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有些报道,中国科研人员在向国际学术期刊中,出现有学术不端,甚至是已发表的论文中,存在种种问题,就三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报道客观吗?依据是?
我相信这个问题与最近《科学》发表的一篇题为“Chinas Publication Bazaar”的文章相关。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将一些问题推到了的前沿。实际上在这篇文章的构思过程中我应邀接受了采访,对于其报道的内容我颇感。
在中国,能够在中发表文章所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因此一些公司和科研人员会选择一种不的欺诈方式来实现发表的目标,这令人遗憾却又不足为怪。与使用正规的作者服务相比,这种行为的普遍性我尚不清楚,但着实令人担忧。
有许多正规的编辑公司都可以提供有用且符合标准的服务。然而,有时作者很难分辨哪些公司信誉良好(比如理文编辑即Edanz,AJE和意得辑),哪些公司违反职业操守。一旦某个公司承诺可以发表,对于作者而言就是一个信号。
理文编辑将责无旁贷地遵守出版伦理规范并对作者尽到告知义务,特别是涉及到署名和抄袭的情况。公司制定有相关准则,编辑可以据此处理不端行为。训练有素的客服人员会明确告知作者理文编辑不发表。
我们在学术界和出版界都常常和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进行交流,从他们那里获得的第一手信息是其实这些问题和学术不端行为界各个国家的学者中都存在。为什么现在国际上对中国这方面存在焦点?原因在于来自中国的数量实在非常巨大!这样大的基数势必造成数量上的一个直观的冲击,即便中国存在学术不端的比例和其他国家一样,但单纯从数量上来讲就已经给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印象。
存在一个广泛的模糊认识,就是,比起本土研究人员,在非本土研究人员中更有可能存在科研方面的不端行为。一般给予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国外文化的熏陶,他们拥有不了和本土研究人员一样的忠诚度。此外,一旦他们获得了学位之后,他们可以返回到自己国家,这样他们的不端行为就不会被发现。两个理由看起来似乎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第二个,因为现今互联网可以轻松地检查研究员的记录,无论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暂时还没有任何统计支持的本土研究人员和非本土研究人员在科研不端行为上的差异。我们发现,在信任度上,他们是对等的。
2、不可否认,刚接触科研的研究人员,或许也有一些从业多年的研究人员在向国际期刊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一些普遍的问题,您可不可以给我们总结一下有哪些方面?哪些类别?请举几个实例,给我们分析解读。
从与中国和其他国家作者接触的经验来看,年轻的科研人员从撰写到的整个过程都会遇到困难,这显而易见。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类撰写和编辑阶段的问题,以及和审稿阶段的问题。
首先,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作者来说,能够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表达方式写作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然而,即便是在开始撰写之前,将科研内容和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也绝非易事。据我们所知,作者需要先将自己的想法列成一个提纲,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始写作。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少有作者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缺少了这一写作的根基,想要写好文章将更为。
这些问题并非仅出现在中国作者当中。刚接触科研或从业多年的研究人员都会遇到此类问题,无论其母语是否为英语。理解冗长且复杂的期刊要求也尤为困难、费时。
其次,许多作者向我们反映过审稿意见难以理解,所以不确定该如何修改文章并再次。年轻的科研人员通常不了解文章的修改流程,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审稿人提出的不清晰的或是相互矛盾的意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些期刊不明确表达是否录用文章,或不提供拒稿后作者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的。事实上,我们最近展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都曾对期刊的决定感到过困惑。他们不清楚期刊是彻底拒稿,还是有可能在进一步修改后接受发表。
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文献引用方面的教育和标准约束可能没有发达国家那么严谨。就我个人的经验,中国学者存在的许多所谓“学术剽窃”问题实非无心而为之。是因为我们在文献回顾上做的工作就不够深入,导致有的应该被引用的说法或文献没有被提及。对刚接触科研的研究人员,在设计一个课题之前也好,在写作过程中也好,多做文献回顾常必要也至关重要的一个工作。我们计划以后推出一些文献回顾的指导和培训,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充分意识到这个工作对好的文献发表甚至课题设计的奠基性和必要性。
另外在引用格式上,我们也需要进行非常细致的标准规范方面的培训和。对于文献,有不同的引用形式,而不是看到了可以引用的文献或想法,把作者原话摘录一部分就可以的。对细节的要求,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照要求和标准来整理文献出处、引用时的写作规范都非常重要。意得辑在全国各地进行学术的时候,就多次强调文献引用格式的重要性并向所有免费发放详细的国际通用文献引用格式、不同引用形式的写作要求以及范例。
对于从业多年的研究人员,我个人认为他们对于自己适合的期刊已经有比较多的经验,也对期刊的发表要求比较了解。不过,也不能忽视,对一些小细节的关注,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标题的有效使用,一个规范而高效的信的作用。目前的科研和出版行业瞬息万变,及时了解国外科研作者的一些新的热点话题,或是新的科研工具等,都能帮助他们自己的科研事业发展,或是带领学生更好地设计和规划事业发展。
A few remarks on the IC border-area trade and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of the IC border trade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X on the cardiac muscles of the White-headed capuchin monkey Cebus capucinus.
The effect of X on the cardiac muscles of monkey Cebus capucinus.
The effect of X on the cardiac muscles of Cebus capucinus.
X induces differentiation of cardiac muscles in Cebus capucinus.
信里加上ORCID ID(作者唯一识别代码),利用科研交流平台和社交提高自己文章的Altmetrics分值(即单篇文章评价分值),还有推荐审稿人时的联系方式,利益冲突的声明等
另外,我还想指出一点,也是一些国外刊物和我们分享的经验。很多作者只注重文章具体内容部分的写作,比如方法、数据分析
讨论部分,因为这是同行评审环节主要关注的内容。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很多作者往往忽视了一点,就是他们只专注于具体科研内容部分,而忽略了要想让同行评审人员看到这些具体内容,要先通过期刊编辑部的编辑这一关才行。期刊编辑部编辑的工作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找到与期刊的办刊旨和刊物水平相匹配的文章,并且是期刊的目标读者想看到的文章。他们往往并没有时间看到文章里面具体的数据和讨论部分,而是通过对信、文章标题、摘要等就迅速做出决定,该文章是否直接拒稿还是进入同行评审。对于刊物的编辑来说,他们更是需要从海量的文章里迅速做出筛选的决定,把符合要求的文章交给主编来审阅或是交付同行评审。所以,如果作者在信、文章标题、摘要,以及引言部分并没有花足够的心思,没有提供能够抓取人眼球的信息来期刊编辑这篇文章值得他们继续阅读或是交付同行评审,那么这篇文章很可能在编辑那里就提前夭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人会说不公平,但这就是期刊的游戏规则,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研究每个环节的游戏规则且各个击破。如果第一关就夭折,为后面的环节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的语法和乱码的句子是最常见的问题。然而,一些研究者也许是第一次或者很少到国际期刊,就难免出现质量不好的论文。数据不足以来支持结论,或者研究内容不新颖。追溯到球壳状碳的研究论文以病毒式的速度增多的日子,我们往往会阅读到水平比较一般的论文,的书面表达,也毫无新意。主要的国际期刊将不予发表这篇文章。然而,我们编辑过一些本身不是很好的论文,这些文章一贯被拒收,除非添加一些附加的数据进去。
3、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是作者表达方面的问题?还是更深入的说,是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呢?对此您的看法是?
文章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仅有一部分源于语言。当然,中文和英文对想法和概念的表达方式相差甚远,所以作者很难适应学术内容的英文表达形式。浏览并使用英文和审稿系统对于英文薄弱或发表经验不足的作者来说是又一个挑战。
我认为“文化差异”是一个问题,但这绝不是“中国文化”的问题。科学创新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当代中国,科学研究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虽然中国有长期的科学探索经验,但按照的模式进行学术交流却没有太长的历史。这一快速的发展导致中国作者仍要学习如何克服成功发表的难题。中国作者必定会克服这些障碍,对此我有信心。真正需要改进的是学术界,他们需要学习并接纳来自非国家的科研人员日益突出的科研带头能力。
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某些期刊和出版商所制定的不便的政策和系统。许多出版商都在努力以作者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但并非所有出版商都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某些出版商无法给英语非母语国家的作者提供足够的支持或平台,作者需要努力翻越重重屏障。通常这些屏障可能是语言能力问题,或是缺乏复杂系统的操作经验,而非科研内容质量不够高。
在理文编辑(即Edanz),我们的是消除有碍成功发表的屏障。我们希望所有国家的作者都能在公平的下竞争。
针对学术剽窃问题,在国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高校,学校会专门有一个学期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其中不厌其烦地多次强调文献回顾、理清思、修改和引用方面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在海外留学之前,并没有养成在文献回顾的阶段就规范地记录参考文献出处、作者信息等细节的好习惯,所以在进行文献引用时就会没有章法,甚至手忙脚乱,事倍功半。留学期间我写过很多文章,遇到同样的问题,但都没有好好总结这些教训并找到非常好的解决方法。直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课上,教授不断地用各种方法强调、引导、介绍各种进行文献回顾和记录的工具,并让我们进行同行讨论,我才引起足够重视。另外,以前也不重视各种引用形式和格式的细节要求,以为把想法说出来就行。我以前觉得“剽窃”这个词跟我无论如何沾不上边,但教授一再地强调,每天唠叨,只要不符合什么格式,不符合什么要求,全都算剽窃,我才真正引起重视。这只是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就下如此大的功夫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建立一个严谨的思维模式,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文献发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严谨的国际学术出版界,对于引用部分的写作更是有非常详细的硬性的。我觉得在科研初期的重视度、良好习惯培养、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基本功常重要的,到了一定阶段这个分水岭就会出来了。
针对我最后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国际期刊发表游戏规则的一个环节是,闯过期刊编辑的第一关,才能进入同行评审。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站到编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英语里说stand in the editors shoes.就是试想你在期刊编辑的处境里会怎样操作呢?一本高影响力的国际SCI期刊,每天收到的可以高达成百上千份,那么怎么筛选呢?你以为编辑是每篇文章都看一遍以后才决定是拒稿还是进入同行评审吗?否!他们往往看看标题,作者,如果标题实在没看到什么关联,或者标题显示跟他们要的主题不符,直接就拒了。如果标题不能让他们快速做决定,他们再看看摘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有50%是编辑部直接拒稿。《新英格兰医学》(NEJM)也是由编辑第一步就筛掉50%以上,然后才拿给总编看,总编通过才进入同行评审。大家都想投的Science和Nature就更不用说了,编辑部直接拒稿率就在70%、80%以上。所以很少有文章能够让编辑和同行评审人员看到正文讨论部分。
文化背景固然有一点原因,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含蓄地表达,很多结果不会一开始就呈现在开头,更别说是标题或摘要。我们中文文章的标题和摘要通常只是起到一个概括地介绍本主题的作用,重大的发现和要到后面才会呈现。而英文论文是相反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换位思考。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我相信对提高命中率是有帮助的。
大多数问题来源于语言方面的困难。这可以通过使用编辑服务来补救,但对于不恰当的数据和不可靠的结论也是于事无补的。一些作者不能适应高标准、高质量的期刊。为解决这一问题,最佳方法便是阅读高质量的期刊,看看在其发表所需满足的要求。
2) 频繁给期刊编辑写邮件和打电话,应先访问在线系统,耐心等待处理流程将中文内容直接翻译成英文,文章应该根据英文写作风格撰写
在我看来所有的技巧都是积累到一定熟练程度自然而然的熟能生巧。我所谓的技巧大家可能会觉得是笨办法,但这也许就是许多美国人,许多人(人看上去虽然木讷,但做的活都很精致J)会告诉你的技巧。
仔细研究期刊过去几个月所发表的文章,揣摩编辑的喜好和目前关注的热点。除此之外,编辑的选稿因素也包括了他们的目标读者的关注点,所以考虑该期刊目标读者的兴趣所在也有帮助。
此外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在信、标题和摘要、前言等部分多下功夫,越过期刊编辑部这槛,进入到真正拼内容实力的同行评审阶段, 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技巧。
还有香肠发表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领域。是把自己的研究和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个具备高影响力和高创新度的文章,还是将其分割成小块,虽然不具备高影响力了,但是有更多的发表数量?
另一个禁忌就是千万不要只看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而,而要看自己实际的情况,比如:创新度是否匹配,有多大的把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该期刊的力度有多广,对自己的文章被引频次有什么帮助?
当向国际期刊的时候,有一个分量够足的研究课题对于吸引读者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有高质量的数据来支持结论,考虑替代性结论,并用实验来进行排除,如果仍存在替代性结论,承认他们并总结,推论出他们是不大可能作为最终结论的。
最大的禁忌之一是向期刊提交了一篇文稿,但此期刊却不在这个专题进行出版,这是经常发生的,导致迅速被拒收,也会让编辑们很恼怒。(为什么此作者要浪费我们的时间?)
5、好的学术发表成优质论文,这不仅需要有好的学术事实,更需要好的表达,好的推介。通俗的说是“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包装,好的营销,才能为更多人认可” 。好包装和好营销,这方面,对我们很多的研究人员来说是薄弱项,您认为科研人员就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贵单位对此能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呢?
我们作者在写作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主动语态,这样作者可以更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最好使用简单的语言,尽量做到一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思想。如果要表达两个想使用不同的句子。
我们还作者不要将文章从中文直接翻译成英文,而是直接用英文撰写。也许这看起来很困难,但写出的英文会更为自然通顺。英语语法不够好大可不必担心,有许多像Edanz这样的语言润色服务公司可以帮助修改语言问题。
回到我之前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动笔之前,作者就应该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地罗列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和列一个提纲,这样文章的雏形就具备了。
让期刊编辑了解为什么你的文章会吸引期刊读者的兴趣也十分重要。我们作者通过附信说明科研的重要性,并评价自身工作的新颖性、相关性以及吸引力。
通过培训或例如语言润色、撰写附信和撰写摘要等服务,Edanz可以帮助中国作者解决上述部分难题。作者也可以访问理文编辑与Springer共同开发的Springer作者学院进一步学习从文章准备到学术发表的各个方面的重要知识。我们还定期在我们的科学网博客上发布写作技巧和供下载的实用模板。
我非常认同您的这一说法:好的产品要有好的包装和好的营销。我认为中国有着非常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他们有非常优秀的研究,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发表国际SCI期刊很难呢?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的包装问题。
我理解的这个包装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对细节的重视,数据采集、表达方面的严谨度和一致性、逻辑的严密等等。我们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在超市里选择一个商品,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成分,我们往往会从一些包装设计、文字方面的小细节上做出判断和选择。有时我们宁愿选择贵的,就是因为某些包装的细节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产品更放心,更有安全感。
那么延伸到学术文章的筛选过程上,如果一篇文章进来了,首先看到的信上,标题和摘要里语言表达就不是很流畅,甚至没有看出高度总结归纳和呈现创新度的能力,那么第一印象也不会那么吸引人。如果再让编辑看到图表编号有不连贯不一致的情况,或是文章格式排版没有完全按照期刊的要求来做,那么这个印象分已经大打折扣了,编辑可能会想:“如果连这些简单技术要求都不能满足,我如何能相信你在科研过程中也具备相当水平的严谨态度?那么这些数据和论证的可信度又有多少?”这些负面的印象是你不希望发生的。
我们知道,只要科研内容过硬,语言并不能直接造成拒稿原因,但是如果语言不能如实地反映该发现的创新程度,甚至让编辑和评审阅读的时候有难度,那么就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碍,如果因此被高影响力的期刊拒稿,而只能发低影响力的期刊,这是令人扼腕的浪费。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做的科研,我们自己改了几十次的文章,已经很有感情也烂熟于心了,所以进行审核和校对的时候不会一字一句地检查和推敲,而是一目十行地略过。所以我们自己怎么看也不会发现里面的一些小失误,这种情况下,找一双不一样的眼睛,对这篇文章没有同样感情和熟悉度的人来审核一下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常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随着科研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多,也包括非英语国家对国际SCI期刊量的突飞猛进,很多期刊对文章的语言提出了专业编校的要求。
意得辑就是开科思集团针对国际期刊的新兴趋势推出的学术服务品牌,我们从2002年起就帮助广大的亚洲国家学者进行语言方面的编校,不仅让文章达到母语表达的标准,我们也校对图表、术语的一致性,并确保文章格式符合目标期刊的细节要求。这样经过包装的文章呈现在期刊编辑的面前,首先第一印象是和母语国家的来稿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就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优势。我们还特地为有需要的作者提供内容逻辑性方面的审核,并为其撰写一份有力的信,帮助作者进一步提高在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面前的积极印象。这几种服务的目的是不仅让一篇文章外面看着吸引人,里面的内容也是匹配的。
以上说到的是优质论文的包装,此外还有针对目标群体的广告营销。这是一个我们意得辑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在国际学术界一直努力的内容之一。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不是发表出去了就万事大吉了,发表的真正目的是让科研发现得到有效地,并引起同行间的讨论、引用,激发新的科研观点和创新工作。为了提高每个科研作者在国际科研界的识别度,我们积极推进ORCID ID的推广并与ORCID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ORCID ID相当于一名科研人员的身份证号,类似于一篇文章的DOI,是可以跨越同名同姓的障碍,甚至是作者换了机构,还可以唯一指向该作者的一个代号,这样便于期刊准确识别该作者,避免不必要的学术剽窃、抄袭方面的误会,并且帮助查找改作者所有过去所产生的研究。具体内容请关注“意得辑专家视点”(Editage Insights)或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另外,针对影响因子不能客观评价单篇文章影响力的不足之处,我们也积极向作者推广Altmetrics的概念。希望通过我们的和专家视点的内容,让作者意识到使用科研交流平台如Research Gate,Mendeley等,还有社交等,可以很好的自己的科研发现,从而帮助提升自己文章的被引频次和被关注度,甚至增加国际合作的机会,这样可以不依赖于期刊的影响因子,就可以拿出过硬的指标来证明自己的科研发现和文章的影响力。Altmetrics越来越多地被各大国际期刊以及基金用来评价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贡献,所以希望中国作者关注这些新兴的趋势并利用这些工具来推广自己的优秀。我们会在中国进行更多的学术介绍这些有用的概念、工具和平台,另外我们也会更多邀请优秀的科研人员参加我们在国际学术界举办或主持的一些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欢迎大家随时关注意得辑网站上的新闻和我们的专家视点内容。
良好的视觉效果插图往往和良好的写作一样重要,所有的视觉效果都应该是容易阅读和理解的。表格,数字,图像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但是要恰如其分。复杂的视觉效果不容易被读取。编辑服务可以在插图方面提供协助。
6、针对不同的国际期刊,您有哪些具体分析和指导?请举例。(如《自然》、《科学》,需注意哪些方面?)也可就自己比较熟悉的期刊做一些介绍。
《自然》和《科学》久负盛名,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大部分作者的最佳选择。人们通常过分强调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中发表对于作者的职业生涯来说十分重要,甚至是必要条件。然而我认为正是由于这种过分的强调才导致了我们前面谈到的不端行为。在理想世界中,作者才会更看重将自己的科研与国外同行所共享。然而我们并没有生活在理想世界,因此作为折中的办法,影响因子需要与其他条件一并考虑。这些重要的条件包括:与科研课题的匹配度、获取选择、发表速度以及编委的声望。
还有一个好的,目前许多出版商推出了可以网罗各类文章、涵盖多个学科的综合型期刊,例如PLOS One或SpringerPlus。只要学术内容上过关,这些期刊可以发表任何领域的文章,无论科研新颖与否。所以,如果向出版这类期刊的出版商你会多一道安全保障,即便没有被目标期刊接受,在这个系统中,你仍有可能在综合型期刊上发表。
回到这个采访的问题,如果向《自然》和《科学》:因为他们的影响因子非常高,所以作者必须确保自己的科研十分新颖并且文章表达良好。
无论作者向什么期刊,都应该检查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范围并适合目标受众。如前所述,文章还应条理清晰,语言通顺。和语言质量相比,更重要的是文章结构合理,使科研具有力。
我觉得针对如此种类繁多,涉及不同专业领域的国际期刊,讲一部分期刊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具备代表性。综合的来讲,指导我前面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到了一些方面,如认真研究目标期刊(可能是根据专业、创新度、目标读者筛选出来的一部分重点期刊)过去几个月的发表内容和热点关注。再有就是一定要重视期刊编辑这个门槛,在信、标题和摘要方面下文章,另外就是细节上的关注。换位思考,以及找一双“不一样的眼睛”来看自己的文章,或是专业的指导和论文包装服务很重要。还有,不管您的目标期刊是《自然》、《科学》,还是其他的,都一定要认真研究期刊的指南和具体要求,这对文献前的准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是提高通过编辑部审核、进入同行评审的机率,再有就是节省了发表过程当中不必要的拖延和时间浪费。每个作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科研方向、现有的科研水平等,有一些常用的目标期刊,把这些目标期刊的要求和热点关注摸透,甚至通过科研交流平台和期刊的编辑、评审等建立一定形式的交流,可以说是一个发表成功的捷径。
甚至保守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也期望他们的论文能有一些闪光点。他们要求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相应的多彩视觉图形,来概括它的主题。这是一个好主意,虽然有些作者会做过头了,比如做出的视觉效果很华丽,从而导致的读者分心,很难一眼看出如此华丽的图表下的内容。保持简洁是意思表达清晰的关键,文中当然也应有一些闪光点,没有人会喜欢去阅读一篇乏味的文章。大多数的研究会产生一些无法预知的戏剧性结果和令人惊奇的发现。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图表示例是可以构思出来的。爱因斯坦就曾有他的“思想实验”。如果研究索可循,充分利用它。最佳的研究论文读起来是趣味横生的,这也使得它们更容易被记住。
如能逼着老外想人的文章而加强中文学习,那我们才会有未来。否则,我们的科学,只为世界服务,不为中国服务。2013-12-30 21:54:21nqed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