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7-10-24 14:12: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安娜卡列尼娜 娜拉 艺术形象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结业论文[比较文学结业论文][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人格][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学号:] [姓名: [班级: ] [指导教师:] ]-1- 延边大学比较文学结业论文摘要:《玩偶之家》的娜拉一直以来是妇女与解放的代名词,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安 娜·卡列尼娜》的安娜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一个出走后的娜拉。 文章侧重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剖析当时的与人性,进而结合其 他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妇女解放的根本径,阐明对的女性而言,不在于 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人格。关键词:出走;形象;社会阶级;人格; ;形象分析1“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 19 世纪 70 年代,主人娜出身于一 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 岁时,姑母做主把她嫁给了大她 20 岁的省长卡 列宁。这时的安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只是尽着别人告诉她的应尽的妻子职责,维 持着夫妻名分。表面上看这个家庭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楷模,实际上卡列宁压抑着她身 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安娜履行了教育儿子、爱护丈夫、参加必要的家庭社交的义务, 但是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妻子应该得到的爱与温馨。在这个表面上高贵体面的家庭里, 安娜长期着无爱的苦痛和上的压抑。在这种无爱婚姻中,女性只是以男人的物 件身份于世,不具有和男性一样的、平等。 不甘心永远被这种无爱婚姻的安娜,走出了家庭,也与此同时她了自己的 家庭、自己在上流社会的地位、自己的人格。然而,与安娜毫无保留地付出不同的 是,渥伦斯基对待安娜的态度却没有那么。他对安娜是有所保留的,他可以与 社会一时的对立,但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对不可能维持长久。因而,当上流社会让他在地 位和安娜之间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名誉。安娜搏尽人生所有换来的 爱情竟成了取她性命的“”。她用生命的代价来惩罚渥伦斯基,但实际上, 她惩罚的只有她自己。 安娜是一个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 和社会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作者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的女人。 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安娜还-2- 是少女的时候,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大 20 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过于理 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 善良、富有、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 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和生命意识被唤 醒了。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命的热切向往之情。 安娜最初的内心冲突,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狂热渴望,来自于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 关系的追求,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的厌恶。她的不同凡响,首 先在于她不于她认为不合理的,勇敢地追求和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对渥伦 斯基的爱激起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藏在心底的被压抑的东西驱动 着她。她不愿意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2“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 个人”娜拉是个中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 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热爱生活,她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为了 他们的幸福,她不惜自己。她为了给丈夫治病的债务而又不让丈夫发觉,费尽 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夜晚偷偷领些抄写工作来干。她同情那些不幸的人。她相信海 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自己的生命的诺言。可是,事实最终使她过 来,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和的人,她幻想出现的所谓奇迹并没有出现。当海 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还有别的同样的责 任”,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 —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玩偶之家》了资产阶级在、法律、教、教育和家庭关系上的,揭 露了在“幸福”、“美满”等表面现象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并提出了妇女解 放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书,是一篇妇 女解放的宣言书。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通过层层剥笋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分析人 物心理,展示人物性格。第一幕开始时,娜拉给观众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 的家庭主妇。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丈夫而的往事,使观众立即感到 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自己的名誉。 随着同海尔茂、柯洛克斯泰的谈话,娜拉的性格和思想层层出来,一个头脑、 渴望、愿理而奋斗的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剧中的次 要人物林丹太太同娜拉一样。她自食其力,富有。为了生病的母亲和-3- 延边大学比较文学结业论文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 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寻找工作到处奔 波。易卜生笔下的这两位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显示出易卜生 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娜拉走出家庭,她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 人。”1879 年《玩偶之家》首演之后,娜拉离家出走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 “娜拉走 后怎样?她将怎样生活下去?是还是回来?有没有其他解决途径?如此之类的问题不一 而足” 。后来也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的中国知识,由此成为世界妇女解放的宣 言书。女性要摆脱生活中固定地发挥妻子、母亲的社交功能,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意愿, 走到社会中,积极争取自己的,而不是男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玩偶。女性不再 是爱情生活的奴仆,而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者。正如舒婷《致橡树》中所说:“我必 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里。”娜拉的出走不是为了寻找爱情,而是要寻找作为一个女人的性。她告诉人们, 妇女的人格高于妇女所珍惜的爱情。她所否定的已经不是建立在浮华的无爱家庭, 而是对传统的夫权思想的否定。3 娜拉与安娜对比娜拉和安娜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是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同样是在婚姻家庭 中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样是反叛社会对于女性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3.1 身份、地位娜拉和安娜两人在作品中都是以一个婚姻家庭中的妻子形象出现的,她们都出生于 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也具备做母亲和妻子的幸福。 娜拉是一个好母亲,她可以和她的孩子们疯玩,而不顾及到一个母亲的严肃性。在 送走了林丹太太后,孩子们回来了,娜拉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还居 然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在圣诞节前夜出去买东西,买的全是孩子们的礼物,还有佣人们 的礼物,给她自己什么都没买,唯一的就是那包偷着买的杏仁饼干。 安娜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的情况下,安娜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 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 开他一刻都不行。 安娜和别的夫人一同车,各自说着自己的儿子.象每个母亲一样,安娜-4- 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她发自内心地爱着谢辽沙,儿子也很爱她。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 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 她激动异常,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 离去。那时安娜已经离开了卡列宁及她曾经的家,可她仍没忘记儿子的生日,毅然地偷 偷地回家看望儿子,可见安娜是很爱自己的儿子。3.2 爱情两个作品中都围绕了“爱情”一词展开了丰富、详细的描写,分别写了娜拉、安娜 的感情生活,描写了她们的爱。 不同的是,两人的爱情本质不一样。 娜拉是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借债,又熬 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甚至不惜受人,也要将丈夫的病治好。可这 一切并没有丈夫,在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泥娃娃”,从未有过的人格之后, 对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娜拉最 终毅然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而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爱不是对丈夫的,她与丈夫之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亲情。 在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沉睡心底的爱的意识才被,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她开始勇敢追求,寻求那种从未有过的爱情,于是和家庭、和丈夫。但她错误的一 点是,她以为可以给她带来新生活的是渥伦斯基,是爱情,其实不是,只是将自己陷入 了另一场悲剧。最终,处在痛苦中的她只能以死来作为唯一。结论:娜拉、 安娜这两个女性都是资产阶级中具有叛逆的女性,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可是她们都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找到自己命运的出口。在她们 各自所处的时代,她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出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关。娜拉与安娜 在当时社会里,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家庭主妇,她们不可能像现在的女性一样自己工作赚 钱养活自己,她们只能在经济上依附于某一个男人,无论这个男人是谁,都注定了其从 属地位,注定了人格的难以保全。对于娜拉来说,她离开海尔茂,在那个时代,她 只能选择回来继续依附,或者依附他人,也就是。而安娜,不管是她丈夫还是渥伦 斯基,不管她所依附的人是不是爱她的还是她爱的,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5- 延边大学比较文学结业论文在于,她无法寻找到自己的人格,这一场悲剧是注定了的。对于女性来说,必须要 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可以支撑自己站立在地面上的东西,才能找到。参考文献:[1]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出版社. 1982. [2] 陈小波. 五四文学中后的“娜拉”意象[J].: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3). [3] 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 德维希?帕萨尔格. 易卜生传.:出版社. 1882. [5] 钟翔. 郭沫若对易卜生的接受——重读娜拉的答案[M].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8. [6] 梅启波. 易卜生戏剧在中国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从“娜拉事件”谈起 [M].武汉:文艺理论与.2009. [7] 舒婷.诗刊[M].上海:上海出版社. 1979. [8]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文艺会刊.1924.恩 [9] 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东京:天义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08(25). [10] 叶松青.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6(68). [11] 崔玲. 王国的新女性[J].安徽:皖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6). [12] 张华新. 从原型安娜与娜拉[J].延安:延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 (30). [13] 李林. 对安娜形象的在思考[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50). [14] 陈红星. 安娜·卡列尼娜之安娜新评[M].:现代语文. 2009. [15] 杨丽. 安娜形象分析[J].:师范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6-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