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人的初心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
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爱戴和社会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全国优秀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朱有勇是农民的孩子,这辈子一直和农民打交道。30多年来,他建立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途径,累计推广运用3亿多亩。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说得最多的是“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朱有勇院士带着云南农业大学调研组多次深入澜沧县各村寨进行调研。经过对当地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分析,确定种植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以及林下三七等中药材。
制定种植技术标准、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在澜沧的村寨里忙活开了。按照规划,中国工程院将帮扶183户农户,为每户提供2头仔猪和10只鸡苗。同时,种植100亩冬季马铃薯、15亩冬季鲜食葡萄、2亩林下三七。此外,还将培训农户1000多人次,培养百余名致富带头人。
“澜沧县自然条件很好,这里的农民兄弟主要是思想、思上存在不足,他们不该受穷。”朱有勇说,只要把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把科技成生产力,他有信心帮助这些农民脱贫致富,“这是我们知识的责任”。
澜沧县只是朱有勇的一个“新”。作为云南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院士,朱有勇从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后留校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研究工作。
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容易造成病害流行是植物病理学领域的难题。从上世纪80年代在云南山区观察到水稻品种多样性能有效控制稻瘟病后,朱有勇就一头扎进了这个有趣的领域。他谦虚地说,自己干了一辈子研究,就是为了回答三个问题:作物多样性是否能控制病害?控制病害的机理是什么?能否推广应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逐渐掌握了作物多样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其中包括遗传多样性、协同作用、病害防火带、稀释作用等多种机理。为了能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他们把作物多样性抗病害的机理编成了简单的顺口溜:天拉长、地拉宽、站好队、换好位。
从上世纪90年代将品种多样性拓展到玉米、马铃薯、小麦、蚕豆等,到2000年8月标志性研究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再到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无论是在云南求学还是在深造,朱有勇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土地。他对记者说 :“我们搞农业的,就应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得在田间地头干活,和农民、土地打交道。”
2011年,在云南省教育厅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公开提出,希望继续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两年后他终于如愿。朱有勇说:“行政管理很重要,但个人有个人的爱好,我就喜欢技术性的活儿,到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才能让我兴奋。”
常年与农民、土地打交道,64 岁的朱有勇十分,不像60 多岁的人。他笑称自己总在田间地头,练出来了。这位农民的孩子说,从农村出来“本想混碗饭吃”,没想到能做到教授、院士。
30 多年来,田间地头和实验室几乎占据了朱有勇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从昆明寻甸到红河元阳再到普洱澜沧……“看到满山遍野的田地里都是自己的研究,才真的开心,像过年一样。”朱有勇说。
为民是科学的底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广大贫困群众的殷殷,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正因为他不忘初心、牢记,才说出“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科技,是我的失职” 这样掷地有声的话。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科技工作者的人生追求从来都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脱贫攻坚能有今天的成效,与一大批像朱有勇一样把毕生所学用于农村、把实验室的最新带给农民的科技工作者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的艰辛努力,让“脱贫”与“致富”同时有了加速度, 也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道、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在科技领域的无穷魅力。
村民眼中的“农民院士” 朱有勇,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土地上,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科技扶贫的丰硕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官员与三女子滚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