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戏曲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非遗研培计划柳琴戏音乐创作人才培训班(八)

※发布时间:2023-3-18 16:08:58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近日,作曲家、戏曲理论家,文化馆原馆长高鼎铸老师在中国非遗研培计划柳琴戏音乐创作人才培训班中,讲到戏曲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联系。高老师对分析论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创作实践必须以理论为依托,理论知识也必须通过实践来呈现。戏曲音乐的创作即戏曲作曲,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者不仅要熟练的掌握本剧种的传统唱腔音乐,把握本剧种的艺术风格,并且要掌握现代作曲技法,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予以发展创新。在课上高老师通过剧目举例来一一分析戏曲音乐创作的特点与难点,并对的阶段性作品基于指导。

  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社会矛盾,反应社会生活,这就形成了戏曲艺术“综合性”的特点。

  戏曲又是一种传统艺术,他是经过数代人口传心授,历经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磨练洗礼逐渐发展形成的,他的唱腔、伴奏乐器及伴奏方法、表演形式等都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这就形成了它的另一个特点——“程式性”。

  戏曲的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要求时间和空间要高度集中,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要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表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以通过场景和灯光的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这就形成了戏曲艺术“虚拟性”的特点。

  由于戏曲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通过师承关系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社会在变,人的审美观点在变,所以戏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了它一定的“可变性”特点。

  作为戏曲音乐创作者,在开始创作之前,认真阅读剧本常必要的,通过阅读剧本,在了解该剧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解决以下问题:

  戏曲音乐创作者不仅要懂剧本,更要懂舞台,了解舞台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在音乐创作中脑子里应该有较清晰的舞台感。

  唱腔是戏曲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一部戏唱腔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这一剧目的成败。在唱腔的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那么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呢?我们可以从唱腔音乐在戏曲中的功能和任务中找出答案。

  用一句话说就是“在凸显剧种风格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一手段,达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目的。”

  一个剧目音乐主题的创作,可以是新创作的,也可以是从其他音乐中选用的,如民歌、民族器乐、曲艺、歌曲等。无论是新创作的还是从其他音乐中选用的,都应该在旋律风格上与本剧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可塑性要强,要便于根据各种不同的情绪(或)进行各种变奏,以使其在全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的剧目可能需要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音乐主题,那么一定要处理好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有的是要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有的则可以将两个主题柔和在一起,做到分用有个性,连在一起很和谐。

  作曲家、戏曲理论家,文化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现为戏曲名家工作室特聘艺术家,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特聘专家,民族管弦乐协会艺术顾问。先后创作戏曲、歌舞剧、话剧、电视剧音乐近百部,发表创作歌曲50余首,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山东戏曲音乐概论》、《柳子戏音乐研究》分别获艺术科学优秀一等,《山东戏曲音乐概论》获全国戏曲论著一等,此外多篇论文和歌曲在全国和省级各类评中获论文和歌曲创作。担任常务副主编主持完成了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的编纂工作,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个人编纂。

  

关键词:艺术风格论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