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管理论文> 文章内容

光威复材2017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18-4-18 22:39: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以良好的质地形象和经营业绩,成功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实现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纯正碳纤维概念第一股。上市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改善了公司资本结构,扩大了公司的融资渠道,提升了品牌和社会影响力,打开了公司的发展空间,公司也将以上市作为新起点、新征程,以产业经营为基础、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努力使公司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系统研究分析了行业现状、业务特点和发展前景,梳理并制定了521业务发展战略,以五大板块为核心业务、以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已公示)两个技术平台作为引擎,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全产业链为主线,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供应商,并通过孵化培育碳纤维相关项目和产品,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碳纤维产业园落地,促进碳纤维的应用和行业技术的发展,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碳纤维产业集群。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军民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军品、民品业务来源趋于多样化,客户结构趋于多元化,公司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军、民品实现互动发展。报告期内,军品收入继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5.26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上年的75%下降至报告期内的56%,下降19%个百分点,业务结构更趋健康;民品收入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61%,其中,碳纤维预浸料同比实现49%的增长,由公司为维斯塔斯开发并生产的风电碳梁快速上量,全年实现2.6亿元销售,同比增长698%,成为碳纤维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成功案例。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募投项目的总体规划,募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军民融合高性能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厂房设计、生产线设备布置设计、生产线相关设备的设计工作、基础设施的方案设计工作,部分外购设备启动技术交流和调研评估工作;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完成碳化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和试生产,原丝线和配套设施正在进行建设中;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报告期内完成了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并对长周期采购设备启动调研和技术交流。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科研基础能力建设,注重知识产权,申报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公示);获批了海工装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威海市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累计申报专利80项,发表科研论文26篇。

  报告期内,通过审核、复审、年审等,公司共取得资质并有效运行的体系共有6个管理体系,正在建设两化融合体系;拓展公司取得资质并有效运行的体系有11个管理体系,包括军品资质;精机公司运行1个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拓展公司2017年新取得的资质认证有:GB/T23331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AS民用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换版为AS9100D;商飞PCD验证:经历了现场审核整改验证-文件标化及整改验证-批-跟产审核四个阶段,获得预批准,实现小批量供货。

  报告期内,公司以上市为契机,认真落实各级监管部门关于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完善,强化内部控制,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捋顺内部管理流程,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加强资本市场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规范意识、风险意识和对中小投资者的责任意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公司拥有系统的机械加工和制造能力,有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取得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具备碳纤维、预浸料关键设备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公司开展业务和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装备保障。

  国产碳纤维发展以军用为牵引,追求质量稳定性,并需耗费巨资进行全面、复杂而漫长的验证过程。公司作为碳纤维国产化的实践者,在一系列应用方和客户的牵引鼓励下,经历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生产历程,打破国外垄断、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并形成了军品的稳定供货局面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研发超过十年的技术团队。公司自成立以来,在自有团队的努力下,相继突破了碳纤维及织物系列化生产、碳纤维预浸料系列化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系列化生产、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体系。

  公司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合作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众多高科技研发项目。公司已获得多项专利,亦曾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2015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2007年)、二等(2014年)、优秀创新团队(2010年)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2010年)等多个项。

  公司是一家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公司快速开展系统研究并及时获取评价及反馈信息,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工艺的成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反馈等方面有着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018年是实施521业务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上市后完整运行的第一年,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在认真审视公司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与弱项的基础上,对当前公司内外发展趋势作出基本研判,将今年的经营方针确定为:扎实稳定打基础,量力务实定政策,全力以赴拓市场,苦练内功搞研发,宣传推广立品牌,军民融合促发展,团队建设树正气,认真执行抓落实。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中精准找到公司的参与点,确保公司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呼应;高端装备碳纤维技术稳定升级,增强国家高端装备型号应用保障;进一步将军品技术嫁接到民品技术开拓应用领域;根据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军、民产业升级共赢的目标。

  围绕碳纤维产业特点,形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产业链条,布局高端碳纤维、低成本碳纤维、通用材料、能源新材料、复合材料制品、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形成纵向贯穿、横向延伸的碳纤维产业网格立体行业格局。碳纤维产业继续两高一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碳纤维下游产业贯穿延伸,建立完成航空航天、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体系,能够提出碳纤维制品成型的解决方案,力争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供应商。

  发挥引擎作用,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使企业尽快跻身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型企业前列;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工作实行项目制,立项前要充分论证、能力评估、规模前景分析,立项以后要全力以赴,全面考核,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促进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实现科技兴企。

  组建学习型、创新型生产研发团队,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引进碳纤维及其制品相关专业高端人才,进一步壮大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专业、管理方面的深化学习,解决日常生产、研发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形成学习型、创新型团队。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特点决定了客户集中度较高,2017年末,公司向前五名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在82.63%,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采购订单规模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及织物等军品业务占公司业务比例为55.58%,对军品业务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目前公司正在推进碳纤维的相关核心技术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尽管民用碳纤维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且公司前期进行了充分论证,但民品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公司民用产品的竞争能力也还需要得到市场检验,公司也需积累更多民品业务市场经验,因此,存在未来民品市场开发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

  碳纤维作为战略新兴材料,在减重及结构件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尤其是航空航天、风电、核能、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的应用将会引导全世界碳纤维企业的发展方向。由于碳纤维用途及客户的性,国外对中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碳纤维高端生产设备的进口也受到严格,此外国际巨头利用技术工艺成熟优势对我国民用碳纤维市场进行低价倾销和恶意竞销,以对国内碳纤维企业的发展进行。

  随着公司成为公司,发达国家在技术交流、产品交流、信息交流、装备引进等环节对于公司的技术可能加剧,公司将面临相关竞争对手或设备供应商采取更严厉应对措施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73,815.85万元。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增长较快,主要与军品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有关。军品销售一般约定产品发出并经验收后一定期限内以电汇或票据进行货款结算,实际结算受军方客户自身资金状况、最终用户航空整机制造厂结算周期等多因素影响,回收周期具有不确定性。期末军品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占当期相应军品收入的比重为114.45%,未来不排除存在军方客户货款回收进一步延迟的风险。虽然历史上公司军品销售未发生过坏账情况,但未来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军品销售占比和应收账款规模可能呈现增加趋势,有可能会对公司盈利和资金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包括:

  2017年度,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合计为3,392.48万元,占当期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90%。未来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者公司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则将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3,344.1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14.10%,未来随着军品研制项目的持续发生或者承担新的项目,研发费用可能进一步增加,而相关补贴款则将于项目验收一次性或者按照资产受益年限摊销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由于返还的核准及退税呈现偶发性和特殊性,则可能被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报告期内,补助合计为4,525.47万元,包括退税、与收益相关的补助、与资产相关的补助等,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9.08%,补助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虽然公司获得的补助均有依据,不存在被追缴清偿的风险,部分补助未来具有持续性,但仍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对补助的依赖风险。

  的及时供货,认证的产品一般情况需要专线生产,占用了公司现有生产线的资源,公司产能尚存较大空间。此外,由于碳纤维的生产流程较长,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极为复杂,在国外技术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国内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逐步解决。因此,公司存在生产效率不足的风险;若公司固定资产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还将存在固定资产减值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多个军、民品研制项目,根据项目稳定性测试要求,相关的技术开发具有试生产连续、验证周期长及研发投入大的特点,因此,产品研究、试生产及检测发生的相关材料、人工及费用金额较大。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3,162.2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0.06%,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若未来上述研制项目失败、或者项目投入进一步加大却无法取得包括相关订单在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涉及材料科学、化工、纺织、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力学、结构设计、成型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域,其研究发展不仅受各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受到相关领域技术集成能力的制约。尽管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力争保持在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但不排除国内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率先在上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出现其他替代产品和技术,从而使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失去领先优势。

  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短缺是目前国内碳纤维领域存在的客观现实。公司拥有一支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研发超过十年的技术团队,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行业参与者的增加,各大碳纤维生产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公司有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国防专利,若公司的研发或信息泄露,将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保密工作制度、保密责任制度和信息披露审查制度,并与核心涉密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核心技术及信息数据对外泄露,但若个别员工在有意或无意识状态下泄漏了公司重要技术机密,将给公司带来各种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保持生产线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的协同效应不断对相关技术、工艺、设备进行优化,实现了长周期稳定生产,但在未来仍有可能因为偶然的技术及管理因素以及基于产能扩张、技术、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产品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风险。

  公司收入和利润有较大比例来自军品业务,从事军品科研和生产需要取得必要资质,并定期进行重新认证或许可。公司已取得了从事军品业务的相关资质,上述资质证书均在有效期内或者正常情况下能够经重新认证或许可后继续有效。如果未来公司因故不能持续取得这些资格,则将面临重大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及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建成达产后,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有效地拓展碳纤维市场,尤其是民品市场,则可能无法消化募集资金项目新增产能,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综合考虑了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产品及工艺、原材料供应、生产场地及设备等因素,并会同有关专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但如果由于国际安全局势、行业、市场等情况发生突变,或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者产生在目前条件下无法预料的技术障碍等而影响了项目进程,将会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须经过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公司和公司全资子公司拓展纤维已取得相关资质,公司及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将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导致有关国家秘密泄漏,进而可能对公司产生无法预计的重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仍相对较高,虽然公司已经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控股股东的行使作出了严格,但不排除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通过行使股东大会投票权或者对公司的董事会和经营层影响,改变既定的经营方针、投资方向、股利分配政策等,从而可能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随着公司上市成功和资产及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尽管目前公司管理人员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由于资产规模短期内扩张较快,如果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无法与其管理资产规模相适应,将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及子公司均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军品生产过程中接受第三方监督、行业主管部门监督和用户的监督,自设立以来未出现重大质量纠纷。但随着业务与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公司无法有效保持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排除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从而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