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聚焦】中国经济导报:刘昌俊委员:博士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应优结构扩招生

※发布时间:2020-7-28 23:58: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科技和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创新人才的摇篮和汇聚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博士研究生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培养博士生的能力与水平已经大大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我国一些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培养水平已达国际一流水平,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成为众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委员、教授刘昌俊了解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中博士生招生占比小、硕士生招生数过多,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的需求。尤其在一些亟需突破的关键学科领域,博士生不足已经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他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优化研究生结构、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

  根据网络上公开的资料,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约为58.4万人,其中硕士生约51.7万人,博士生约6.7万人。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硕士生约79.0万人、博士生约9.4万人。“除极个别高校外,我国一流高校均以硕士生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对象,大量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硕士生为主,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发展。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院校主要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特别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大批顶尖博士研究生在其高水平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改变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刻不容缓。”刘昌俊感慨道。

  首先,培养年限短、深入融入科研不够。“硕士生在我国一般培养年限为2.5~3年,其中课程教育占一年,毕业环节占半年,进入实验室后的培训一般需要半年。因此硕士生实际从事科研的时间不足一年,难于开展深入、细致研究。婚外沉沦”刘昌俊表示,特别是近些年,硕士生就业压力增大,用于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导致一些研究生研究不能深入,浪费科研资源和指导教师时间,还有可能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

  其次,由于上述问题,加之很多培养单位对硕士生毕业有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数量要求,为达到毕业要求,一些硕士生只能开展易于出的研究。

  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阶段实际存在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很多学生实际上是在进入研究生后才开始实验技能的实质培训。“这个培训占用的时间已逐年增加,客观造成硕士生开展实质研究的时间进一步减少。一些研究生实际只能开展短平快的简单研究。”刘昌俊坦言。

  一是,教育部、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总结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以来取得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加大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我国很多学科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上已经达到国际一流。

  二是,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协商,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调整我国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比例,尽快提高博士生占比,从根本上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

  三是,目前,我国极个别高校已采用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多招博士生,了科研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刘昌俊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点,在研究生招生结构尚未改变情况下,通过类似的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这些院校对博士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