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献迪庆 热血谱新篇

※发布时间:2018-1-23 19:36: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要在迪庆农业科技史上刻上一道印迹,留下给藏族人民。”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援藏老科技工作者吕勤贵的决心和,体会到他在雪域高原上的别样人生。

  吕勤贵在迪庆高原的60年间,共获国家、省、农业厅、州级表彰励33项。先后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及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被编入《中华人民国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中国当代农业科技专家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云南科技英才》等多部典籍。

  81岁的吕勤贵说:“自1988年3月评定为高级农艺师以来,无论是履职的岁月里或是在退休后,仍不懈地作贡献,主持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从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和科技管理工作,尽力为迪庆高原的农业科技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诚如吕勤贵所言,作为一名对雪域高原“痴心不改”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吕勤贵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1936年出生的吕勤贵是云南元江县人,在“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1957年8月,21岁的他刚从昆明农校毕业,便离开了故土,成为一名援边工作者。从云南最热的地方,到最冷的滇西北迪庆,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1957年9月,吕勤贵被分配到刚成立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州人委会农水科工作,投入平息叛乱。可刚到工作岗位上不到一年,一顶“”的帽子就压到了吕勤贵的头上,这一压就是二十年。但吕勤贵没有被逆境磨灭意志,反而斗志昂扬,克服种种,在自家的两分地上着他的蔬菜种植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979年2月,随着形势变好,吕勤贵回到州农科所,继续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他学藏语、搞科研,日复一日地在平淡却不平凡的生活中与藏族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渐渐地在这片广阔的高原上扎稳了根。

  刚回到迪庆高原工作时,吕勤贵看着海拔3200多米,霜期长且全年长冬无夏的高原城乡饮食单调,除了马铃薯、蔓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酥油茶、糌粑,看到单位职工和城镇居民排长队抢购从外地运来的高价低质蔬菜时,心里总不是滋味儿。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吕勤贵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开始寻找一条有效推广科技种植蔬菜的子。

  想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迪庆高原,农牧民群众从来没有种过蔬菜,也不相信能种出来蔬菜。这样,吕勤贵他们的蔬菜示范推广之就更加了。

  1980年至1987年间,吕勤贵主持承担“中甸高原藏区蔬菜栽培示范推广项目”。“怎样使项目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吕勤贵说:“我们采取了最笨的办法,就是在县里开的时候,和明所长跟我背着菜秧、菜种,一个代表团一个代表团地推广,利用休会间隙,宣传蔬菜新品种,当时,每个代表团都或多或少领走了一些菜秧和菜种。这样的效果让我们充满信心。”

  后来,吕勤贵他们打听到,解放村的林称此姆喜欢尝试种菜,他们就找到她家里,动员她试种,州农科所免费提供菜种、菜秧、技术服务,还承诺失败了赔偿损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林称此姆就试种了包包菜,并取得成功。同时,他们还在建塘镇农布家试种,也取得成功。

  农户试种成功,大大增强了吕勤贵他们的信心,他们利用开现场会,让农户等方式在中甸高原藏区推广蔬菜栽培技术。1984年,项目进入示范推广阶段,推广科技户23户,种植54.63亩,产菜55万斤。1985年,科技户发展到230户,推广种植蔬菜193.24亩,产菜195万斤。1986年,全州所辖3个县30个乡镇都试种上了州农科所无偿提供、并经试种成功的良种。同时,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成效显著。该项目1986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吕勤贵获“第一完”的荣誉。在此期间,课题组亲自参与每一个试验阶段,到最终把产品运送到市场上销售,都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到实处。1988年3月,在首次职称中,吕勤贵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为把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到全州,1986年起,吕勤贵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全州范围的调查工作,他们深入基层,不怕苦累,有机会便宣传科学种菜,把脚步留在了迪庆的雪山草原上,把蔬菜栽培技术送到各族群众手中,使高原人民的“菜篮子”逐渐丰富起来。

  “人生是有限的,贡献是无限的。我要在有生之年,更好地服务于藏族人民。”吕勤贵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88年,州和州农牧局决定组织考察组到北方五省考察蔬菜冬季栽培和贮藏保鲜技术。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吕勤贵不顾途遥远,地选择由他带队去考察。

  吕勤贵说:“我知道,这样的考察机会很难得,考察成效好的话,一定会推动高原藏区蔬菜科技工作上个新台阶,解决藏族群众吃菜难的问题。”

  考察结束后,吕勤贵返回农科所,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向州农牧局、州农科所领导作了汇报和论证,并撰写考察报告。令人振奋的是,报告获得了州立项,无偿下拨项目启动经费,建造塑料日光温室,后又向省农牧渔业厅申报,将其列为了省重点农业新技术开发项目。

  1989年至1992年,在吕勤贵与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项目按计划推进并获得成功。1992年是至关重要的推广阶段,吕勤贵废寝忘食,精心钻研,经省农科院园艺所、省农大、省农牧渔业厅及迪庆州同行专家鉴定验收,获专家验收组高度评价。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吕勤贵还采用了广设示范点、现场技术培训的等办法,使“塑料日光温室种植蔬菜技术”在全州得以迅速推广。1991年至1992年共建大棚161个,示范面积8309.2平方米,每亩平均产菜7000公斤,比露地栽培增产3000公斤,平均每亩增加收入3000多元。看着藏区一年四季都有“绿色”,吕勤贵心里比谁都高兴。

  这一技术的推广、运用,不仅解决了高原藏区气温低、不能种植喜温蔬菜和不能全年生产蔬菜的难题,增加了蔬菜生产的花色品种,使城乡居民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一技术也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开辟了新子,成为了高原藏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科技措施,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1年,在雪域高原行走了大半辈子的吕勤贵本该退休,回家安享晚年,但他并没有因为退休了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深知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接受了农科所的回聘,继续完成“高寒藏区塑料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开发技术”项目,结题、鉴定验收并报后才真正的终止聘用。

  凭着这一份热爱,吕勤贵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打拼,他没有怨言,也没有懈怠过,虽然从坚守了20年的岗位上撤了下来,但他并不甘于安逸,先后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在1995年接受州科委聘用,负责州科协农函大教学和管理工作,编写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和科委科协的文字工作,发表多篇论文。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吕贵勤把工作阵地从前线转移到后方,给迪庆农业科学研究不断提供理论指导,点明正确的径。退休不退步的和干劲,使他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和云南省人民授予的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等多个荣誉称号,享受到特殊津贴。1999年以来,虽年事渐高无法再多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但吕贵勤一直不断学习,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和党务工作,让生命不断,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人的一生离不开责任。小到对家庭的责任,大到对国家的责任。从来到迪庆高原起,吕勤贵始终抱着对党和国家的和责任在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春风吹遍,使科技人员焕发光彩,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吕勤贵深知时光是短暂的,能在有限的岁月里,为党和国家、为人民、为边疆少数民族多做一点贡献,成了他最大的愿望,能得到上级领导、同行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是他最大幸福。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进步有多大作用,在一个个效绩斐然的科研项目背后,在迪庆高原农业科技工作的每一点进步背后,都包含着像吕勤贵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心血,都是吕勤贵和他的同事们用无数个日夜铸就的。

  在素有“天然冷库”之称的迪庆高原,吕勤贵渡过了60个不平凡的春秋,将热情洒在高原藏区,与藏族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他刻在雪域高原的“绿色印迹”,是他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告白。(香格里拉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