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学术丨2017年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部分:中世纪至20世纪初)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致力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涉及了东古今的诸多艺术问题。为了进一步展示本科生的研究,这里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简介向大家呈现出来,也欢迎大家的交流与。
《马内塞古抄本》是14世纪初由苏黎世贵族马内塞家族收集编撰的哥特式泥金手抄本,收集了140首中古高地德语宫廷抒情诗,每首诗前有该诗人的画像插图。本文就其中的137张诗人画像插图进行主题和形式的分析,阐释该《马内塞古抄本》中以象征性的物体、教的图式、平面装饰性的几何线性绘画语言和真正指明作者身份的骑士纹章构成的一套表现骑士形象的形式符号语言,并反思哥特式手抄本人像的特征。
阿维尼翁教内的雄鹿室壁画描绘了林中狩猎,捕鸟等场景,是欧洲14世纪象征风景画的重要例子,体现了中世纪人的自然观念。本文将从三个层次对雄鹿室壁画进行研究:首先,结合雄鹿室建造的特殊历史背景,分析壁画的主题、风格及其表现时间与空间的方式;其次,在分析教与的关系下的“自然观”的基础上,将壁画置于装饰整体中,讨论壁画与雄鹿室内其它装饰之间的关系,发现隐藏于此的“微型”;最后,阐明壁画中所呈现出两个层次的自然观。
“老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艺术史中表现该群体的作品不仅数量少,也大多具有负面倾向——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也是如此。而作品中描绘的老人形象,反映着社会对老人的普遍看法和接受程度。
本文试图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中出现的“老人”看作一种图像类型,以具体作品为例,/主题和性别视角对此类型图像进行解读。再将作品置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各种老人形象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国内学术界对于瓦萨里的研究长期聚焦于其《名人传》文本,而未能完整研究此人。本文则通过瓦萨里于1572年绘制的佛罗伦萨大天顶画《最后审判》,以及其为此工程作的“1572年草图”,来进一步讨论瓦萨里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思想。本文首先梳理了“最后审判”在中世纪时的图像志,及其背后的思想;之后,结合大《最后审判》天顶画的绘制背景,讨论其和但丁《神曲》以及教伦理学体系的关系;最后,将“1572年草图”与瓦萨里的《名人传》体系相结合,从而发现大天顶画图像谱系的来源。基于此,本文讨论了大天顶画的社会和艺术意义,以及瓦萨里的艺术家与艺术史家身份之间的关系。
易十四在位期间,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的扩建象征着法国古典主义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在这项浩大而漫长的工程中,镜厅[la galerie des glaces]的修造集中体现了易十四时代艺术创作的典型风格,其所蕴含的美学,亦对当时及后世的欧洲宫廷建筑与装饰影响极大。
本文试图在简要梳理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之基础上,对镜厅的天顶画、镜面装饰和建筑空间进行研究。文章借助17世纪的文学、戏剧作品和书信文献辨识图像志,梳理空间中的图像逻辑;尝试总结此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趣味和风格特征,分析艺术家勒布伦、订件人易十四、时代和社会观念等因素在风格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讨论易十四风格在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内存在的先例与主要思想来源。
弗里德里希是绘画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风景画以独特的孤寂冷清风格闻名和后世。1817年后,他的画中出现一些占主要地位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被表现为背影。细数这些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阔自然中的小型背影,多人中型背影的组合,以及位于画面中心的大型单人背影。他们分别反映出弗里德里希对自然、社会和这三个层面的认知。其中他对的认知与当时费希特的“”理论尤其吻合。弗里德里希各阶段描绘的背影作品表现出的不同的侧重,能够反映出他一生的内心变化轨迹。而这些形象之所以始终被描绘成背影,可能与他心底对神圣自然的一贯敬仰有关。
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绘画艺术伴随着经济的往来展开了交流。日本的艺术与文化带有东方的特色,在19世纪曾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收藏了大量浮世绘版画。从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受到了以浮世绘为代表的日本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莫奈油画作品题材、内容、形式、装饰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从而展开对东文化进一步交流和合作的新思考。
本文借用拓扑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交互型行为艺术中的交互行为可能具有的特点与价值。在讨论中笔者借用了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的建构性分析、纯例以及行为公式(B=f(PE))这三个原理,尝试建立关于行为艺术中的交互行为的研究模式,并且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交互行为具有浓缩历史与超越自身含义的特点,加之,交互行为还具有立体调动观众心理的功能,于是使交互型行为艺术在观众体验的角度上升到了新的思维层次。
至上主义抛弃客观,从纯艺术的感觉看待生活以达到未被遮蔽的艺术本质,在这种激进地想要摒弃过去的情感下,马列维奇割裂了新世界的历史继承性。虽然马列维奇强调非客观世界的至上性,但他提出了对社会的要求,要为艺术家创造多文化的。“非客观世界”理论和至上主义的形成发展离不开物质世界,因此在他意图完全摆脱物质性时,这个世界必然崩塌,这正客观世界建构与消解的过程。
用弗洛伊德的分析学说来阐释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既有助于观者深入地理解超现实绘画,又能够推进对其美学意义的深入研究。首先,本文以释梦理论为基点,详细解析“偏执派”代表画家马格利特的多幅作品,他细致刻画生活中的常见物,用写实的方式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组织在一起,于荒诞中寻找真理。其次,文中将引入意识分域论来解释米罗的灵感来源以及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遵循“心理自动化”创作方式的米罗,强调无意识的自动创作,他常常用密布的色块与几何图形来表达内心的强烈感受,在繁复中蕴含秩序。通过分析理论的应用,使之形成一个动态系统,也为更好的理解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作抛砖引玉之用。
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作为20世纪法国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的思想建立在法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并充分吸收了当时盛行的分析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他的想象理论在如今的文艺研究中仍具有丰富的价值与内涵。本文从巴什拉理论中的想象概念出发,将其划分为物质元素想象与现象学想象两个阶段,试图向读者呈现一个对其较为清晰的理解;其次,结合巴什拉对部分艺术作品的评论,讨论其想象理论在视觉艺术运用中的新视角,以此进一步探索在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希望在梳理阐述巴什拉想象理论的同时,可以为今后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一些方上的与思考。
本文围绕培根的早、中、晚三个阶段创作的四幅像三联画,探讨像的发展变化与其反映出来的作者思想。三个阶段的像作品的创作反映了培根个人风格的建立与打破的过程,早期和中期像是建立风格的过程,晚期像作品则放弃了表现“的真实”转而表现“形象的真实”,这种端倪从他晚期个人思想和风格的改变中可以看出,集中体现在像作品中。像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成熟与创作思想的变化。
契里柯是一位在现代美术史上留名却很少为人所提及的意大利画家,目前在中国关于他的研究也极少,出于对契里柯艺术的热爱,经由多方搜集文献资料,笔者尝试以中文勾勒这位伟大画家的一生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形成此文。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契里柯的人生轨迹和个人艺术发展史;第二部分以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契里柯“形而上”时期作品;第三部分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由于目前世界上研究契里柯的各类文献没有中译本,中文世界也几乎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所以笔者以搜集到的英文资料为主,以“史实译介+观点整合”的方式书写本文,力求覆盖面广而重点突出。
人体摄影紧随摄影术的发明,初作为绘画的素材工具后与绘画并列为的艺术形式进而与绘画相互影响。人体摄影主要展示的是人体美,却因太过真实而引发。简·索德克是捷克的国宝级艺术家,他命途多舛却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从现实到浪漫,用黑白相机在逼仄的地下室拍活中人类的戏剧性活动,再为其手工着色,以绚丽、神秘的颜色和夸张化的现实情节冲淡的表皮。本文通过梳理世界人体摄影发展的简要脉络,从索德克的生活经历出发,结合捷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并尝试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探析其艺术风格成因的多种要素,总结这位的民族摄影家所带来的艺术价值和。
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对艺术进行分析,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以视知觉分析绘画艺术所涉及的个案极多,但很少有人对这些个案进行具体解析。从视知觉原理出发探析阿恩海姆的分析逻辑,以美术史的角度论述并加以对照,却发现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应用于绘画艺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应用于绘画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借鉴的,同时也不能被僵硬化,结合理论和具体案例分析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问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