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第三十八期理解未来上,“美丽化学”主创、“美丽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作了主题为“发现科学之美”的。他通过多个生动的案例,展示在感官和认知层面的科学之美,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在结束之后,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陵,以及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同梁琰老师一起围绕着科学之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互动交流。
正所谓,“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科学和艺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通过艺术的手段来科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而且我们身处一个流量社会之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关注科学、理解科学,进而对科学形成的认知和态度,让科学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科学文化的培育来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土壤,都有必要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或者说用艺术的手段来科学。
所谓“一图胜千言”,我们经常可以在著名学术期刊的封面上看到对科学的可视化表达,这既提升了科研的辨识度,又能够让受众直白地了解科研。但是,这种仍然拘泥于同行之间,而没有更广泛地扩展到普通之中,毕竟阅读科学文献的普通受众并不太多。如今,各种新形式日益繁荣,既有直播,音频,视频,也有VR、AR、MR。“科学咖啡馆”的策划人、发起人邱成利博士提出了“一屏胜千图”的论断,这也是对当前各种形式的总结,而如何借助更广泛的艺术形式来普及和科学是很多科学从业者一直探讨的问题。
可以说,科学在科学者的显微镜下、镜头下和笔下变得“妖娆”、“入世”且清新。比如梁琰老师通过各种视觉艺术的形式把科学进行了可视化,给受众以亲切感和“触摸”感,这让科学“活”了起来,也让艺术有了科学的“内容”;再比如,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用镜头捕捉广袤的精彩瞬间,既给带来了视觉的享受,也让我们惊诧于的神秘,思考人类自身在中的,进而展开更多的遐想。
当然,我们说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仅仅局限于通过艺术的手段来科学,还涉及到用科学来丰富艺术的形式,以及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最终在全社会形成拥抱科学文化的氛围与。比如,美国科学院有科学与艺术交融项目,其旨在向各类影视作品推荐科学家,协助创作剧本,增加艺术作品的科学性等等,并且取得了一些。比如《生活大爆炸》《寻骨识踪》《灵书妙探》《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等等,这些都是科学与某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也是把科学融入到大众文化中的有益尝试。正是这种结合,才让我们的世界有了更多积极的内涵,也让我们日常的消遣变得更加愉悦。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科学。再比如,卡拉比-丘流形既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科学内涵的体现。当然,这其中也会涉及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协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何从受众的视角来理解科学,等等。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真与美的结合必将有利于对科学和艺术的理解以及认知,也终将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的繁荣发展。
科学之美无处不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有着无限的空间与可能,用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科学,能够让科学更易于被所接受,让艺术作品更具有科学的内涵,也利于科学的普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