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奋斗百年 启航新征程 科技特派员:把高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1-7-11 21:43: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从福建南平的探索实践到国家一项制度安排;从单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拓展到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综合性服务,科技特派员制度经历了22年的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在福建南平,这项百姓的制度也发挥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每年的清明节过后,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又响起了茶农们嘹亮的喊山声,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收获的季节。

  刘国英是南平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也是一名享誉武夷山地区的制茶名家,手把手的教大家制茶的技术,这样的课他已经上了22年。上世纪十年代,武夷山的村民生活并不富裕,由于种植技术和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强度较大,茶叶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刘国英在学习制茶的过程中倍感科技的重要性。

  1998年,习总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要把科技兴农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他的关心指导下, 1999年2月,南平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奔赴215个村,了全国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2016年,作为福建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植物营养学专家廖红的到来,给武夷山燕子窠茶园带来了新的生机。

  福建农林大学派驻南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廖红:到了福建以后,还真是接地气了,科技特派员的制度把我们的技术到田地的“最后一公里”给打通了。

  头年十一月在茶园里种下油菜,给土壤提供磷和钾。夏天再播种大豆来固氮,改善土壤肥力,增强茶树抗病虫害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碳排放。今年3月,习总到武夷山考察,廖红教授这项技术的使用,得到了总的点赞。

  福建农林大学派驻南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廖红:总就很开心,他(对茶农)说其实你们已经脱贫了,现在其实重点不是脱贫,是要振兴。而乡村振兴需要什么了,真的是(需要)科技人员,带着高科技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有通过这样把高科技的技术写在大地上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22年科技的助力,让武夷山的茶农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这一片片茶园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下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南平,每十个人就有一人从事竹产业。22年来,3000多名科技特派员彻底改变了竹产业的格局。从种植加工到旅游开发,高端产品电极炭甚至用到了高铁的新能源设备上,科技的力量让一根翠竹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如今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更加创新、灵活。鼓励科技特派员创立企业,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刘端华和他的团队,近些年研发的50多个水稻品种,带动了4000多农户,年增收2000多万元。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 刘端华:科技特派员制度首先为科技人员打开了一扇窗口,直接地面向市场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激发他的创新活力。这块为农民的增产增收也带来了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效益。杨得志炮轰南阳

  在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打造成为以全国高端专家为依托、以下派干部为主体、以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宝塔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上升为全国推广的创新经验。

  南平市委 林文斌:20多年来,我们累计选派1.39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这次总到南平考察再次我们,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加以完善、巩固、。我们一定牢记总嘱托,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努力走出一条以创新为支撑的乡村振兴之。

  

关键词:科技论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