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月19日,在会议上作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和质量。”5月27日发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义务教育法》第:“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此后“素质”一词就不断见于国家许多文件和中。
1987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式使用“素质教育”一词。此后,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就开展起来。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争论。学术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遗传素质,后天怎么能改变?后天一般称为“素养”。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是中性的,有好的素质、坏的素质,素质怎么教育?教育实际工作者,特别是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提出,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要取代教育方针?特别是1993年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更感到困惑,他们说,难道我们过去的工作都错了,现在要转轨了?不能理解。有些教师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考试就有应试,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
对此,我当时也很困惑。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央多个文件中都提到提高国民素质,“素质”一词,需要另行界定,这个问题下面再谈。至于素质教育,我认为当时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来的。可以育的目的论来理解,即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就是“应试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十年间我国教育遭受到性的。“”以后,随着国家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我国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青年求学的热情更加高涨。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招生27.3万人,但报考的青年达570万人。当然,这是由于积聚了10年未能得到上学机会的青年所爆发出来的求学热情。但是随后几年,一直存在着升学的激烈竞争。尽管80年代初高中经过调整毕业生大幅度减少,高等学校招生逐步扩大,但是高中毕业生能够考上高等学校的比例仍然很低。高考的竞争直接造成中小学的激烈竞争。
1983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试行草案)。文件要求学校不能只抓升学,忽视对劳动后备军的培养;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抓少数,忽视多数;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只抓高中,忽视初中。但文件发出以后,效果甚微。
1993年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其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
1994年8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首次在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4月12日,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是教育内容主要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是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
自1995年起,时任国家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的柳斌连续撰文,五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把素质教育的讨论推向新的。
从以上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来看,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而提出来的。
许多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提出“素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同时,人们口头上也常常讲“那个人素质真低”,等等。“素质”一词已约定俗成变为人们的口头禅。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它在生理学、心理学原来的界定之中,需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2006年发布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对素质的概念做出了一个新的界定:“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这就突破了心理学的解释。我觉得这个界定是科学的,符合我国现在通行的术语。语言本身是发展的,科学概念也是发展的。过去我们把生理心理遗传要素称为素质,后天获得的叫素养。现在把它们合而为一,把在天赋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和教育影响而获得的品质叫素质。我想也是符合科学的。更何况广大群众已把素质作为口头禅,广泛应用,已经约定俗成。现在没有必要再重新去争论它,造成新的混乱。
素质教育的提出还有第二个历史背景和重要缘由,就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出发提出素质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素质教育一词未见正式文件,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央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才。”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教育浪潮。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发表以后,许多学校都以此为指针,进行教育。因此,各种教育实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有北师一附小、上海师范附小等七所学校开展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开展的成功教育,南通师范附小李的情境教育,武汉江岸区的和谐教育等。这些教育实验都是为了寻求提高学生素质,探索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最佳教育模式。
提出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有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要求,但总体上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国际教育发展的形势也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很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势在必行》的报告,不仅了美国,也了世界。在十年代都出台了各种教育方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经过30年来的激烈争论和研讨,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认识,但大体上得到某些共识。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是什么关系?其实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实际偏离了教育方针的方向,所以才提出素质教育。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旨,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为素质教育下了明确的定义,为20多年来的素质教育的讨论作了科学的总结。
素质教育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处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一种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有了正确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会创造出许多方法,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规划纲要》又把素质教育提到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说明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全面发展,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素质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贯穿到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来,虽然遇到各种阻力,可谓步履维艰,但基层第一线的许多学校都厉行,探索前行,创造出丰富的新鲜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付出了不懈努力。
(1)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许多地方明令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各种不必要的测验和假期补课等,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