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航天今年预计实施百次发射任务江西发现恐龙新属种 国内一周科技导读

※发布时间:2024-3-4 15:00:50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2月29日,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等宣布,在江西会昌县发现晚白垩世早期的甲龙亚科新种标本,并将其命名为英良达泰龙,取“通达、安泰”之意。达泰龙的发现是对晚白垩世早期甲龙亚科化石记录的重要补充。

  该由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联合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共同完成,并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脊椎动物解剖学·形态学·古生物学》上发表。

  我国将在南极钻探一个冰下湖,正在开展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内陆考察队员已成功进行实地探。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姜苏介绍,这个冰下湖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深埋在冰盖下方超过3600米,距离中国南极泰山站120千米。2022年,我国正式将这个形似“麒麟静卧”的冰下湖命名为“麒麟冰下湖”,现已被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收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团队制备出具有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材料,展现了3D打印材料作为结构承力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于2月29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张哲峰表示,这项研究更新了人们以往对3D打印材料疲劳性能不高的固有认识,出3D打印技术在抗疲劳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展现3D打印材料作为结构承力件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从电解液的特性着手,锂离子电池的快充难题有了新突破。2月29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论文。科研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在室温下快速充放电。

  26日,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其中显示,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

  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0次飞行。

  目前,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已完成详细设计出图、生产设计建模等工作,将于今年4月中旬入坞开始连续搭载,2025年5月初实现第一次起浮,2026年3月底出坞,当年6月开始试航,2026年年底之前命名交付。目前,该船的详细设计出图、生产设计建模及模型平衡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重点开展背景模型、舾装安装顺序(DOP)、厨房及洗衣间烟道等专项平衡,并开展重点区域模型复查,计划于今年5月实现全船技术状态的基本固化。

  2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海上安装作业全部完成,标志着我国南部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然气田生产集群顺利建成。“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储量从1000亿立方米提升至1500亿立方米,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

  日前,由华为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已完成5.5G全部功能测试以及技术性能测试。5.5G,也称5G-A,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5G而言,5.5G在连接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方面有十倍左右的能力提升,还有望实现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

  湖北省市郧西县坎子山地区日前发现新的生物化石资源。通过对比国内外植物化石组合与对区域地层进行调查核实,地质专家确认这是石炭纪早期植物化石群,形成时间距今大约3.4至3.2亿年。这一发现对推动石炭纪地层古生物研究有重大意义。

  2月22日,教育部人事司在电子科技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曹萍同志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胡俊同志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

  2月24日,河海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受教育部人事司委托,校党委唐洪武同志了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的任免决定:陆国宾同志任河海大学党委副,陈达、沈扬同志任河海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决策咨询。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关键词:科技论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