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危机——这近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传统英语专业教材基本是以“习题集”的模式编写,常见的情况就是一篇两页的课文,配上几十页的练习——课文只是为习题服务,而大量词汇、语法习题才是重心。这些比重很小的课文中很多也只是低质量、非经典、无出处的文章,缺乏经典性;而这是一个英语专业学生四年内在教材中阅读的全部——从输入上来说,这是有很大缺陷的。同时,英语专业的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之间也几乎没有异质性;倘若撕掉教材封面,几乎无法分辨是一本英语专业教材抑或是大学英语教材。“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在语言技能训练上的差别正在日益缩小”(张冲2003:8),教育目标与方法也鲜有本质区别,甚至某种程度上沿袭了中学的教学模式。当下中国高水平英语人才严重匮乏,大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有限、思维能力较弱、人文素养不足、专业知识缺乏;而国内公共场合英语翻译错误层出不穷、某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觉知度等等,也十分常见。可以说,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训练”的任务也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英语专业就业困难、多年被亮红灯,也就不难理解了。
正如Krashen的理论所指出的,外语教学“重点在于提供大量易于自然吸收的材料”(胡文仲2006:83),这也是英语专业教育亟需做的事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具有经典性的阅读内容,并基于这样的阅读开展教学。学时间极为有限,而媒体与网络资源极为丰富,课程教学应当体现经典型,“集中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甘阳2008:10)(少是相对而言,应明显多于现在“精读”教材的阅读量)。
经典阅读意味着,在有限的大学四年时间,使用最具有经典性的作品作为教学的重点、语言习得的材料。某种意义上而言,“伟大的作品”其实最简单,是“任何人都能读的书”。可以说,这些就是最好的、最美的英语。
通过细读伟大著作(GreatBooks),学生围绕英语所承载的“经史传统”(甘阳2006:59)展开批判性阅读、批判性研讨、批判性写作,基于“共同的阅读体验”(布斯2009:235)形成“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其间不断提升了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智性交流的能力,人格得以成长,成为真正的受教育的现代公民。以美国为例,诸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以及大量的文理学院都采取了这一教育模式并取得很大成功(徐贲2015)。
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教学法、英语国家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等是英语专业真正的学科内涵,而其中,英美文学教育是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的核心。文学教育直接促进语言能力培养、文化觉知度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情感智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英美文学(更确切地说应为“英语国家文学”抑或“英语文学”;本文暂且按惯例称之为“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尤其是重点英语专业区别于英语培训、区别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指标。海外主要高校的英语系很多都是文学系,文学课程占绝对主导,而这在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都十分普遍;国内则面临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中的边缘化。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学课程仅占英语专业课程的7%(蒋洪新2010:12),实际更是处于一种濒危地位(虞建华2010:15)。英语专业扬弃补习班模式、回归以经典阅读为核心,文学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重点;呼唤文学教育重归英语专业教育的核心地位,是英语专业摆脱危机、回归本质的需要。
当下英语专业一方面是文学课时间的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则是英美文学课成为“文学常识”课。文学往往通过“对象化”的过程,被约化为所谓“知识点”,教师往往只是讲授一些对文学的概括性结论,学生花最多时间精力阅读的不是经典文本,而是教师的提纲、幻灯片,以及背诵文学相关的“事实”甚至“观点”。如果说文学教育在本科阶段被弱化,在研究生阶段则往往陷入纯技术性的误区。近乎“套公式”式的使用几个西方舶来的二手的“理论”,沉迷于简单粗暴、缺乏美感的话语体系。大量真心热爱文学的学生远离英语专业,尤其是研究生阶段,以免爱好被破坏。出现了“爱文学就不要学文学”的悖论。
以上的共同特点皆是文学的对象化、文学课的非文学化,核心在于远离读者(学生)阅读经验。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学生)主体性的缺场,本质就是“人”的缺场,而这正是人文的反面。英美文学教育之关键在于树立阅读经验的核心地位。理想的文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思考、表达,将文学同时当作“情感的、道德的、智力的活动”(路易斯55),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去感受、去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他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张晓舸2005:71)。“对具体作品的体验”(路易斯151)带来的快乐是文学教育的关键,“阅读的艺术和激情”(布鲁姆12)是文学事业的基础,亦是文学教育的基础。这样的阅读经验也同时让学生深切体验英语语言的美。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弗洛姆看来,人类的生存方式有“存在”与“占有”;具体到学习与阅读方式,前者出于兴趣,积极、创造,因此“生气勃勃”(弗洛姆331),后者忙于被动记录、应付考试、把知识塞进脑子,没有创新,不加思考,是被动的学习方式,没有学会交流、怀疑、反思。英美文学教育中关键是避免后者、追求前者。
理想的、人文的文学教育,其模式简述如下: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动交流关系,而教师是以更有经验的读者出现;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的器皿转向阅读主体、学习主体,对待文本从“外在判断”走向“参与”(布莱1994:8);每一个学生以及教师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通过阅读各自与文本发生个体的关系,形成独一无二的阅读经验;教学过程即为每一个学生以及教师阅读经验的分享,而作为更有经验读者的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促动者。
文学经典的阅读,可推广至各种类型的人文经典著作。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英语专业教育,一方面通过高质量输入,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让英语技能的问题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则“通过通识教育让人的思想更自由、心灵更高贵”(刘易斯2012:49-50)。以经典作品作为阅读(以及听力)材料,使得学生获得了最好的英语输入;同时,基于经典阅读的课堂讨论、演讲、辩论、撰写论文等,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出,这也符合了Swain的“输出假设”(金利民2010:179)。这一过程所带来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即使从功利的角度依然是具有竞争力的。
或许更重要的是,这种作为人文教育的英语专业教育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健全人格以及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判断能力、感受能力”(虞建华2010:15),完成了“人的心智解放和成长”(徐贲2015:3),而这乃是大学教育应有之义。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016年第2期,本文有删减。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二十一世纪英文教育”所转载、摘编的文章部分来源于互联网(抱歉有些无法找到文章作者),不代表本刊观点。我们只为了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与商业利益无关。如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