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是人类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汉文化向我国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东向,使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最终形成东亚汉文化圈。
汉文化是人类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汉文化向我国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东向,使这一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最终形成东亚汉文化圈。历史上,我国东北地区每一次的社会变迁和转型,莫不与汉文化东传息息相关。
首先,汉文化东传与古代东北社会变迁,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东传为因,变迁为果。虽然如此,但二者并非不分主次。通过研究汉文化东传,我们可以全面探析古代东北地区社会变迁,加深对古代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认识,既总结出汉文化东传的历史事实和轨迹,又出古代东北地区社会变迁的动因和推手。这样,研究汉文化东传往往成为重点问题,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不会主动弱化社会变迁的研究,但有所区别是必要的选择。
其次,众所周知,引起社会变迁的动因有许多,虽然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但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不可低估,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或场景下,所起作用可能还要大于文化的作用,诸如、竞争、经济发展、人口、冲突、等因素。在我国东北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促使社会变迁的动因除了文化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但我们的研究是从文化东传的角度切入,所以对这些因素就不作与汉文化东传等量齐观的论述了。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中不能故意拔高汉文化的先进性,也不应过分渲染汉文化在东北社会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要对东北地区固有的文化给予应有的评价。夏商周三代及其以后,汉文化以空前的繁荣和强势,对中原以外周边诸民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汉文化巨大的外溢力和穿透力,深度影响华夏之外的边裔民族。东北地区的情况同样如此。他们推崇汉文化,尊奉等思想,借鉴和复制中原的典章制度,因而迅速壮大,东北社会亦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东北地区固有文化也同样精彩,不容低估。如渔猎和游牧民族强悍的性格、尚武的、豪迈的气节,以及渤海国的五京制、辽朝的南北面官制、金朝的猛安谋克制、清朝的八旗制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制度和文化,既有边裔民族的烙印,也是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从来都是双向的,古代东北地区文化同样也影响了中原地区,只是影响的力度和时间不能与汉文化东传的影响相提并论。
通过对汉文化东传的研究,古代东北社会由此引发的社会变迁,是我们的研究目的之所在。因此,首先应致力于论述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汉文化向东北地区的史实,在此基础上,适当阐释地和人群的具体历史条件及特定的社会生态和社会发展水平。
其次,我们应在论述汉文化东传史证充分的条件下,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探讨古代东北地区受其影响所发生的社会变迁。作为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问题之一,只有把东北地区种种变迁现象置于历史的脉络中,才能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出汉文化影响下的变迁趋势,阐明特定时空内某一民族、某一社会或某一变迁的全过程。把握住了断代变迁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明确和总结出古代东北地区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至于具体的阐释,我们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各民族及对待汉文化的态度;二是接受的程度及取舍;三是影响的方式及作用;四是社会变迁的;五是是否形成了新的融合文化。
再次,我们应以民族平等和科学研究历史事实。民族平等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学术研究和讨论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历史上历代中央王朝对东北地区有效和管理、中原及汉族与东北及少数民族友好合作关系,以及汉文化在东北地区无障碍之外的事实性,并通过这些研判那些曾经在和管理期间发生过的、歧视、纷争等历史事件,尽可能在还原历史中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和判断,深入分析其背后复杂的原因,为我们提供历史借鉴。研究汉文化东传时,必须对其给予关注,并进行客观论述。
最后,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方。从先秦史官的“秉笔直书”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实事求是在我国历史记述和历史研究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事实,研究考察这些历史事实,显然脱离不开我们现有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法,但无论如何都不能、也因此而改变历史、改变事实,更不应为前人的行为和活动而担负任何历史的和现实的责任。历史可以总结,但不容。汉文化东传促使东北社会发生变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的目的仅在于,还原史实,找出特征,总结规律,为当代东北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汉文化东传与古代东北社会变迁看成一个整体性问题,双方是存在逻辑关系的。尽管阐释时有轻重之别,但却不可以分开来讨论。因为倘若我们分开来讨论,可能会造成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必将无助于对汉文化东传历史事实和历史影响的全面认识。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