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泼辣女老板
朱波教授团队找到肿瘤患者体内“熊孩子” 该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
恶性肿瘤PD-1/PD-L1抗体免疫治疗方法刚刚斩获今年的诺贝尔,但是目前只有20%至30%的患者有效,其背后原因尚不清楚。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主任朱波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在肿瘤患者血液中发现了一类“跑偏了”的红系前体细胞(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 ,EPC细胞),这一研究解释了抗体免疫治疗在部分肿瘤患者治疗中无效的原因。
恶性肿瘤PD-1/PD-L1抗体免疫治疗方法刚刚斩获今年的诺贝尔,但是目前只有20%至30%的患者有效,其背后原因尚不清楚。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主任朱波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在肿瘤患者血液中发现了一类“跑偏了”的红系前体细胞(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 ,EPC细胞),这一研究解释了抗体免疫治疗在部分肿瘤患者治疗中无效的原因。
朱波教授介绍,近年来,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PD-1/PD-L1抗体治疗肿瘤的有效率仅在20%至30%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肿瘤细胞可以不断演变逃避免疫识别;另一方面,肿瘤患者体内可以产生多种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因此,专家们想到除此之外,在肿瘤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其它免疫细胞呢?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朱波教授课题组与陆军军医大学免疫研究所叶丽林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李启靖教授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余佳教授团队等合作,在国际顶尖医学Nature Medicine 上在线发表了论文“Late-stage tumors induce anemia and immunosuppressive extramedullary 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s”。该研究在荷瘤小鼠脾脏、肝脏和外周血以及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一种新的EPCs来源的免疫细胞(CD45+CD71+TER119+, CD45+EPCs),而这群CD45+EPCs通过产生活性氧(ROS)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患者抗病毒/细菌以及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的下降。
正常EPC细胞本该分化成正常红细胞,但朱波教授团队发现的这类细胞,不但不能分化正常,造成肿瘤患者贫血,还产生了免疫作用,造成了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属于细胞中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总之,这项研究首次发现CD45+EPCs通过分泌ROSCD8+T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肿瘤免疫耐受形成及系统性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肿瘤免疫机制、提高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提供了新思。
朱波教授课题组现在正在进行更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在肿瘤患者体内“”这群细胞,解除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让更多的肿瘤患者能通过免疫治疗获得治愈。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