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科技教育促社区学校特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8-2-6 17:34: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十年多来我们选择并科学教育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其最根本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不在于造出一所别人没有的学校,而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能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与体验习得求真、求实和求美,让学校拥有自身成长的方向与特色。”广州市天河区棠德南小学在校长郭文峰的领导下,一直将“科技”教育作为“社区学校特色发展的新径”,构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打造了专业的科技教师团队,形成了有品牌影响力的科学小论文特色项目。

  当前,有部分学校尤其是小学阶段认为科学教育是锦上添花、经费投入较大的事情,明显存在课程虚设、缺乏专业团队、教学工具与手段支持等问题。但棠德南小学一直秉承“体验科学,快乐成长”的科学教育,在科学教育课程中以探究为主要的科学学习方式,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强调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中获得线年引进了新加波的数字传感器技术设备,用以解决课堂上的教学难点,同时更好地把科学、技术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同时让学生接触传统的温度计和现代先进的温度传感器,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四年级的《呼吸》一课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人体呼吸时氧气含量的变化,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呼出的气体里面并不是只有二氧化碳,也有氧气,只不过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气体降低了;五年级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时,传统的教学是用手触摸感受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有些材料(如铜与铁、木头和石头)的手感差别是不大的,区分度不够,教学效果不好。但选用先进的温度传感器设计实验,就能够让学生直观地通过显示出来的温度差或曲线来判断材料的传热性能的差异,让热传导性能数字可视化、直观化,辅之于手感体验,学生的感受就能切实而深刻,提高教学效果。”郭文峰校长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能解决传统教学中一些不能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能够解决师资队伍专业技术不强的问题。

  棠德南小学将“科学教育”嵌入学生的“生命成长”的学习体验中,为了使科学教育覆盖面广,让每个学生都受益,同时增强趣味性,学校从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来安排落实科学教育课程。

  “在校内,首先开齐、开足、开好小学科学的国家课程,落实3-6年级每周两节科学课;其次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科学老师带领开展科学类的探究实践活动;再次是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郭文峰校长的领导下,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棠德南小学目前开发了《科学探究真奇妙》(科学小论文)、《未成年人网络》、《未成年人保》、《观鸟》、《科技节》等富有学校特色,适合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学校还组织每学期一次的春游、秋游科学实践活动,“我与院士面对面”专题等系列活动。此外,学校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小论文)、观鸟、小小实验家、无线电测向、电脑兴趣班、自然观察、魔方、科普绘画、科学小记者、科普电影欣赏、科普剧表演班、班级开心小农场等。

  除了在校内开展科技活动,棠德南小学还充分利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科学教育。主动和广州市内的一些科普单位联系,将广东科学馆、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技报、广州本田汽车厂、广州市气象卫星地面站、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广州益力多工厂、广州可口可乐工厂、广州市113中学鸟舍等作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实践,每学期分批组织学生去参观或邀请来学校开展相应的科技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科学的乐趣。

  科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内容,为了保践性教学能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棠德南小学在科学教育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55多万元,除了拥有按国家一级标准配备的科学实验室与仪器室,并配有数字化探究设备传感器、施华观鸟镜、无线电测向信号源、测向机等先进高端的设备外,还建有电脑室、生态园、图书馆等场所供开展科学、科技教育所用。

  另一方面,棠德南小学两支强有力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即校内的专职科学教师和校外的科技员队伍为科技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几年,棠德南小学规模在18-22个教学班之间,教师长期缺编,但学校始终保持配足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只上科学课,负责科学教育。目前三位专职教师,其中一位是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区核心组,一位是区中心组,另一位是区科学教坛新秀,在同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学校角度看来,聘任班主任、电脑老师做学校兼职科,发挥每位老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开展全校性科育活动,让科学教育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院士等13位在科技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为校外科技员,包括了院士、大学教授、记者、行政官员、外校教师、社区人士、家长和学校毕业的学生。“学校长期邀请他们来学校开展各类科育工作,如我与院士面对面座谈,科技小论文、报道稿的撰写培训等。”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社区学校,地处安居解困小区,生源层次不齐。基于校情,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教育作为突破口,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发展。”多年的探索实践,科学小论文成为棠德南小学科学教育的优势特色项目,成为一大创新亮点。

  “我校在科学小论文项目上厚积薄发,引领着学校科学教育沿着内涵、特色、品牌的方向大步前行,取得丰硕的成绩。近几年来,学校的科学小论文项目一直成为区教育局、区科信局、区科协的年度立项项目,学校成为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学生的科学小论文有70多篇获得区以上项,有70多篇发表在《广东科技报》上。学校编著的《科学探究线年第五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大赛中荣获三等。”据介绍,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在棠德南小学了十年有余,学生参与面广,兴趣高昂,形式活泼,研究。

  在学校的老师看来,科学小论文抓住了科学教育的本质要求。“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接受现成的科学结论,更重要的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和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并保持科学学习的兴趣。”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呢?馒头发酵和味道有什么关系?探究废旧电池对泥鳅的影响等等,棠德南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动脑动手开展研究,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并运用于生活实际。

  另悉,棠德南小学接下来将健全学校科学主题网站,加强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提高普及率和影响力;利用棠德北新校区新开办的契机,创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小小科学馆”,形成独特的科学教育特色;争创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提升科学教育内涵,提高辐射力;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学校科技节的平台,增强学校科学教育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年来,棠德南小学学生参加学校各项科技和兴趣班参加人次为720左右,约占三年来学校学生总人数的30%。

  多年来,棠德南小学一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近三年,该校参加的上级部门举办的比赛有广东省科协等举办的科普作品比赛;体育局举办的各级别无线电测向比赛;市教育局、科协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小星星探究活动评比、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评比、观鸟比赛、科普知识竞赛、小小实验家评比、电脑制作等竞赛,参加人次为450人次,学校也组织各项科技比赛,如优秀科学小论文、小发明制作、科幻画、电脑作品评比、校园模拟观鸟比赛等,让每一个投身于科技活动的学生能够都能收获成功的快乐。

  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获得区以上项248人次,成绩优异。其中学校获国家级项3项,省级项 5项,市级项 9项,区级项4项。教师获省级项4人次,市级项 11人次 ,区级项11 人次。学生获国家级项 14人次,省级项59人次,市级项89人次,区级项 39人次。

  科普网是科技协会旗下网站,以迅速传递国内外最 新科技信息,追踪报道科技领域发展的热点为己任,介绍各地科技工作的新鲜经验。

  我们也将为社会提供新闻宣传服务,目前我们已与各大门户网站、党政机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欢迎社会的指导与合作。合作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