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2015年自考写作(一)考点:文学评论的结构模式

※发布时间:2018-8-9 3:19: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文学评论的开头和结尾,通常由单个自然段或若干自然段构成。开头一般是说章的写作目的、意义、主旨等,常用的叙述模式有开明义、介绍情况、先谈感受、引用比较等。结尾篇幅通常比开头略短一些,太长的结尾会让人感到拖泥带水,短小精悍显得简洁有力、意味深长,结尾常用呼应开端、概括全文、指出价值、表达展望等叙述模式。

  文学评论的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干,所占篇幅最多。一般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核心概念、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各种论据、分析论证过程等。在文本形式上,文学评论的中间部分可由若干自然段构成或由若干小节构成,小节可有标题,也可仅用序数标明。文学评论中间部分的叙述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并列式,主要论点论据,按顺序排列,从不同角度阐述问题,有时可能是大并列里套着小并列,这种叙述模式条理简明清晰,最为常见。

  例如,茅盾《王统照的〈山雨〉》中间部分,按主人公上一代、主人公同一辈和主人公本人三类并列,分别用“第一、第二、第三”标出。每一并列部分内部也采用并列结构,如第一部分列举“奚二叔”、“陈大爷”、“魏二”和“徐老秀才”等四个性格不同的人。

  又如,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全文由并列的四节构成:第一节,简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与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式之间的联系。第二节,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形成的几个因素极其痛苦的本体根源。第三节,从莫言小说忧郁的基调入手,分析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物喻象系统,以及作者内在的矛盾。第四节,重点论述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审美特征,以及充分的民族民间性质。

  对比式,是指在与其他作品的对比中,分析所要论述的作品的特点。对比时,常以风格迥异的作品作为对照物,也可以相似的作品作为对照物。与风格迥异的作品进行比较,更容易凸显所要论述的作品的特点。

  例如,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意识》,整篇文章都是在与刘震云、张炜、张承志等三位作家的对比中,剖析余华作品的特色:

  小说家族中,我们挑出三位颇有代表性的作家一一刘震云、张炜、张承志和余华稍作比较,就会发现余华小说意识的独特之处。以“”系列饮誉文坛的京都俊才刘震云显然更关心社会层面上的造因以及克服的现实可能。刘震云后来发表的《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意味着他已经同曾经涉足过的“新写实”挥手告别,重新汇入中国文学神远脉长的“”传统。只有在这个传统中,刘震云的才华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同辈作家中,张炜、张承志思索问题的深入、持久与执著也许无人能比。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两位作家一直是无家可归的浪子,是傲岸强悍的灵魂苦斗者。他们一脸汗尘,满面戚容,难得展颜欢笑。但是,到了《九月寓言》和《心灵史》,张炜、张承志终于成了幸福的归家者,他们关于的追问似乎都有了比较理想的答案。的在这两部长篇中被归家的充实、落定和至乐之情彻底冲刷和化解了。张承志的“家”是心灵的乌托邦,是笃诚的之国。张炜的“家”就在载育的大地之上。人只要以大地的尺度为自己的尺度,只要具有格地自然的本源的德性,他在大地上的栖居就是任何的苦与罪都无法的。皈依“”,守望“大地”,是张承志、张炜在传统的“”之侧为人生另外开辟的两条文学救赎之道。

  不能说余华没有,没有心灵的,没有朴素的大地之恋。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构成余华小说主要的取向。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刘震云式的强烈的现实。实际上,现实在余华的文字中只是一个虚化的概念。对于刘震云念念不忘的那个现实,余华甚至不屑一顾。余华也没有张承志那种近乎迷狂的冲动。余华虽然对流俗的现实不屑一顾,但也并没有因此而超越现实,另外建立一个心灵的乌有之乡。余华所关注的毋宁说是被流俗的现实了的另一种真实。当然,在余华的小说中,我们更感受不到张炜那种亲近大地的栖居乐,那种与天地自然息息相通的至性至德。读佘华的小说,我们只有透过弥漫的阴霾和鬼气,才能依稀看到不太真实的河流、村庄、房舍、道和街区。大地之上的一切存在物对人来说都是可疑的,充满了和。

  递进法的论述内容,或从浅到深,或从远及近,或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段落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思清晰,论辩透彻。

  例如,茅盾《徐志摩论》,全文共有五节,采用了递进式的叙述方式:第一节,剖析徐志摩代表作《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指出诗中的“伤感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可表明徐志摩是“末代的诗人”一一即“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点章的基本观点。第二节,着重分析徐志摩第一期代表作,指出其第一期作品表现了对“资产阶级德谟克拉西”的盼望。第三节,比较第一期和第二期作品,指出第一期作品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情绪,第二期作品完全是颓唐失望的叹息。第四节,指出徐志摩逐渐诗情枯窘,是因为破产,悲观失望。第五节,指出徐志摩是布尔乔亚的代表诗人,他最初的作品是布尔乔亚的预言,而他最后的作品却成为布尔乔亚的绝笔。

  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一一中国新诗19772000》因是史论,基本上是按时序由远及近结构文章的。文章第一部分“重新开始的时间”,指出粉碎“”了一个诗歌的崭新时代。第二部分“悲喜交集的归来”,说明老诗人的归来成为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前奏。第三部分“在新的崛起面前”,分析新诗潮产生的过程。第三部分“后新诗潮的挑战”,论述后新诗潮的兴起。第四部分“心不会被”,回顾了近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因诗歌内容特殊,无法和诗歌合述,故单辟一节专论。大递进中又有小并列,一切皆从实际出发,只要层次清晰就好。第五部分“世纪绝唱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概括并赞颂了20世纪中国诗歌的成就。

  有时是递进法与并列法的复合使用。例如:周作人评论郁达夫《沉沦》的文章,采用了递进法套并列法的叙述方式。递进的第一层谈三种所谓不的文学,是用三个自然段并列三种不文学。递进的第二层用两个自然段,深入分析《沉沦》属于第二种所谓的不文学。

  有时是并列法与对比法的复合使用。例如:李健吾文章《边城》的中间部分,大结构是用并列法,小结构采用对比法。

  小结:本章在区分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型学术论文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文学评论的一般特性、评论内容、文体类型及写作的基本要求。进而,按照文学评论的选题范围与选题角度、文学评论写作的准备工作、文学评论常用的两种方法以及文学评论的写作模式与文章主干的结构模式,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学评论的写作。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关键词:文学评论写作