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医院医生的论文被英国出版商撤销一事在中国医疗界引发的震动仍未平息。一位涉事的医生回应了财新传媒,解释了发文的经过,并对中国的医生评价制度表达了困惑。但也有医生认为就算制度有问题,也不能造假。
据《邮报》3月27日消息,英国一家大型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 Central因同行评审涉嫌造假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作者,BioMed Central披露了其中38篇文章的来源。
BioMed Central总部设于英国,行277种同行评议期刊。在撤回时,该集团强调是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当影响和危害”。
此次41篇被撤的中国文章均含有高技术含量标题,涉及38家中国知名医院。名单包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解放军452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空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湘雅二医院等。
人们认为此事了中国学术的冰山一角。财新记者联系了十多位有关作者,但仅有一位作出了回复。发表于Cardiothoracic Surgery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杨建敏向财新记者讲述论文发表和撤回的经过,他表示“非常,一切来得突如其来”,且作者完全被“第三方”。 他认为方面也应负有一定的把关责任。财新记者联系了BioMed Central方面,但至发稿时仍未获回复。
此次被召回论文涉及的中国医生可能多是因为急于发表论文而联系了有关学术出版的第三方服务商。事实表明,同行评审是这些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的关键内容。
中国科学院海容博士告诉财新记者,一般来说,论文投递至一家期刊后,期刊编辑进行筛选并决定是否送出进行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必不可少的质量控 制过程。作者的学术文章需要被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或专家评审。学术出版单位普遍以同行评审的方法来选择录取与否。最后,期刊编辑委员会将对同行评审员 的报告进行评估,并做出接受或论文发表的最终决定。
海容介绍,虽然同行评审的诚信问题无法百分百确保,却也一直被科学家高度尊重,特别是业界知名期刊。然而近年来,同行评审系统屡暴诚信危机。据 “撤稿观察”博客两位编辑统计,在过去几年,BioMed Central因为伪造同行评审问题,共撤消论文170次。而据杨建敏表示,其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水平属“一般”。
BioMed Central集团研究诚信部副总编Jigisha Patel去年曾在自己博客中介绍,同行评审的造假行为多种多样,包括笔者自己一个会提供正面评价的熟人,或组建同行评审圈互相点赞。更有甚者会伪造 一个人进行同行评审。Patel发现,在一些有问题的文章中,作者间似乎没有明显联系,但他们的审稿人却类似。Patel表示:“这表明可能存在第三 方在提供欺诈行为。”
BioMed Central资深编辑Elizabeth Moylan则在接受《邮报》采访时表示,一项去年开始的调查显示,有人通过“伪造”审稿人编辑。在她看来,这些操作貌似是通过一些提供语言润色服务的机构来进行。
Moylan介绍,目前还不清楚涉事论文作者是否知道这些机构提供伪造审稿人。真正令BioMed Central起疑心的是,他们发现一些参与同行评审的科学家的电子邮件地址格式“非常奇怪”。更加奇怪的是,在专业化高度细分的研究领域,同一专家竟然 能跨专业评审其他领域深度问题。最终他们找到一些科学家,发现有人顶替了他们的名字。
Patel对于第三方的服务内容有所了解。她告诉《邮报》,如果一些作者“太天真,希望论文发表,可能会被付费服务利用。”他们已经发现 一种模式,即作者付费给第三方,第三方承诺润色手稿甚至发表。“一些机构还以作者身份写好并提交伪造审稿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再顶替审稿人提供评 论。”
Patel说,她不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涉及到如何判断科学家的诚信问题。她同时表示:“我们也发表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强大的研究。”
声学领域《振动与控制期刊》在去年一次性撤回60篇论文,其中多数同行评审人来自,有不少人使用了假名。
由9000多位期刊编辑联合组织的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近日发表一份声明,表示“已经意识到系统性且不适当的不同的出版商刊物进行的同行评审过程”。这些期刊正重新审核手稿,以确定有多少论文可能需要撤回。
杨建敏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他介绍,早几年发表论文时,经常因为语言不地道的原因被退回。有这种苦恼的也并非他一人。故此,市场上存在着不少以“语言润色”为宣传招牌的“第三方”。他们会向医院和科室派发,推广业务。
自2013年在安贞医院进行在职博士生学习,师从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吕树铮。吕树铮是上述论文的通讯作者。杨建敏告诉财新记者,2014年,一家公司来到他的单位进行推广宣传。杨建敏便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合同。
杨建敏称,在签订合同时,发现对方是以个人名义签约,合同上没有盖公章。合同上写明,第三方为杨建敏的论文提供文字润色及修改服务,提供按目标格式编排好的最终稿,并承诺于一年内顺利发表SCI文章。
在整个论文修改过程中,“我们与目标的编辑没有沟通,一切都委托第三方执行。”杨建敏介绍,第三方以作者的名义创建了通讯邮箱,负责和目标编辑的一切邮件往来。“他们这么做也是不希望我们,怕他们得不到保障,怕我们绕过他们直接去和编辑联系。”
谈到临床医生发文章的压力,杨建敏颇感无奈,“本来手术就忙得要死”,哪里还有时间去搞科研呢?“所以很多文章质量都不高啊。”可是如果不发表文章,又无法顺利评职称升级。
在杨建敏看来,出事责任在于期刊的运作和管理出了问题。他说:“挑选同行审核人的责任和把关应该在。”他也希望披露具体的同行审核信息。
“我们是被卷进去的。现在工作都乱掉了。如果早知道这样,大不了博士不读了,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声誉造成影响。”杨建敏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财新记者,这背后反映出的还是医生评级系统的弊病。“做手术已经很累了,医生哪里有时间去做科研去写文章?”但是,“想要多挣点钱就得升级,想升级就得写文章,给一些违规行为留下不少可乘之机。”
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医生李建军曾在美国通过住院医考试并获得行医许可。他介绍,美国的医生分为两个体系,学院派的主要搞研究发文章,更多的医 生在拿到执照后,只要确保有继续教育的学分,则不必写文章。在他看来,中国现行的医生评级制度是有问题的,“哪怕一个小镇上的医生要晋级也要写文章”。他 认为,衡量一个临床医生的标准还应该是业务能力,而非学术发表。
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Lincoln毕业后回到中国一所知名高校任教。在他看来,特别要搞清楚“什么在逼着医生去找第三方甚至有的人论文造 假?”他告诉财新记者,对医生和大学教师的评价权,应该交还给医院和学校,而且评价领域要细分并考虑市场需求。“不应由教育部或者卫生部制定评价标准。”
而一位三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则对财新记者表示,论文造假是人品问题,制度再不好也不应该造假。他表示,第三方服务的内涵其实不少知肚明, 使用这种服务,属于“中国式的小聪明”。这位医生还表示,在英国时,见到的英国医生各个都非常忙碌,但仍然抽出时间做研究写论文,“事必躬亲”,认真 的态度让一些中国医生不能比。
外科医生出身的医疗项目开发咨询顾问徐勤生也告诉财新记者,其实医生找人“润色文章”发表甚至找人代写的事情,“在行业内司空见惯”。他认为,这里面的问题是多向度的,没有众矢之的,也没有谁可以完全责任。
在中国,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目前主要按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决定。而医生职称评定则以科研论文为主要依据。这意味着,一位医生即便临床能力再强,如果没有文章发表,也很难晋升,很难在专业领域拥有地位,很难拿到优厚的金和科研经费。
谈到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徐勤生认为,“关键应该把教学医院和普通医院分开,把教学、科研和治疗体系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