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到“国际肝胆胰外科技术改进与创新的领导者”陈孝平院士,再到今天成功当选的马丁院士。虽他们的研究领域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LOGO,那就是
针对医科发展特点,学校在布局医科发展时就在平台搭建上下了功夫。“以平台促发展,用平台求创新,以创新再设新平台”的一条良性循环链随着医科的不断充实发展,逐步形成。在此循环链的基础上,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通不断加强,而创新也在此过程中酝酿、发芽。
马丁院士作为湖北省的医学领军人才,2014年底带领妇产科成功申报成立国家妇科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正牵头整合妇科领域的各级临床资源,搭建妇产疾病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并致力于形成我国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到应用推广的协同创新网络。
基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孝平院士从理论到实践首创了亲属间辅助性部分活体肝移植。与此同时,他首先提出了可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手术治疗等,一系列的原创技术让我国在肝移植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学校医科“面向需求、主动服务、抓大促新、交叉集聚”,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推进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健康的对接,布局和启动了生物医药、脑科学、健康大数据、医学等一批重点建设方向,在神经系统性重大疾病、临床肿瘤、生物医药、传染病、外科与、医学等若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形成优势和特色。
肿瘤与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研究创新引智、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越来越多平台的建立不仅了医科发展一次次进步,同时又为新的研究领域铺设了道。
目前,医科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共建科研平台,1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不断汇聚人才,产生了许多极具影响力的。
57.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际医学中心,再次体现了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健康、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的决心。该中心将以高端医疗仪器设备为支柱,以医工医理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及临床应用为特色,融医工医理国际精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为一体。在国际医学中心,除了布局医学仪器与装备、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等重大研究项目,学校还将打造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产业化支撑能力,孵化健康产业新业态。
作为基础医学院院长,“千人计划”入选者鲁友明从2013年起,每年都会给在《科学》《自然》等期刊发文的华人学者发邮件,诚挚邀请他们加盟我校。而通过这种“笨”方法,该院引进了26位高层次人才,其中有8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已经来校工作。
为了让医科人才的研究视野更具国际化,同济医院针对一年以上长期项目设立“国际交流基金”,资助中青年赴国际排名前一百的大学、医院、研究机构从事科研、临床。回国后再提供“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人才回国后能够有效衔接研究项目。
这些只是学校同济医学院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一个个缩影。在学校领导看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是关键性。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引育并举,努力为各类人才搭建舞台。一批批高层次人才都汇聚在华中大这块“磁石”,不断为国内外医科发展创造着华中大贡献。
思想上高度重视、机制上灵活创新、行动上积极引导、体制上完善保障。经过多年的人才引进经验,医科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华中大经验”。
从2012年至今,同济医学院新当选院士2人;新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人、“青年千人” 18人;新增“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新增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优青” 9人。在创新团队建设中,2007年以来,同济医学院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5个,其中宁琴教授和邬堂春教授的团队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获得滚动支持。
以他们为中坚的医科教师队伍,在学术上不断追求卓越,在积极互动中与学院共生共荣,这又进一步支撑了医科人才培养。以大师力量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医科科研队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和享誉中外的巨擘。
马丁教授于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在“十二五”期,我校医科共获得国家三大7项,其中牵头5项。
丰硕的取得需要丰润的土壤。学校历来重视创新发展,21世纪以来,同济医学院面向国际医学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健康事业发展需求、面向人类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方法,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临床肿瘤、生物医药、重大传染病、外科与、预防医学、医学影像”等若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特色,重大医学科研不断涌现,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十年,我校医学院获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13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近2400项(2014—2016,连续三年获批项目超过300项),排名稳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发表SCI论文7400余篇,2014-2016年,以同济医学院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0)发表高水平论文38篇。
这一系列的项的取得离不开医科科研人员的创新探索,离不开医学院科研的优越,更离不开的是学校对医科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医科发展道上,华中大探索了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新模式。
9个学科进入ESI国际科学排名前1%(2017年最新数据);5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前十,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更是排名第一。医学院在积极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从未忘记培养中国优秀医科人才的总体人才方略。“优势学科实现领跑、其他学科稳步跟进”的发展模式让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与协同性,为优秀医科学子们打造了最为优质的成长学习空间。
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的发展正逐渐展现出无限生机,工匠与现代科技在这里交汇碰撞,思想智慧与医学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从而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