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引育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才集聚效应,有效带动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提升。官微君将分别推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潜心治学的故事,以飨读者。
李小荣,男,1969年3月生,中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主要学术领域为教文学、敦煌学,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30多篇,出版《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敦煌变文》《晋宋教文学辨思录》等专著1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含重点)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项,获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省社科优秀9项(一等2项),系2015年度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励计划”青年学者、福建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1983年8月,李小荣初中毕业,考取了中等师范学校,这对于来自农村的李小荣来说无疑是值得庆贺的大事。和上个世纪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一样,在李小荣的父母眼里,他只要走出农村,改变在土地上谋生的宿命,就是美生的开始,而李小荣自己也觉得读书之后找个工作,就是未来最大的追求。
“事实上,当你毕业之后,工作岗位,想法可能就不一样了。”工作岗位的李小荣,不仅想法发生了变化,人生之也和当初的设想大不一样,他的求学之越走越深,越走越宽。
中师毕业之后,李小荣来到了老区宁都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后来,由于外语水平较好,李小荣进入了中学教英语。“很幸运的是,在中学教外语的那段时间,我接触到了更多东西,从中得到的收获也更多。”正如李小荣所说,他的外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了不少,而良好的外语水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帮助他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飞跃。
凭借外语优势,加上多年的努力,李小荣自考了本科,接着又分别考取了南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来到师大工作后,李小荣并没有停下继续前行的脚步,先后进入浙江大学和福建师大的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
“大学中我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了几位好老师,他们对教书育人精益求精的和对学术孜孜以求的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比如,我的博士生导师是复旦大学著名佛教文学专家陈允吉先生。陈先生的学问非常精专深厚,在跟随陈先生学习的过程中我才奠定了主要研究方向,这和我之后研究佛教文学有很大关系。他喜欢‘小题大做’的研究方法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李小荣很感激一有良师相伴和。“很有趣的是,我的几位老师都很有行政经验,要么是在任的系领导,要么就是已经离任的系领导,他们的为人处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后来李小荣进入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里,李小荣遇到了勤奋刻苦又用功的张涌泉老师。“在古籍所办公室,张老师每天去得比我早,离开比我迟,而且张老师基本上是不午休的,几十年如一日地都是这样做学问。后来我就不好意思了,尽量比张老师早到一点,或者迟离开一点。”李小荣回忆道。
张涌泉是国内非常出名的敦煌学者,也是语言学家。“他的研究思和别人不太一样,独辟蹊径。因为敦煌文献大多都是写本,字迹很潦草,很难识别,他就专门研究写本。研究写本首先要认字,只有在准确辨别文字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地认识敦煌文献的价值。”李小荣解释道。张老师这种从基本功入手的科研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小荣,这也为他在之后的敦煌文献研究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小荣的敦煌情缘,除了张涌泉老师的影响,也与一次密切相关。在李小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著名学者王小盾来复旦做了一场,题为《在文学研究的边缘》。王先生作为音乐文学研究的佼佼者,他提倡博士论文的选题要通过学科交叉进行创新。
李小荣从中受到,之后他不断思考,努力寻找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一次,他在图书馆找到一套名为《敦煌宝藏》的藏书,研读之后,他发现敦煌文献,尤其是变文,涵盖了教、戏剧、音乐、美术等方面,跨学科的特征很强,随即选择了这个方向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从此敦煌文学研究之。
丰富的求学经历和良师的传授,让李小荣积累了优良的学术素养和多样的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李小荣已经出版了13部著作,近一半和敦煌有关。
按照国际的惯例,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敦煌文献研究者,首先要掌握许多种语言。与佛教有关的,除了梵文,还有巴利文、藏文等等,要掌握这么多种语言对于一个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并非易事,而李小荣学习梵文有一段特殊的因缘。他的老师当时请了季羡林先生的钱文忠老师,为他们上了一学期的梵文课、一学期的巴利文课。“钱老师的教授方法很独特,因为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很少运用到梵文,所以他就叫同学们对照词典,对梵文原始文献进行翻译,以此训练大家。这次学习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半年,但是对我之后的研究大有帮助。”李小荣说。
“文学研究离不开广泛的阅读。一方面是原始文献,另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已有的研究。在广泛阅读原始文献,充分了解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提问题时也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才能思如泉涌。”李小荣特别强调要阅读好原始文献。对此,他也深有体会。在写作《敦煌密教文献论稿》时,李小荣发现敦煌文献当中有一个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很接近。经过思考,李小荣研究思渐渐清晰:“把敦煌文献和文献结合起来,就基本能够解决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的来源问题。它可能最早来自于印度文学,经过翻译变成了汉语文学作品,经人阅读之后慢慢到民间,最后进入到小说戏曲成为一个系列。”
“有人说,阅读原始文献很枯燥,但我从来没有这样认为。原始文献作为文学研究的基础,我历来对它们饱含热情。”李小荣认为要从多方面解读文献,“同样是一件作品,有时候可以把它当做教文献,有时候可以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看,‘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角度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从单个角度来看,得出的结果一定是不太完美的,所以要用尽量多的方法来观测文献。郑家建院长有个观点我比较赞成,他说做研究时要‘东张西望’,实际上就是一种多角度思考、多方面联系的思维。”
做学术要坐得住冷板凳,更是一场的跋涉。“所有做科研的人都会有沮丧的时候,比如研究难以进展下去。这时候我就把这个课题先放下来,然后进行另一项课题,等另外一项做完了,之前的问题往往就有了新的思,所以,我一般会同时进行两三项研究任务。当然,有一颗恒心更加重要。”面对科研压力,把困难当做前进当中的动力,李小荣每天忙碌而又充实。
经过多年的,李小荣在强调原始文献精确释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特别是在教文学、敦煌学方面研究丰硕,既能融文学、艺术于一炉,又能出入佛道两教。
“大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一名老师,给学生上课是我的责任。”在潜心科研的同时,李小荣热心教书育人。
他长期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主要给中文班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学术思想通史》等课程。其开设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学专题研究》《中国佛教史研究》《禅学与诗学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也深受学生欢迎,多位越南比丘、比丘尼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归国后成为中越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生力量。“其实教学是相长的,很多东西我是在课堂上突然想到的,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也促使自己思考很多课题。作为学生,要有一定的思辩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和老师讨论交流。”李小荣说。
多年投身一线教学,李小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担任文学院副院长期间,他先后分管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工作,对培养方案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比如,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修订,把课程整合起来,分为文学类、语言类、素质拓展类等几个模块。“教学结合本学院的实际,借鉴了北师大的经验,做了进一步的调整。这期间,赖瑞云老师提出了许多意见,时任院长郑家建教授也进行了大力协调,所有的工作都是集体决策、共同努力的结果。林志强副院长接手这方面工作之后,进行了更彻底的。”经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成效显著。2014年9月,他参与的本科教学项目“夯实四大基础,突出三种能力,全面提升中文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家级教学二等(排名第四)。
教学是科研的“动力”,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在李小荣的眼里,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哪一科都不可偏废。对于未来,李小荣表示将继续为本科生上课,在科研上,开展禅语录的文学特色研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禅语录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完整地阅读一遍都很困难,大概要三五年才能结项。此外,他正在关注教文体的比较研究,去年11月他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发表了一篇长篇论文《汉唐佛、道经典的文体比较——兼论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该文是李小荣在多年研究佛教、文学的基础上,以汉译佛典为切入点,较系统地比较了佛、道经典文体生成、演变之异同。他希望通过整合“局内”“局外”视角,建构出更具普适性的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理论。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一生会设定很多目标,而人的生命很有限,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否能够一一实现。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尽量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最完美的一生。”采访最后,李小荣用这几句话为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做了一个注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