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文章内容

深度丨关于SCI论文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文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0-7-23 1:35:3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90后摸鸟门事件交汇点讯 23日,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运用的若干意见》。两部门联合集中发文,意味着什么?

  对于基础研究,摒弃“以刊评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不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

  完善学术同行评价。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和国内外专家评价评语代替专业判断,并遵守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

  在职称(职务)评聘中,学校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在人员聘用中,学校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

  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励金挂钩。不宜对院系和个人下达SCI论文相关指标的数量要求。

  不发布SCI论文相关指标、ESI指标的排行,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科研人员、学科和大学评价的标签。

  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的国际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

  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将管理和学术信誉差、商业利益至上的学术期刊,列入“”。

  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

  疫情发生期间,科研人员正加速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

  15日针对疫情期间,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引导科技人员科学家,勇挑重担,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应用到战胜疫情之中。

  其实不仅在此特殊时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直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是收纳了3300本科技期刊的数据库。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此后,学界、教育部门纷纷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委发文并不是否定SCI评判标准,否定SCI论文的价值,而是否定在大学评价、职称评聘、人才招聘,乃至学位授予方面“唯论文”“SCI至上”的现象,是对SCI狂热的一次“紧急刹车”。

  我们必须肯定,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由弱变强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SCI作为学界的“KPI”,存在先天的不足,在其被“神化”后更弊端凸显。毕业要数SCI,找工作要数SCI,评职称要数SCI,申请基金要数SCI……有的学者靠热点、甚至抄袭,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由于毕业、找工作、职称评聘等需要,不少“青椒”追求短平快的出文,而不做真正感兴趣,却需要长期投入的问题研究。

  不只是“发了什么”文章,而强调“做了什么”,此次两部委文件的出台,是对过去片面追求SCI行为的纠偏,也是回归科研本质之举。

  过于注重SCI各领域的国际期刊,还导致了另一个负面影响——中国科研圈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严重“重洋轻中”,被英文期刊所支配。

  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包括此次疫情相关的重要论文绝大多数都发表在了英文期刊上。很显然,这对我国的创新科技尽快被认定、是不利的。

  长期以往,更将学术思想固化在的框架与模式之下。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曾对表示,“大家不分领域地只想着发表SCI论文,被国外的评价指标牵着走,看不到国家的发展需求并研究解决问题,这常的,会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入。”陆大道院士也曾表示,以SCI为核心的论文挂帅,其客观结果是使我国的科学事业逐渐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方向。

  中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从科技大国科技强国,扭转“唯论文”“SCI至上”的倾向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国内一流大学多数已经在取消SCI励,比如曾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南京大学,如今其人才评价已经不再“唯论文”,更注重科研实效,不考核科学家文章写了多少,而是考核重大问题的解决程度。

  正如两部委文件中所出的重要信号,科研人员回归科学本身,回归科研本身。让科学研究回归发现真理,人民的初衷。

  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SCI至上”并不意味废除SCI,有学者提出,SCI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科研评价手段,应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不应矫枉过正。

  而“青椒”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如果不看SCI,将评判学者水平的交给谁?如何公平?破易立难,科研评价需有破有立,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SCI的量化评价后,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如何评价?按照文件,各学科的分类评估将成为主流,更为细致配套措施还应该跟上,需赋予学术群体以更大的,加强科学评估的专业化和精细化,阻且长,行则将至,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开端,必须从打破SCI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