科技论文数量是‘世界第一’还是‘世界第二’,是与事实吻合的。”“我们追求高质量的论文,还需要一个过程,从量变慢慢到质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院士孟安明委员谈起了一则新闻。
“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界100名开外。”这段极富刺激性的文字,让代表委员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快,大量科研资金的扶持促进了科技论文的“井喷”;而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国内浮躁之风日盛,其表现之一就是对论文数量的盲目追逐,不但产生大量“垃圾论文”,也将学术界引向。
3月4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近10位代表委员,在这些来自医疗、教育、科技等行业学者的叙述中,一个似乎被误读的“世界第一”展现出它的“真实一面”。
“追求论文的数量意义不是很大。”大学吴明委员将问题的源头直指国内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数量是很重要,但最能体现实力的还是论文的质量。”
不过,对于吴明来说,一个纠结的问题是,搞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但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下,只能用论文数量来评估研究者的“这10年”。
“论文对中国人重要,对外国也是。在国外,评、晋升也靠这个,但比较之下,国内的领域更广,数量上的也太‘硬’。”吴明认为,这种生硬的评估体系,也造成了人们对论文的追逐,甚至不惜造假。片面的追求数量最终影响到质量,“你天天拼命地写论文,还没出来就急于发表,导致这浮躁的日益盛行。”
与吴明持类似观点的是科学院李国安代表,他表示,国内的论文数量确实比较多,但是在体现论文质量的被国内外引用率上很低,只有2.5—3.5,而排界100名之外也说明论文质量不高。
在采访中,虽然代表委员们承认当下社会上存在着论文“掺水”现象,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流是好的”——近几年我国的科研投入大量增加,激发着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的热情,并推出大量科技和论文。
而在刺激眼球的“世界第一”背后,复旦大学葛均波委员提醒,不能忽视中国科研人员基数大的现实。“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P世界第二,人口数世界第一,科研投资不断加大,如果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的话,即使论文数世界第一也不值得奇怪。”
按照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对2000—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按照平均被引用次序进行排序,排在第1位的是百慕大群岛,其发表的247篇论文章,被引用5721次,篇均被引用23.16次;第5位是美国,日本排38位,而中国排108位,其后是印度、俄罗斯。
国内论文被引用率低,有自身原因,但也有委员指出,不能因为引用率低就否认自己的。四川大学周学东委员就表示:“我们有相当多的论文水平是很高的,之所以没被引用,就是因为我们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她进而提出,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而葛均波也表示:“中文论文读起来难度大,这也直接影响到它的翻译和引用。”
不过,这“世界第一”的“桂冠”是否属于中国仍旧存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发表的SCI期刊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而网络上按照期刊论文数量(即SCI、EI、国内期刊论文的总和)排名的做法,并不规范。
面对对中国科技论文排名的,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大明委员说出了他的看法:“不能一句话就判其死刑。”
他的话随后在孟安明的回答中得到解释。后者认为,目前来讲,我们的论文数量上去了,质量还在提高,虽然没有像数量增长这么快。但这需要一个角度,那就是今年跟去年,去年跟前年比,论文的质量是在一步步提高的。他表示,相对于论文数量,质量的提高要难得多。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科研人员做得越来越好,论文质量自然就上去了,被引用率也就高了。“但这需要时间,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