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聚焦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与地理

※发布时间:2021-4-15 21:53:2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美女护士也疯狂(记者吴楠 通讯员王怡静)近日,“当代外国文学的生态文明与地理书写”专题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与会学者从人文社科角度探讨当代外国文学所表征的人与河流、人与地理、人与自然等关系,以挖掘文学内蕴如何应对挑战和生态危机及其涵盖的思想特征。《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金才表示,当代外国文学地理书写中隐喻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领域。此次专题研讨会是《当代外国文学》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校科研机构,联络一线科研人员,不断凝练学术方向,整合和培育前沿学术命题,提升期刊学术内涵,实现开门办刊的重要举措。”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及研究院的嘉宾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发言,同时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金莉、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守仁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也受邀担任嘉宾主持。本次专题研讨会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生态文学及地理书写建立在现代性的基础上,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改变了以往的文学观和文学看世界的方式。心系大地,满载人文情怀,是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们的时代。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以歌德笔下的人物浮士德“填海造田”的宏愿为切入点,梳理了世界主要河流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在后疫情时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了强烈的生态。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田俊武探讨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海明威及加里·伯尔森等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与河流的关系,立足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进一步了生态地理书写与国家意义间的内涵,深刻阐释了河流和海洋与美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联与互动,进而探讨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邱小轻从新物质主义视角对瑞克·巴斯的《熊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作品中大量拟人与拟物手法的应用,展现了小说对自然本位的确认,对“去人类中心化”思想的表达和强烈的环保。

  正如金莉所点评的,几位专家的发言有巨大的时间和地理跨度,集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为深刻反思社会自工业以来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力图在恢复自然主体性的同时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土壤。

  自大航海时代到英国工业,再到后来的全球殖民时代,中心主义给亚非拉等落后国家及以美洲印第安人为代表的弱势族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异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卓探讨了“自然书写”在当代美国本土印第安人的诗歌中被赋予的“叛逆”性格,成为透视印第安人与主流话语群体关系内涵以及印第安人与城市化进程的一面镜子。与美国白人文学家笔下的印第安人都向往皈依自然的刻板印象不同,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表现了强烈的融入城市生活、融入现代化进程的冲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罗良功聚焦美国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诗歌中的“反”自然书写,对其书写自然的动机与意义进行了深刻思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振武以英国作家康拉德和奈保尔的作品《河湾》和《的心》中的河流书写为参照,利用刚果河被殖民前后的今昔对比,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看待欧洲殖民活动及非洲文化的视角。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英通过研究安妮·普鲁的作品对地方与全球的辩证关系,提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接纳外部世界并与外部世界积极交流,但同时又立足于地方性保有自身的主体性于地方而言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

  吴笛在其点评中指出,几位专家的研究将自然书写上升到了国家的重大利益高度,和习总提出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的观点相呼应。王守仁总结道,几位专家的发言立足不同的研究文本,探讨生态、地理书写在特定族群、特定地域的语境中被赋予的独特功能与属性,在全球化视阈下,为个体及地方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展现了文学空间研究的创造力和发展前景。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方英立足罗伯特·塔利的理论研究,对人类状况的“处所意识”的追问,通过具有空间意识的阅读,构成了对作家创作的“文学绘图”的补充。方英通过对塔利地理的分析探讨,从存在主义、诗学和文学三个维度了空间理论作为一种不连续的发散体系在实践中的适用性。曾艳兵认为,塔利的空间理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值得大家认真研读。

  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陈榕聚焦美国生态哥特小说,着重分析纳撒尼尔·霍桑、夏洛特·吉尔曼、安妮·普鲁等作家笔下的毒花、幽灵树、食人植物等的想象,讨论传统植物叙事的哥特式小说叙事所传达的对人与植物的同伴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纠缠共生关系。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蔡斌探讨了《交错纵横的世界》这一作品中独特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分析了作品中“自然”与“非自然”的叙事方式,借助作品中勾勒出的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描摹与展现,进一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内涵。正如曾艳兵所评论的,蔡斌的报告具有非常清晰的理论脉络,清晰地呈现了史密斯小说叙事的“非自然因素”令听众们都有想去一睹作品风采的冲动。

  在以文学为本位的前提下,打破历来文学评论研究偏重时间思维的惯性。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关照现实,构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学生境,为自然探索径,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镜鉴。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榕总结道:“2020年11月14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总强调了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要做好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为当代外国文学的生态文明与地理书写研究在不同维度上指明了方向,为长江文化传承提供了和异域经验。”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者们有必要审视文学中的生态文明与地理书写如何回应时代变迁、孕育新的话语机制。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探讨当代外国作家如何重塑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动形成有益的生态价值观无疑有助于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当代外国文学》主办,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河海大学社科处、河海大学长江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长江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承办。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榕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总主持人,十位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吸引了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的近千名学者、老师和学生在线旁听。

  

关键词:外国文学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