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2-18 14:46:2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省省会、华北重要商埠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逐步由潜在需求转换成为需求现实。下面就高职院校如何结合16号文件培养出适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现代物流行业涵盖生产、流通、销售各个领域,以社会化大生产为背景,旨在整合各项资源,提高全行业生产效率。虽然整个行业发展较快,但国家与国家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比如中国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物流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在国内,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就落后很多。具体到地区可以说整体水平较低,依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等物流传统功能上。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市物流行业还会有大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人才。

  整个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且分为多个层次:其中最低是操作层,这部分人的主要岗位是装卸搬运工、汽车司机等。人群特点为学历要求不高,有一项技能或有把子力气,这部分人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基层管理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岗位是库房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采购员等,这部分人数量也较多,但少于操作层从业人数;再次是中层管理者,这部分人主要岗位是物流业务经理、运输经理、采购经理等,他们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是他们熟悉并掌握部分物流流程,并对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结点进行计划、组织、决策等管理活动,人数较少,通常是企业或用人单位的业务;最高层是整个物流系统的设计、掌控者,人数凤毛麟角。

  通过以上对物流行业人才层次分析就可得出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定位。首先,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操作层,主要原因是不能突出学生的专业和技能优势,是对自身才能的浪费;其次,我们也无法将学生定位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因为这在客观上达不到。因此,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只能定位在基层管理者,主要岗位为库房管理员、物流市场营销员、车辆调度员、采购员。我们的学生毕业时要能掌握货物保管、车辆调度、物流市场营销等知识,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胜任基层的物流业务管理工作,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后能够快速晋升为职业经理。

  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呢?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第一批05级毕业生107人今年面临就业的,截止2008年3月底,已有过半数的学生与企业用工单位签订了用工意向协议,就业单位包括中储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质押监管、物流市场营销、库房管理等工作,试工期间月工资在一千元左右。通过行业市场调研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我们发现学生就业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我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第二,物流行业工作的艰苦程度超出了部分学生的预期,一部分学生还在等待观望,是否有更好的机会。

  (一)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要要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形成一种“按需育人”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要面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可以把学校学生就业人数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老总”、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召开专业论证会,同他们共同研究物流专业课程调整,按照物流专业的技能达标方案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变动,适时调整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课程建设市场化。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其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为此,办高职要办成既是学校又是企业,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信息、服务为一体,并形成一定生产力的强势教育平台。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我们还可探索考试制度的,改变传统的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课程设计、专案设计、操作考核、专题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可以请企业“老总”和学校教师共同出题、考试,以“能顺利通过就业实习”为毕业标准,避免“年年拿学金却找不到满意工作”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发展需要从质量上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的教师队伍应是“双师型”的教师,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指导。可以要求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三个月到企业实践,以克服“摩尔定律”的影响,将教师是否深入到企业一线实习培训作为一项核心指标纳入到年度考核及专业职务晋升中。

  (四)加大定向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就业实力我们要确保实践课程的比重占到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70%,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常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将来可能从事工作情况,而且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有至少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最终是众多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回头客。

  (五)就业指导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我们的就业指导应首先解决“指导什么”、“谁来指导”、“怎么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就业指导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来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富有高职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有意识地去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使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则和前期的职业定位联系起来,使大学的学习生活都能成为未来市场上大显身手的前期锻炼,而不是于每天上课或考试及格的程式化生活中。

  2.就业指导不应由教授来讲,而应聘请企业精英来指导,让这些“老总”导师从社会需求以及提升业务能力上进行指导,结合其自身经验,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岗位的导向性、指导性、咨询性服务,更多地指导学生进行多项实践活动。

  3.就业指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教育学生把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克服在薪酬、地域、职位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认清形势,摆正,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去,到基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学会欣赏、接纳,防止其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悲观和不满情绪。

  4.就业指导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树立服务意识。现代物流行业属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始终要树立服务第一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要求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教育我们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是,首先不要问企业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待遇,要回答我们自己能够给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当我们遇见客户时,首先不要问客户能给我们多少业务,而要问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更好体现我们的市场价值,而我们的市场价值就是我们所应得的回报。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