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在北邮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7-5-13 17:31:0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是由经济管理社主办的学术论坛,2008年1月12日首次在举办,论坛已初步形成高层次、小规模、求实效的特色。主讲嘉宾多是本学科有相当造诣、有学养的专家、教授。其中有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评审专家,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青年。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是由经济管理社主办的学术论坛,2008年1月12日首次在举办,论坛已初步形成高层次、小规模、求实效的特色。主讲嘉宾多是本学科有相当造诣、有学养的专家、教授。其中有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评审专家,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青年。

  2017年3月25、26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在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层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论坛由经济管理社主办,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主题是“近年来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参会者主要由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部分博士生组成,规模在100人左右。整场论坛由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经济管理》副主编、社长周文斌主持。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经济管理》主编黄群慧研究员致开幕词,首先黄所长代表社科院工经所、经济管理,向众多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黄所长表示盼望各位与会专家能够携研究与经济管理社进行合作,这将对社内容资源的扩充提供极大的帮助。黄所长提到工商管理近些年面对很多变革,基于此,经济管理社举办此类论坛研究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通过梳理工商管理学中的问题,共同进行探讨形成有益学科发展的共识。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各位专家共同的努力下为论坛的开展奠定一个基础。

  随后,邮电大学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郭军教授致辞。首先郭校长代表邮电大学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郭教授介绍,北邮是一所学科和行业比较突出的学校,工学为重、工管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除工学以外,管理学的重要性在学校排在第二位。这些年,北邮的管理学科也有不小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最近,国家邮政局和教育部在北邮建立国家邮政学院,李克强总理也曾提到“快递行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批黑马”。但是国家也意识到行业人才不足,特别需要高端人才。于是北邮将在此方面增加两个培养方向,邮政管理和邮政工程专业。在国家对管理学科的关注,以及学校对管理学重视的大背景下,郭教授期待此次论坛能够在管理学科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祝愿论坛成功!

  接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二处吴刚处长发表讲话,吴处长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也非常快,学术论文的发表量也逐渐增多。两项数据可以表明:根据统计,2004年,国内工商管理学科界排名为第十五名左右,2014年工商管理学科位列第三,此十年间中国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发展很快;另外,十二五期间的相关期刊发表量是十一五期间的4.6倍。这些都与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关,并且企业的成长与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工商管理类论文在国际平台更多的被接受和认可。当然国内工商管理学者也面临着双重挑战,首先,本土化国际经验到国内解决自身问题;其次是将国内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方法推广到世界平台。吴处长强调,管理科学部需立定根基,不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根植于本土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和决策方案,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问题。

  开幕式的最后,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欢教授发表讲话。王院长谦虚谈到“本人先后专业于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心理学博士毕业,仔细盘点后对于工商管理我并不是行家。经济管理办刊已经快40年,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也举办了近10届,很多专家学者在工商管理领域都是带领人的角色。邮电大学一直以来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方面取得不小成就,但是从学校层面来看,经管学院同样受到非常的重视,在邮电大学并不宽阔的地域内,经管学院是少有能够拥有的教学及办公楼的学院。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非常荣幸有机会为本次活动提供场地、会议组织等安排事项。我们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这里能够碰撞出有益于国内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创新火花,预祝论坛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照例进入报告环节。首先,由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副校长伊志宏教授主讲主题为“商学院定位、教师角色与管理研究的困惑”的报告。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志军教授主持。

  关于商学院定位,伊教授分享到“美国商学院办学有100多年历史,办学模式和特点有四条归纳,第一,美国商学院绝大部分隶属于大学,在国内也是同样,但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商学在大学中的“性”。以来,国内所有商学院都面临这个问题,特别在工科院校的性商学院面临的压力更大,商学不容易证明其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含量。第二,财务来源比较多样化,美国运行较好的商学院资金,校友捐赠占25%,学费占46%,其余由高管培训和拨款构成,这与国内有许多不同。第三,美国商学院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在过去美国的商科教育主要以MBA为主,2008年以后,出于财务目的考虑新增许多相关硕士项目。第四,从研究来看,主要是基于学科的研究传统。这几点对于国内工商管理学科该做哪些方面研究同样具有相关性。”

  谈到欧洲商学院,伊教授提到“欧洲在1950年二战以后开始发展商学教育,其实在19世纪之前欧洲也有类似商学的培训教育,现代意义上来讲,真正与学科相关的却是从二战以后开始。欧洲商学院特点主要有学院类型多样化,学生类型多样化,项目形式多样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关于学院类型方面,欧洲既有商学院,也有隶属于大学的商学院。关于学生类型多样化方面,欧洲商学院学生覆盖本科、硕士领域,相比于美国基本多数是研究生教育有所不同。项目形式也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学制等方面。研究方法,与美国基于学科的研究有所不同,欧洲商学研究范围更广泛,这与文化以及学校性质有关系。美国和欧洲商学院的比较,美国强调股东文化,欧洲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亚洲,商学院虽仅有20-30年历史,但在新加坡、中国、中国韩国、印度等地区商学教育发展较快。主要受到美国商学院模式的影响,同时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关于教师角色。伊教授强调“通常商学院需要教师‘三项全能’即教学、科研、实践三个方面。对于商学院来说,‘三项全能’的重要性要超过其他学院,在商学院如果实践不过关,那么商学课程确实很难教好。课程的质量与学生的数量通常成正比,通常商学院预算中学费可能要占到80%,如果课程出问题,品牌出问题,学生逐渐失去兴趣,那么整个商学教育的运行体系似乎也就垮塌了。”伊教授借用美国商学院和国内中欧商学院举例,她说:“美国商学院教师博士毕业的占三分之二,教学型兼职教师占三分之一,所谓的‘三项全能选手’不超过总教师人数的百分之十。然而,中欧商学院的发展径则非常清晰,在办学的前20年非常注重教学,品牌具有影响力之后开始招聘人才进行研究工作。那么,对于商学院老师的发展径大概如下,博士后,科研创造力,研究能力的提升与发挥。接下来是成熟期,教学经验的积累。最后是资深期,主要专注在教学科研、咨询和管理。”对于伊教授所提到的如何培养‘多面手’,对于任何一个商学院来讲难度都非常大,考核与晋升标准都是需要再进行许多的深入思考。

  关于管理研究的困惑,伊教授提到过度科学化,论文评价,学术P,智库热等。在这些方面,她特别提醒年轻学者,在一些领域其实已有相对成熟主流的方法,偏离主流确实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如果是年轻学者,应当在其中摸索,当具有一定裁量权之后,再做更多探索和创新。

  在伊志宏教授精彩发言之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晓彤教授进行了点评。金教授表示:“”在伊教授的中,我个人受到许多。”伊教授对美国、欧洲、亚洲商学院的定位、对商学院教师的定位进行很全面的梳理。国内商学院的发展处于上升态势,国内二十至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正向国外高级别商学教育水平趋近。管理学的社会价值其实不小于其他任何学科,我特别期待商学教育在各校、在社会得到重视,盼望商学教育在国内能有可持续渐进性的发展。”

  接着,由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主讲,内容涉及创业研究、管理理论创新、不良倾向三个方面。报告由中央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曦辉教授主持。

  第二项报告开场,张教授讲到:“本科是学习重点,研究生是研究难点,而博士应当找空白点。作为老师来说,大家要把工作变成兴趣,并且专注持续的下去。”多年来,张教授关注创业管理。在南开创业相关课题确实有不少,但并没有创业学院,也没有创业管理的学位,看起来在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太多进展,关于创业管理,张教授的是用创业开展目前的工作,而不是仅局限于创办新兴企业。

  张教授引导大家思考“创业者是被教育出来的吗?”张教授认为企业家当然也是平,如果我们花很多精力去琢磨创业者的特质到底是什么,这条很难走下去。当然创业者并非没有任何特点,然而我们应当关注的应当是可能被改变的和可培养的个性特征。张教授不赞同去尝试变更无法改变和不提倡改变的个性特质。反而是在思维方式和认知研究方面有一些研究却是有益的,我们经常会问到“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如果我们尝试研究一下“为什么不”的问题,也许会有更创新的点子涌现出来。正如“管理没有答案,而只有追问”。

  接着张教授引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管理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就是实践”,除此以外,张教授认为创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谈到不良倾向时,张教授认为缺乏研究的导向,没有气势的微观研究是目前主要的问题。

  在张教授结束之后,河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牛全保教授进行了点评。牛教授赞同张教授提到“博士要找空白点”的,并且需要不停止提出问题,目的是为了让管理学更像管理学研究,在方法和思维方面的不良倾向也确实是需要注意的。牛教授对张教授的讲话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张教授在学术届为各位老师做出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接下来,由广州大学校长海教授以“思考会计与公司财务问题的逻辑”为主题进行了。此第三项报告由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学成教授主持。

  海教授在中提到了中医学问的四个层次,理、法、方、药。他说“做工商管理,我们很少能讲出‘理’。因为我们很多思考方向是错误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思考的是引力作用,而我们很可能思考很多并非关键的问题。做管理我们有很多问题想的是偏门。我们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知现象和问题有时候相隔甚远,现象与行为可能不是问题的本身,是需要的,这是研究理论中很重要的因素。我们需要在场景中考虑,需要分析,要有理论去解释,并用去支撑。做研究需要用这些东西去架构,科学思维的根本在于发现机理。”

  关于思考会计问题的逻辑要点,魏教授认为“识别有研究价值的会计行为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要考虑会计行为涉及什么,而且要考虑能否与其他问题联系起来。如果能够跳出会计的范畴来考虑会计,我们更可能看到更有意义的价值。另外,将会计放在市场场景下来观看,研究他们彼此有怎样的相关性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拓展场景,需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剖析会计行为动机、剖析会计行为后果、对会计行为的不同参与者的认知、并且需要认识企业社会组织。”

  最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陈运森副教授进行了点评,他提到在魏教授的讲话中得到两点。第一,反思理论,学者需要知道研究现象的目的是什么,显示状况时常会出现,有一些研究做完了但是却没有有益研究。第二,年轻学者不能忽略早年的研究基础文献,这也是需要考虑场景的一部分,会计是社会实践、是不能离开场景的。陈运森副教授高度认可魏教授的观点。会议的三项报告在魏教授的末轮中结束,大家对内容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于结束后纷纷与各位嘉宾继续交流和探讨。

  在午餐并稍作休息后继续开始下午的分论坛环节。3月25日主要由五场分论坛组成,分别是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分论坛,旅游管理分论坛、会计与财务分论坛、人力资源分论坛、办优期刊分论坛。分论坛对于各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各项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

  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方面,参会嘉宾首先对企业经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交流。当今世界500强,目前能够下来的几乎不到三分之一,企业面临重大挑战,其实对于研究机构来讲,同样面临诸多压力。无论对于企业或是研究机构来讲,找到需求就是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对于研究机构工作人员来讲,研究的存在不在于发表论文和评职称,而是对的一种追求,对必然的一种认识。对于研究应该有的是一种态度,并能够对得起人的和追求。无论在公司战略管理层面还是市场营销层面,管理者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对企业价值拥有信心常重要的。

  在旅游管理分论坛上,大家各抒己见。在旅游管理学科,大家认为分类管理比较好,在诸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主管部门给予大方向,具体细节可以放手让相关部门进行具体实施操作。在旅游管理学术方面不是一个很容易就得出结果的领域,有时候多老师反倒被住了。在这方面,老师需要多一些沉淀,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要从“躁”中脱离出来找到方向,把旅游学科研究水平提高一个台阶,因此其他领域的资源就会看过来,对旅游管理教育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现象,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内容,旅游学科的发展需要耐心。

  在会计与财务的分论坛上,大家发表了自己面对研究的难题。主要是缺少数据,若是在会计与财务研究方面缺少数据,基本上继续研究将不再可能。然而当今的有效数据却不容易获得,手工数据的获取也有相当大的难处。对于会计问题来说,它所解决的问题不只是会计,经济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对会计问题的解决有许多促进。这是一个系统活动,我们同样需要储备多方面知识,对有全面的了解,对数据要并乐于下功夫搜集和研究。

  在人力资源分论坛上同样探讨热烈,大家就近期的人力资源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何让组织能力提升超过变化,当下国学热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等这些热点问题都在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得到解答。

  办优期刊分论坛的探讨同样深入。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理论研究性刊物。一个成功的学术期刊具有几个重要职能:一是研究探索和相关领域中前瞻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为相关领域理论创新服务;为决策、实际部门操作应用服务;二是培育和造就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成为思想探索争鸣的重要园地;三是成为各类智库交流、展示学术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的读者定位是业内人士,而不是普通的大众读者,其论文要求具有研究的规范性、理论学术的前沿性、问题分析的深刻性、对策的针对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期刊的论文不仅仅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简单反映和传达,而是用理论对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为广大学者、业内人士提供理论、学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26日上午,论坛继续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主要由主题报告、分论坛交流共享以及编辑、审稿专家与读者、作者组成。主要嘉宾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光华管理学院张国有教授,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学成、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管理学院教授于海波等,会议由郑州大学商学院高友才教授主持。

  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国有教授为大家带来《对战略管理问题研究的某些思考》为主题的学术报告。首先,张国有教授分别从经典和现在流行的观点与看法向大家介绍了战略的概念。经典观点中,战略是全局的,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现在流行的看法中,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他们而寻求的途径的结合物。

  张教授分享了他认为特别有价值、有的话,如布洛说战略是关于视界和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活动的科学。战术是关于在上述范围以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张教授阐述道,没有解决问题手段的地方就是战略问题。火炮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不清楚的地方、不确定的领域,预测解决的手段是战略问题。

  从张教授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战略的形态就是意图与构思。人的集合所形成的机构,其决策者从集合体的长远利益出发,为获得下一周期的战争优势,进行方向预定和技术设想,进而形成的基本意图和整体构思、以发挥指导性的作用。战略是有阶域的,战略管理的层级是整个从计划-规划-效果甄选-试验检验-总体构思-基本意图的一套体系。战略管理问题研究是值得关注的方面,需要用相对确定的模式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在张教授的专题分享后,大家对战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向张教授提问交流。

  接着,论坛进入第二阶段,即分论坛交流共享。各个分论坛召集人或指定人分别进行了交流分享。并由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学成教授为大家做总结发言,他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本次论坛的讨论是开阔的、深入的、热烈而又严谨的,求同存异。本次论坛的讨论模式虽然小但深入,我们到了一个肩负着总结过去的管理模式,构建新模式的时代,也就是战略时代。

  二、本次论坛的目标是构建中国式人力资源学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有6个方面需要考虑:1、有哲学基础,即要有人性假设。2、文化,即中国周易文化。3、完整的学科体系需要完整的理论架构。4、实践。5、有很好的工具将想法落到实地。6、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在短暂的茶歇之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于海波教授与大家探讨了论文的发表和写作问题,他提出三个问题:学术论文的本意是什么?高质量标准是什么?发表过程本质含义是什么?并与在座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关于论文,其本意是思想的代替,要有正确的有逻辑的问题。论文整个标准,是向别人讲述美丽故事的过程,论文题目是故事的眼睛,故事的灵魂是论文的创新点。而论文发表过程则是和业内、全球同行不断交流提高自己论文水平的过程,是将石头雕铸为宝石的过程。

  紧接着,经济管理周文斌社长对论坛行总结和阐述,他首先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这两日来不吝分享学术研究、的教授们表示崇高的。关于论坛周社长提出了两点提议,首先,面对面沟通是奢侈的,他希望大家珍惜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第二,专家梳理问题是刊物的重要一部分,他希望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交流、提问、回答。同时希望经济管理能持续有效的办下去,大家一起把论坛做好,做优。

  本次论坛最后一个环节,管理社梅连军老师与会嘉宾介绍了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即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网启动的喜讯。

  最后,张国有教授代表社、论坛致闭幕辞,本次高端论坛结束,与会学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论坛聆听学界大家的分享,并与同行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受益匪浅,期待明年3月31日再相聚。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