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正确运用对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参考文献引用不当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论文本身的质量,降低了基于此的各类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就此现状,在此探讨其形成原因,寻求具体的可行性解决方法,进而现实参考文献对学术领域真正的价值功能,使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转回归正常的轨道。
提起《自然》《科学》《细胞》三大世界学术期刊之翘楚,人们不禁会感慨于其无可匹敌的超高的影响因子。是的,借助影响因子评价方式,学术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学术期刊界明星。这也使得我们这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学术群体禁不住其,渐渐迷失其中,在一个本为学术论文的辅助工具——参考文献上大做文章,追求“高大上”的引用模式,偏爱引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文章,热衷于大篇幅打造参考文献,追求眼球的形象性引用。作者和期刊们热衷于此,一唱一和,虚假繁荣,苦了读者,更不利于正在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期刊业和学术理论领域。
鉴于此,以参考文献数量统计为依据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必然会偏离原有轨道,而“学术生态的运行发展规律与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息息相关”[1],最终会殃及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大有必要从源头进行矫正,尽量将参考文献的不当引用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此,本文重点从学术期刊内部角度来剖析一下,以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论述已非常充分,在此不一一赘述了,只重申一下重点。与作者而言,参考文献是论文科学选题的前提,是论证观点的有力支撑,是继承和前人研究的有效方式,和评价他人的劳动。与学术期刊而言,参考文献可为编者审稿选稿提供参考借鉴,为自身的影响力扩散打造有利条件,可完成不同期刊之间的学术传递,节约宝贵有限的版面。
1.作者一方的存在的问题。治学不够严谨,随意性引用,漏引、错引,没有真正做到广泛收集资料,可引用范围受限;没有真正做到深入研究论文内容与参考文章之间内在联系,可利用的关联性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做到择优而录,重复使用了同类参考文献。
学风不端,过量引用。为引而引,所引用者量大而质量不优,质优但不适用,单纯地为了炫耀个人的学识,画蛇添足。慎重使用参考文献与引用原则并不相矛盾,对使用的文献一定要著录,但不能抛开必要性这个大的前提。
为提高自身被录用机率,迎合一些期刊的不合理要求,刻意引用所投期刊的文章,甚至不惜该著录的文献,致使总体数量增加或是质量下降,同时也科研表达的自主性,得不偿失。
2.学术期刊一方存在的问题。对来稿所含的参考文献做硬性,数量上要求多少以上,哪种文献类型,甚至来源和时间是上也做了要求,给作者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不能客观看待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而是过多地依赖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来做判断,主观上放大了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削弱了审稿的性。
不合理的自引现象普遍。在2009年SCI数据库所收录期刊中,2007年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的1765种国内期刊的自引情况,自引率低于20%的占61%[2],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现状还是让人难以满意。
以上种种不当的做法,为“过度”“不相关”“错误”“信息滞后”[3]的无效引用提供了滋生土壤,用导致了今天我国学术论文后参考文献质量和数量的不平衡发展,急需相关从业人员洁身自爱,从自身做起,共同这来之不易的学术繁荣;也需要一些真正能起到约束作用的机制或方法来辅助之。
期刊作为国家科研工作的引导者和承载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应认识到的自己的社会角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切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期刊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衡量期刊质量的唯一标的,毕竟学术作品是一种产物,带有复杂抽象性,进行简单的量化远远不能说明问题。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对此也多有质疑,期刊评价的呼声此起彼伏。
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来,就是要求学术期刊从业者们回归服务角色,为作者和读者专心做好服务,放下浮躁和功利,甘当园丁,平等地待人待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搞门第之见,不妄自尊大。
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明确自己所做劳动的社会价值,而不能沽名钓誉,,坚守底线,做好对所在领域科研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同时亦不可妄自菲薄,于相关部门和期刊等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保持或者说重拾中国知识的应该有的节操。
读者作为这种不正之风的者,不可等闲视之,要主动出击,积极监督,大胆,让功利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们无处藏身,甚至身败名裂。
当然仅靠这三方力量是远不够的,还有其他方面予以配合,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本就是应该由多方共同打造和。随着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研究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概念是近年来由国内学者首先提出的,它是从科学计量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参考文献评价方法,通过度量参考文献对论文内容贡献度大小来量化效果,其表达式如下:
论文的参考文献效度=该论文在发表后一定时期内的被引用频次/该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量(效度的值越大,说明该篇论文所引的参考文献效果越好,能够有力地佐证、支撑论文的方法、结论和内容;反之则意味着参考文献效果差,与论文关联度低,存在无效引用的成分)。
这一参考文献评价方法的工作原理近似于期刊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合,虽然尚处于待进一步论证阶段,但不失为一种选择,对参考文献的不当使用有一定的约束力。为此,希望同业们在工作实践中能试用一下,并不断给予修正,使其尽快得到推广,进而消除参考文献“”的乱象。
1.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加速学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理论之间的评价更加客观有效,拉动理论界整体科研水平整体得以提升。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表述会更加趋于真实合理,拓宽优秀学术的范围;缩短了理论的径,有效达成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2.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亦加速理论向生产工作实践的。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领域的,科技期刊为二者间的桥梁,而参考文献是期刊间的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必然使科研工作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生产,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推动生产力发展。
3.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更加适应网络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科学、信息被互联网重新加以整合、传递。以学术论文作为表现形式的科技,被重新整合打包,汇聚成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给使用者查阅,参考文献在其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纽带角色,它的与著录准确有效,是整个数据库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
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现状普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视之并从相关各方入手,通过层面和行业法规层面施以约束之手,通过科学态度和技术手段铺就达成之,不失为此种尴尬情境下扭转困局、开展工作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只是“漫漫兮修远”,需吾等“上下而求索”。
[1] 陈静雄.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新论——基于评价功能的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9).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2007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南京大公祭习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