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言,包括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甚至犯罪等。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教育对于爱的缺失。笔者认为,育人无处不在,作为生物课教师,同样肩负着树人成材的重任。
首先,利用学科教学。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其心理行为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消除不健康的心理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时,让学生参加生态的活动,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引导学生处理与人的关系,消除嫉妒、焦虑的心理行为;在学习《人的生殖》时,利用母亲怀孕和分娩的不易、痛苦及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让他们理解父母,克服任性的心理行为;在学习《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节时,利用各类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引导学生“合理营养”的目的。
其次,更育。要转变观念重视心理教育,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实施方案,体现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把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和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指导学生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杜绝不良,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次,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与学生成为朋友,他们,减轻学生的心理及心理。如在学习《青春期》一节后,教师可根据青春期学生的特征,尽力排除他们的内心困惑,解除学生想向人倾诉又难以启齿的心理矛盾,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最后,利用与生物学有关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这个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有关的活动,以此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界地球日、植树节、世界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消除其不理行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